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写出精气神展现生态美

  • 投稿南小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026次
  • 评分4
  • 33
  • 0

刘自贤

写《绿满荆楚》稿件,梳理得失,我深深感受到,要将目光聚焦在特点、亮点上,要见人见事,作品才能呈现出林业人精、气、神,才能展示出林业生态建设各自的独特风采。

一、写独特的自然秉赋

人类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森林孕育了人类,是人类的摇篮,提供了衣食住行等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一切,人与森林的关系远比人与湖泊的关系更为密切,文化底蕴也更为深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做《绿满荆楚》大型系列报道,比做《千湖新记》更有条件出新出彩。

对新闻报道来说,内容发掘是最重要的。内容为王,表现为后。如果我们浮光掠影,不深入其中,那也就是“一湖水”、“一片林”,在哪里看到的都差不多,没什么可写的。但当我们深入后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东西太多了,繁芜博杂,如同一部百科全书,不知道该从哪一页翻起。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体会,我认为走进林场,在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这些我省生态建设的精品典范之中,有一个内容不可不写,那就是其独特的自然秉赋,即独有的森林动植物资源。

比如,我到安陆采访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时,那些上千年,数千年的古银杏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忠心耿耿”、“虚怀若谷”、“寿比南山”、“树王”等这些银杏树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都罕见,十分引人注目。“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钱冲归来不看树”,这一赞美一点也不过分。我在报道这些独特的自然秉赋的同时,增加了当地林科人员如何保护这些古银杏的内容。他们通过各种措施让其死而复生.返老还童.重新焕发活力.这样报道增强了新闻性、可读性,更蕴含了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的重大主题和价值。

再如钟祥大口国家森林公园,那里生长有对节白腊原生种群。这一物种1975年发现,1979年命名,1989年载人中国植物红皮书,十分稀少,仅存于钟祥和京山两地,并且是优质的木料、绿化美化的景观树种、制作盆景的上品。据此就可以作报道,但我的报道没有停留在这个层次,而是深度挖掘。大口林场1990年开始采用无性繁殖方式,扦插育苗获得成功,于2002年建立了对节白腊采种基地7公顷,为这一物种免遭灭绝、大规模传播创造了条件,使之成为当地花卉苗木产业的重要树种之一,居功至伟。这样就突出了林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所作的独特贡献。

但有些地方的自然秉赋由于时势推移、人为破坏等因素出现了弱化,怎么办?这是个难题,在采访襄阳鹿门山时,记者就碰到这一窘况。鹿门山文化底蕴深厚,有诗山、佛山、隐山之称,是襄阳的“人文圣山”之一,而其自然秉赋经过千百年来的开发、破坏已经乏善可陈,没有突出之处。于是,记者从唐代以来近百首有关鹿门寺的诗词和相关材料中寻找其环境、气候、植被、树木、动物和水源等因素变迁的情况,考察其生态逐渐恶化的事实,以致主编看了后说这一部分像是一篇考证文章,对我这种收集资料、追根溯源的劲头表示赞许。鹿门山报道主稿6000多字,经数次修改浓缩到3000多字,刊发后被评为当日好稿。我认为写这一部分很有必要,为人类强化保护赖以生存发展的家园敲响了警钟,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二、写造林史上的亮点

自国营林场建立时起,数十年来,我省林场干部职工锲而不舍地植树造林,进行森林资源管护,开展科技攻关等,有很多成果和业绩在全国也是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的,充分展示了我省林业工作的实力和地位,值得大书特书。

大口林场起先学习苏联植树造林模式,大规模栽植单一的马尾松.结果出现严重的松毛病虫害。林场职工在专家教授指导下,开展“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技术攻关,生产的白僵菌种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还研究出以灰喜鹊捕食松毛虫的鸟类防治方法。为避免发生严重森林病虫害,该场从美国引进湿地松、火炬松,从湖南引进湘杉,将林场树种从单一的马尾松转变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大大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还破天荒地将石首的楠竹首次北移,如今成为当地美景之一。记者以“松毛虫逼出来的混交林”为小标题,专辟一节报道大口林场这一业绩。

太子山林场有二项成果特别突出,为人称道。一是打破南方杉树不能在长江以北栽植的“戒律”,在太子山这个独特小气候、小地理环境的地方获得了成功.营造出杉树速生丰产林18000余亩。二是引种“两广”马尾松到林场,将这一优良品种北移6至9个纬度,并建立了国家马尾松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目前已输出幼苗300万株,种子3850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生态效益。我分别以“南杉北移打破‘戒律”’、“马尾松良种输向四方”为小标题,加以报道。这些当年的突破具有历史意义,推进了我省林业进步和发展,作为曾经的辉煌成就,载之报刊、“彪炳史册”并不过分。

三、写活生生的人物

以荒山为家,与野兽为邻,战天斗地,垦荒铺绿,林业职工生活和工作的艰苦,不是亲耳聆听是感受不到的。他们地处偏僻,奉献不为外界所知,确实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社会群体。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事迹在不重视生态的岁月不为社会看重,变得微不足道,但他们提供了最普惠、最公平的社会产品:森林、氧气、碧水、蓝天,穷其一生,却生活待遇低,奉献了自己继续奉献子孙,其中有干部职工,也有知青、科技人员等。与他们接触,你不能不受到感动,不能不奋笔疾书,为他们高呼,讴歌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77岁的易启新老人及其老伴就是一例。他俩相识、相恋在鹿门山林场,执手结婚,生儿育女,近60年相濡以沫。子女离巢,老伴双腿瘫痪,他悉心照顾。听说我们来采访,他拿出自己创作的诗文、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和林业方面的资料给记者参考,与我们讲述当年的生活工作场景,讲自己作为技术员绿化岩石山头的方法,讲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建立森林公园的提案.讲不愿调回城里的心情:“我是学林业的,城里用不上!”这就是荡气回肠的森林之歌。我以“灭荒播绿‘落子无悔”’为题记下了他的故事,也算是为这位林业老人立一小传吧。

在大口林场,接受我们采访的全部是老人,小的63岁,大的80岁,既有林场元老,也有林二代。我最感动的是在林场奉献终生的群体:知青们。从城里来到山里,生活如同从仙境掉到地狱。他们年纪轻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挖窝、栽树,一天下来,手上全是血泡,一冬一春下来,稚嫩的双手长满了硬梆梆的老茧。没有返城的12名知青,2人已经去世,10人选择在林场安享晚年。他们说:“林场是我们的归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这里无山不绿,郁郁葱葱,建立起江汉平原上首个国家森林公园,那是他们实实在在的贡献。

太子山林场几十年来形成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太子山精神,他们希望记者能宣传这种精神。怎么宣传呢?我绞尽脑汁,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老场长刘宗友的事迹,我听他们略有介绍,有点印象。一天,我在另一本资料上找到了刘宗友的介绍,顿时豁然开朗:这个人的事迹不就是“太子山精神”的集中体现吗?他以卓越政绩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全省林业系统独一无二。作为掌门人,他将上世纪末陷入困境的太子山林场“解救”出来,让其活力四射,职工的生产生活大为改善,工资收入翻了两番,人们至今念念不忘,而林场也在他手上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和生态旅游区。他是湖北林人的骄傲、太子山的光荣,是太子山精神的集中体现。于是,我以《掌门人焕发“太子山精神”》为题,讴歌这一时代英模。

《绿满荆楚》大型系列报道离不开人物。而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故事、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只要我们仔细采访,深入挖掘,就一定能沙里掏金,写出精彩曲折的故事来,为绿满荆楚增彩加色。

(湖北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