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晋语宣化方言的构词法初探

  • 投稿马力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478次
  • 评分4
  • 32
  • 0

摘 要:宣化方言隶属于晋语的张呼片。文章从单纯词构词法、复合式构词法、附加式构词法、重叠式构词法四个方面探讨宣化方言的构词方式,以期对宣化方言的构词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宣化方言 晋语 构词法

宣化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其方言隶属于晋语的张呼片。宣化县位于晋语和普通话的过渡地带,受普通话的影响很大。就构词法而言,宣化方言和普通话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与普通话词形完全相同。如“下雨,下雪,刮风,热水,煤……”,这些词的意义和普通话相同,读音大体一致。2.与普通话词形相同,读音不同。如“端[t42]午”,这些词的词形、意义与普通话都相同,只是读音不同。3.改换部分语素。如将普通话的“大拇指”改成“大拇哥”等,但意义相同。但是宣化方言的构词法也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对宣化方言的研究历来较少,涉及到构词法的少之又少。比较重要的是郭风岚在其博士毕业论文《宣化方言的变异与变化研究》中提及了宣化方言的词汇特点,但也是比较零散的。文章试图通过初步的调查,分析宣化方言的构词方式,以期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文章所举出的词语正文用方言,后加圆括号用普通话进行解释。

一、单纯词构词

(一)单音节类

宣化方言的单音节词语和普通话相比,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普通话和宣化方言都是单音节的。如:甜(淡);亲(乖);叫(被);光(只);迟(晚)。普通话中的“淡”表示不咸的意思,宣化方言则用“甜”来表示,如“这菜炒得太甜了”;普通话表示这个孩子很乖,很听话,宣化方言用“亲”表示,如“这孩子可亲的咧”;普通话中的“被”,宣化方言用“叫”,如“孩子不听话,叫他爸狠狠揍了一顿”;普通话表示“只,仅限于某个范围”的意思,宣化方言用“光”表示,如“别光吃饭不吃菜”;普通话表示“晚”,宣化方言用“迟”表示,如“今儿太迟了,明儿再去吧”。两种说法的意思在普通话中有时是有差别的。

2.普通话是双音节而宣化方言是单音节。如:泥(泥土);房(房屋);啥[sua31](什么);该(欠债),“该”在这里是动词,表示“欠债,欠钱”;赖(顽皮)如“这孩子可赖的咧”表示“这个孩子很顽皮”。

3.普通话是重叠词而宣化方言是单音节。如:大(爸爸);娘/妈(妈妈);哥(哥哥);姐(姐姐)。宣化方言的“哥、姐”前面一般加上“大、二、三”等词以表示大小,或者在前面加上哥哥或姐姐的乳名,如“龙龙哥、晶晶姐”等。二者在表示亲缘关系上还是有差别的,前者表示直系亲属,后者表示旁系亲属。这一类仅限于亲属称谓词。

(二)双音节类表音

宣化方言中的部分词语,其构词语素没有意义,只起到表音的作用,词语的意义来自结构整体表示的意义。如:折到(收拾),“折到”在这里是动词,通常以“ABAB”式出现在句中,如“你把你房间折到折到”;机米(懂,醒),“机米”在宣化方言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弄懂某件事,一个表示清醒;寒碜(脏),“寒碜”与普通话中的意思不同,宣化方言表示“脏”,如“这地方可寒碜的咧”表示“这地方很脏”;幸臊(舒服),罢股儿(故意),爷爷儿(阳光)。

(三)连绵词

宣化方言也有部分连绵词,如“哄哗”是双声连绵词,表示“热闹”;“见天”是叠韵连绵词,表示“每天”;“数伏”叠韵连绵词,表示开始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四)分音词

宣化方言有一部分分音词,这是晋语区的普遍特点。侯精一(1999)概括为:“所谓分音词,是把一个字分成两个音节来说。”宣化方言分音词举例如下:

不来(摆),不拉(扒),不楞(蹦),不烂(绊),骨裸(裹),骨拢(滚),圪懒(杆),郭拉(刮),圪牢(角),圪老(搅),圪溜(钩,表示不直),圪撩(翘),圪冷(埂),忽辣(画),黑朗(巷),搭拉(搭),窟联(圈)。

分音词的前字声母是本字的声母,一般为[p t k;ph th kh],但由于古今声母的演变,本字声母有的是腭化音[ h]。

二、合成词构词

宣化方言和普通话一样,有很多合成词,其内部的构造方式也与普通话一致,只是在相同的构造方式下,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有时与普通话的不一样。

(一)复合式构词

1.偏正

宣化方言偏正结构的词如:

后天爷(月亮),八月十五(中秋节),大年三十(除夕),阳历年(元旦),前晌(上午),早起(早上),倒亏(幸亏),烟洞(烟囱),大师傅(厨师),大爷(伯父),大娘(伯母),闺女(女儿),早起饭(早饭)等

其意义与普通话有差异的如“大师傅”,与普通话中称木匠、瓦匠、出租车司机为“师傅”不一样,“大师傅”特指人们开流水席时掌勺的厨师。“大爷”不同于普通话中一般的称呼,表示的是比父亲年长的哥哥,一般是父亲的大哥,“大娘”意义与此相对。

2.述宾

宣化方言述宾结构的词如:

响雷,打闪,拉稀(痢疾),瞧病,为啥,干啥,喝茶水,不做声等。

与普通话相比,有的读音不同,如“响雷[li42]”;有的改变词形,如“拉稀”;有的改换语素,如“为啥”。

3.联合

宣化方言联合结构的词如:

土尘(灰尘),兄弟(弟弟),咸盐(盐)等。

与普通话相比,有的改换语素,如“土尘”;有的偏指一方,如“兄弟”;有的增加同义语素,如“咸盐”。

4.主谓

宣化方言主谓结构的词如:

爷爷儿落(黄昏),“爷爷儿”表示太阳,“爷爷儿落”即“太阳落”;眉勒箍(额头)等。

5.动补

宣化方言动补结构的词如:

茄干净(擦掉),“茄”动词性的,表示擦;搁到(放);跌倒(摔);注意(留心)。

(二)附加式构词

1.加前缀

宣化方言的前缀有“老、圪、忽”等。其中“圪、忽”前缀是晋语区普遍的特点。“圪”头词的“圪”可以构成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象声词和四字格俗语。“圪”的意思很虚,通常只起表音衬字作用。作为名词的前缀,“圪”有时可表“小称”的意思。(侯精一,1999)。“‘忽’头词有动词、形容词和象声词,但没有名词和量词,而且象声词数量也不多。”(邢向东,2002)现列举部分“圪”头词和“忽”头词。

“圪—”:

名词:圪膝(膝盖),圪笔(纸盒子),圪荡穰(干的玉米杆),圪梁(凸起的部分),圪台儿(台阶),圪牢儿(角落),圪顶子(凸出来的部分),圪梃子(白菜根),圪痂(结的痂),圪疑(疑惑),圪渣(细碎末),圪懒(玉米杆)。

动词:圪掖(压住),圪悠(摇晃),圪爬(爬),圪眯(小睡),圪抹(抹上),圪翻(翻起),圪猫(偷瞄),圪力(扭动),圪捏(捏),圪弹(弹跳),圪叨(类似于小猫抓取物品的动作),圪掏(掏),圪老(从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取东西),圪撩(撩起来),圪扭(扭动),圪睖(用眼瞪人),圪喳(类似于老鼠吃东西的动作),圪擦(小幅度擦拭),圪栽(跌倒),圪掫(衣服不整),圪塞(表示完),圪褶儿(褶皱),圪抽(抽动),圪揉(坐不住),圪守(守着),圪夹(夹着),圪吸(吸),圪欠(留出一条缝),圪掐(用指甲按),圪嚼(咀嚼),圪搅(搅拌),圪翘(翘起),圪丘(缠绕),圪朽(凋零),圪干(先干着某事),圪靠(靠着),圪摇(摇晃),圪眨眼(挤眼),圪蹴(蹲着)。

形容词:圪窝(吃饭的样子),圪跌(崴脚以后走路的样子),圪溜(悄悄的样子),圪恁(说不出话的样子),圪凌凌(被冻着的样子),圪乍(形容人的动作很娇气),圪车(走路的样子),圪烧(得意的样子),圪嫁儿(形容一个人做事等端着架子),圪加(吃饭的样子),圪鬼(偷偷摸摸的样子)。

象声词:圪哇圪哇(呕吐的声音),圪完圪完(呕吐的声音),圪啦圪啦(比较清脆的声音),圪喃圪喃(小声说话的声音),圪啷圪啷(比较厚重的声音),圪喽圪喽(呕吐的声音),圪啋圪啋(打人的声音)。

量词:圪瘩(块)。

“忽—”:

动词:忽扇(扇),忽搅(搅动),忽眨(眨),忽摇(摇晃),忽骗(骗),忽闪(闪动)。

形容词:忽恁(说不出话的样子),忽十(身体向前倾的样子)。

象声词:忽嗒(拖拉机发动的声音),忽叽(从某个狭小空间挤出水的声音)

2.加后缀

宣化方言的后缀有“子、儿、头、乎”等。如:弹子(冰雹),其实是将冰雹比作小玻璃球(宣化方言称小玻璃球为“玻璃弹子”);讨吃子(乞丐),“讨吃”用来形容乞丐向别人乞讨食物,加上后缀“子”用来表示乞丐。村儿;刚刚儿;活儿(工作);味儿;色儿,应读上声。手指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晌乎(中午)。

(三)重叠式构词

宣化方言的重叠词大都是表示亲属的称谓词。如:爸爸,爷爷,奶奶,妹妹,伯伯[bai34],姥姥,舅舅,姑姑。也有的少数重叠词是表示其他的意思,如:自自(称重量),如“把这几个苹果自自”意思是“称一下这几个苹果的重量”;鼓囊囊(凸显状)。但总体而言,宣化方言的重叠词只占整个词汇系统的很小一部分。

总之,宣化方言在单纯词构词、复合式构词、附加式构词、重叠式构词等方面有和普通话相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文章仅初步分析宣化方言的构词法,收集到的语料有限,日后可作进一步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风岚.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5.

[2]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刘建彪.保定方言词与现代汉语用词的意义差别举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2).

[4]王西维.简论西安话的构词法[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5]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马玉佩 肖萍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