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尼泊尔电视业的发展

  • 投稿暗灭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715次
  • 评分4
  • 13
  • 0

包颖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 100040)

【摘要】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的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尼泊尔电视台在对此次地震的报道过程中,掀开了尼泊尔电视业30年历史的新篇章,反应速度快、报道量大、覆盖面广、内容准确,创造了尼泊尔电视业史上多项之最,受到了尼泊尔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的广泛好评。本文以此次地震报道为切入点,回顾过去30年来,尼泊尔电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挑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震;尼泊尔;电视;新闻;报道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的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尼泊尔国家电视台和尼泊尔最大的私人电视台——甘地布尔电视台是在地震中为数不多的未被损毁、未造成节目停播的电视台。地震发生后,这两家电视台迅速反应,不间断及时播报地震相关消息。此外,珠峰电视台、喜马拉雅电视台、伊莫遮电视台等数十家电视台在停播一两天后,采取一切措施复播。各大电视台发挥媒体优势,在尼泊尔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尼泊尔国家电视台和甘地布尔电视台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反应,停播原定节目,改播地震特别专题节目。

第二,各大电视台派记者前往各个灾区采访,在现场发回报道,力求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第三,在这次地震报道中,电视台呼吁全体民众保持耐心,突出了人文关怀。

第四,电视台除报道地震消息之外,还向民众传播正确的地震自救逃生、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等相关常识,让民众消除恐惧。

尼泊尔电视台在对此次地震的报道过程中,反应速度快、报道量大、覆盖面广、内容准确,创造了尼泊尔电视业史上多个之最,受到了尼泊尔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的广泛好评。此次地震报道掀开了尼泊尔电视业30年历史的新的一页。过去30年来,尼泊尔电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尼泊尔电视业发展回顾:

1936年11月2日,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媒体——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正式开播。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世界范围内,电视的发展和普及进入停滞状态。二战结束后,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重新开播,美国也重新允许新电视开办。自此,电视事业迅速蓬勃发展起来。

1970年,电视机进入尼泊尔,当时,只有富裕阶层的家庭才有购买电视机的经济实力,因此电视的普及只局限于一部分人群之中。随着电视频道的跨越式发展,1980年彩色电视节目开始在尼泊尔播出。1984年第一届南亚运动会的报道,对尼泊尔电视事业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为了收看南亚运动会的转播,尼泊尔很多中等收入家庭都添置了电视机,至此,电视在尼泊尔的受欢迎度大幅提升。

一、尼泊尔成立电视台的背景

自1973年起,在首都加德满都在内的尼泊尔主要大中城市都能收看到电视节目,电视开始走进大众的生活。1981年,当时的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主持召开全国评议会会议,旨在讨论在尼泊尔成立电视台的可行性。据知这是有关在尼泊尔成立电视台进行的首次正式讨论。

在这次评议会的会议上,塔迪县的代表哈里·巴哈杜尔·塔巴说:“对连该放多少水、多少面、多少盐制成的食物才有营养这样最起码的知识都缺乏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收看电视那真是太奢侈了”。同时,博仓县的代表布拉卡什·巴哈杜尔·辛格表示:“对于每天要用三、四个小时从陡峭山坡上背水糊口的山区民众来说,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远比成立电视台要重要得多。”当时出席会议的75%的代表都没有收看过电视,实际上对于当时已经满足温饱的家庭来说,电视的确算是奢侈品了。

此外,全国绝大多数评议会议员认为电视会破坏社会风气,根据尼泊尔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现状,尼泊尔实在不能接受电视的存在。尼泊尔一些专家学者也普遍认为,在尼泊尔这样贫困的国家发展电视业还不是时候,人民连解决温饱都很困难,哪有时间去享用电视这种没必要的娱乐?当时电力供应不足,全国只有15%的人能用上电。而且电视机价格昂贵,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如果要购买一台彩色电视机的话,需要支付本人四十个月的工资。

从英国留学回国的比兰德拉国王非常渴望尼泊尔能够成立电视台。而王室成员和全国评议会成员都认为,以尼泊尔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承受电视如此昂贵的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就成立电视台进行讨论之时,法国一家公司向尼泊尔政府提交了成立电视台的可信性报告,但这个报告没有被采纳。1983年,美国电视专家团队就尼泊尔成立电视台进行了可信性研究,与此同时,日本NHK电视台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一些日本人认为尼泊尔适合开通教育电视频道,可一些外国专家则认为尼泊尔成立电视台的时机还未成熟。

二、尼泊尔国家电视台的成立

尼泊尔国内在未拥有自己的电视台之前,大众只能收看印度电视节目。尼泊尔本国的语言、文化、传统面临着被外国入侵的可能。为了消除国外电视台对尼泊尔文化的影响和入侵,建立尼泊尔国家电视台项目于1985年1月30日立项。项目的宗旨是制作和播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传承本国文化的有关节目。但是当时掌握国家政策制定的官员们始终认为,像尼泊尔这样经济贫困、地理形势恶劣的国家,根本没有必要建立电视这种奢侈的媒体,因此在国家的“七五规划(1985-1990)”中,尼泊尔政府提议只为国家电视台的建设投入10万卢比,尼泊尔政府任命皇家电影协会副总经理尼尔·沙阿为尼泊尔国家电视台筹备负责人。从事艺术和电影工作的沙阿对电视台的运作和管理并不熟悉,此外,由于缺乏技术、人力和财力支持,电视台筹备工作进展缓慢。

1985年9月1日至6日,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携王后艾什瓦尔雅赴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筹建中的尼泊尔电视台决定将国王王后访问的画面先进行录像然后再通过卫星播出。但是筹建组连摄像机以及必要的设备都没有,他们只能以筹建国家电视台的名义向尼泊尔国家银行贷款91万卢比。解决了基本困难后,沙阿带领报道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在悉尼成功将国王和王后访澳的电视镜头经过录像播发了出去。这是尼泊尔国家电视台筹建以来的首次试播,受到了各方的赞许,达到了轰动效果。

1985年12月29日,比兰德拉国王生日当天,尼泊尔国家电视台正式开播,每天晚上7点至9点播出固定节目。开播首日,尼泊尔国家电视台除了新闻外,还播出了比兰德拉国王生日庆典的纪录片和歌曲节目。尼泊尔电视台自开播之日起就以“媒体,一切为了发展”的口号为宗旨向人民大众传播信息带去欢乐。

1986年4月,尼泊尔国家电视台在专业人才和经济来源极度贫乏以及技术水平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开始了直播新闻播报。电视是视听兼备的媒体,可是尼泊尔国家电视台开播初期,播发的新闻是没有图像的。由于政治压力,电视台成了播发领导人在重大节日或活动讲话的工具。把播报国王王后出席活动和总理讲话作为主要和重要的新闻,当时电视台播发新闻的原则是,领导人的讲话、政府机构的公报是电视的新闻资源,可以在电视台播出。军队警察的活动、非政府机构或贸易领域的活动需电视台领导许可后才可播发。

(一)尼泊尔国家电视台成立之初的尴尬状况

随着不断发展,尼泊尔国家电视台由成立时的5名工作人员增加到2008年的400余名。开播初期,尼泊尔国家电视台各方面条件都很简陋,没有自己的办公大楼。首相府所在的狮宫顶层的一个大屋子就是电视台的工作场所,房间是用大幕布包起来的,外面狗叫鸡鸣,汽车喇叭,飞机轰鸣等嘈杂声音常常会使工作中断。工作人员每天要在86级楼梯上奔跑二三十个来回,传递制作播出带。

开播初期由于没有字母提示机,播音员只能拿着五花八门难以辨认的手写稿件播音,这些稿件都是垫上两张蓝印纸一式三份复写出来的,有时碰到实在认不得看不清的字母时也只能将错就错播出去了。直到1992年尼泊尔国家电视台才引进了字母提示机,而且由手写改为打字机打印后,播音员们才得以解脱。

尼泊尔电视台成立于两年后即1987年加德满都召开南盟国家会议之际,朝鲜政府向尼泊尔提供了六百台彩色电视机,借此机会,尼泊尔电视台采取措施,在加德满都的几十个不同地方设立了彩电收看点,解决了普通民众收看电视的需要,此举收到了广大平民百姓的交手称赞,每当电视开始播放时,这些收看点人头攒动拥挤不堪,观众收看热情十分高涨。

(二)尼泊尔国家电视台的技术发展状况

尼泊尔国家电视台建立初期技术力量非常薄弱,专业人才也十分匮乏。电视台当时只招收30名没有任何媒体从业基础的年轻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就作为开播的工作人员上岗。设备是从美国进口的100瓦发射机,节目录成盒带播出。当时首都加德满都只有少数一些地方才能收看得到电视节目。直到1987年采用了U-matic和High-band技术在加德满都的普勒左格建起了第一个发射站后,覆盖地区才随之扩大。该发射机的功率为1千瓦,使用的是MicroLink技术,至此整个加德满都谷地以及平原地区的一些地方也能收看到电视节目了。从1987年尼泊尔电视台开始直播节目后,随之通过卫星传输,收视率基本覆盖了大部分国土面积。1991年尼泊尔电视台在狮宫里也建起了自己的办公大楼,电视台有了自己的录音棚录像室,办公条件逐步改善,90年代又开始引进了更新的技术从而具备了从本国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直播节目的能力。尼泊尔电视台从2001年7月5日开始了节目上星。尼泊尔政府从电视台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非常关心电视发展,并给与了经济上的极大支持,每个财政年度都拨出专款用于发展电视事业,尼泊尔电视台在事业发展的同时收入也大幅度增加。

(三)尼泊尔国家电视台的新闻政策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眼睛。尽管电视台成立的宗旨是为了发展,可是由于当时的尼泊尔还属于君主立宪国家,因此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尼泊尔国家电视台从一开始只能是为王室和政府服务,为他们歌功颂德成了其新闻政策的基本点,电视台成了传播领导人讲话的工具。电视新闻是否播出不是以新闻的重要性来决定,而是以新闻中的人物的职位高低为依据的:必须做到将国王王后出席的活动和首相的讲话作为主要和重要的新闻播出;新闻排序依次是国王、王后、王子和公主的相关新闻,之后是其他新闻。例如,1988年8月20日,尼泊尔和印度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共造成数百人遇难和重大财产损失。地震发生两小时后,尼泊尔其他主要媒体都将地震作为主要新闻报道。可是尽管国内发生了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尼泊尔国家电视台在8月21日播出的新闻节目中,仍然按既定方针,将王后的庆生活动放在了首要位置播出。与此同时,当天比兰德拉国王的父亲马亨德拉的雕像揭牌仪式在首都加德满都举行,新闻采访的电视记者被指示暂缓去地震灾区采访,而前往揭牌仪式现场报道。同时政府还规定政府领导人的讲话、政府机构的公报作为新闻资源可以在电视台播出;军队警察的活动、非政府机构或贸易领域的活动需有关部门的领导许可后才可播发;如果出现写在政府某部门的信签台头上的政府决策之类的新闻绝不能通过传真传递,而是必须该部门的负责人拿着稿件亲自在旁边督促播音,不能允许有一点改动,相关新闻播出时大臣们必须亲自在播音间坐镇监督。新闻大臣对举行的任何一次座谈会的新闻则有专门的指示,按照指示,座谈会内容在半小时的新闻时间里容纳不下的话,第二天必须接着播出,直到播完为止,这就是当时尼泊尔电视台新闻工作的原则。

新闻采访自由是新闻质量的保证,可是尼泊尔国家电视台的新闻采访自由一直受到政府的种种限制。无论是大会党还是联合尼共(毛)、尼共(联合马列)执政,国家媒体都要为当时的执政党服务,大会党执政期间国家媒体就大会党化,联合马列上台则为联合马列化,新闻媒体从未从这种政策中真正解放出来。

尼泊尔国家电视台自成立起,对于新闻“公平”,一直持保守的态度。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原则,然而受到政府权力的制约,这一原则并未在尼泊尔真正实施,尼泊尔国家电视台的新闻政策也一直是围绕执政党的,这一政策一直维持至1990年民主运动的发生。1990年尼泊尔出现的人民民主运动结束了31年的评议会制度。个体新闻记者获得了极大的新闻自由,可是尼泊尔电视台并没有完全摆脱评议会制度的影响,新闻媒体里仍然不允许报道有关反对党的新闻和活动。

1992年尼泊尔大会党单独组阁,时任首相G.P.科依腊拉与党的主席克里希南·普拉萨德·帕特拉伊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大会党分裂成数个小团体,政府支持派逼迫尼泊尔电视台必须播送反对帕特拉伊派的新闻,新闻访谈节目中也极力贬低帕特拉伊派。嘉宾的选择、访谈的内容等都是由电视台台长亲自拟定、节目制作完毕后也是由台长亲自审定的。科依腊拉首相发表了长达18分钟反帕特拉伊主席的讲话,新闻顾问古博达命令电视台必须不差分毫地全文播出,而且是没有图像的,在尼泊尔电视台的历史上,不出图像只有播音员长时间的生硬地阅读讲话稿这还是第一次。

2005年2月1日国王贾南德拉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后,他指令新闻媒体要为评议会制度评功摆好。为配合政治形势,尼泊尔电视台还是以播送国王活动为主,为了获取民意支持,每天晚8点的时事评论都是类似赞扬国王采取的强硬措施的内容。

随着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民众中要求电视台摒弃谁在台上就为谁摇旗呐喊的政策、从政府的干涉和控制中解脱出来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当时在尼泊尔还没有出现立足事实自由获取可信新闻的良好气氛,记者们大都为各自的政党和团体的利益服务,新闻记者都隶属于各个不同党派,国际的、国内的以及民间组织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包括尼泊尔电视台在内的各种媒体秘密地寻找自己的代理人,这是当时尼泊尔的一个主要特点。

三、尼泊尔私人电视台介绍

评议会制度时期,尼泊尔社会还没有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同时,国内对成立私人电台、电视台也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因此,迫于当时的制度和国王及王室的压力,新闻价值体系难以建立。

当时绝对不允许反对国王和王室,也不允许反对国家的一切制度,如若发现反评议会的新闻或评论出现,那么该报刊杂志连同印刷出版社一并被封杀。严酷的政策导致评议会执政的31年时间里,尼泊尔没有私人投资开办的任何一家媒体。

尼泊尔国家电视台成立后的七年时间里,相关法律缺乏,媒体发展进程受到严重阻碍。直到1993年,国家新闻政策和国家广播法出台后才开启了私人投资成立广播、电视的大门。尽管如此,尼泊尔国家电视台还是对国内媒体进行了长达15年的独家垄断。

1993年,尼泊尔国家广播法律法规的实行,开辟了私人创办电视电台的发展道路。1997年,“珠峰”广播电台获得开播许可,也因此成为南亚地区的第一个私营广播电台。随之而来,数十家FM调频电台获得开播许可。尼泊尔国家电视台也允许香格里拉和伊莫遮两个私人电视频道自1997年2月起每天早上、傍晚和夜间付费在电视台播出各自的电视节目。

2001年成立的channel nepal从2003年起在尼泊尔全国范围内播出。与此同时,尼泊尔国家电视台的第二套节目“NTV-2”开播。2002年,尼泊尔两家私人电视台甘地布尔电视台和伊莫遮电视频道获得通过卫星播放节目的许可。在尼泊尔电视业的历史上,电视行业的竞争由此展开。

2005年2月1日,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宣布解除首相职务,将政权独揽在自己手中。尼泊尔大会党、尼共(联合马列)、全国人民阵线、尼泊尔工农党、尼泊尔亲善党等五个政党开始以首都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一次人民运动,抗议国王贾南德拉的独裁行为。甘地布尔电视台和伊莫遮电视频道将警察压制运动示威者的相关新闻放在头条新闻播出。一直以来只能收看政府主导的电视节目的民众第一次看到了客观、真实的报道,尼泊尔私人电视台受到广泛欢迎,电视台数量随之迅速增加。

当时政府在每一个新闻单位里都派有军队驻扎,如若没有驻军最高官员的同意不能播出任何新闻,这样的局面大约维持了一周时间。此举使刚刚兴起的私人电视台热受到了极大打击。但是民间社会、专业团体以及政治党派却表现的异常积极,各个私人电视台都对他们的活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行充分报道。与此同时,甘地布尔电视台和伊莫遮电视频道十分重视反政府的7个政党发动的人民运动,将他们的活动放在头条新闻播出。随着7政党发起的人民运动不断强大,私人电视频道受欢迎度也日益扩大。

2006年4月尼泊尔爆发了第二次人民运动,国王贾南德拉被迫下台。没有任何人可以以任何形式限制新闻的自由,随着皇室统治的结束,尼泊尔媒体获得了一度失去的权力。尼泊尔各大电视台对第二次人民运动时期发生的游行示威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第二次人民运动结束后,包括甘地布尔电视台和尼泊尔国家电视台在内的数十家电视台、广播电台首次进入议会大厦对议会召开的会议进行了直播。之后进行的制宪会议选举中,甘地布尔电视台首次从首都之外的十几个主要城市进行了直播,电视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

四、尼泊尔电视业的挑战

在尼泊尔随着私人电视的激烈竞争,新闻和节目的质量不断提高,所有电视台基本在全国各地都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主要地区的政府机关办公大楼以及各个县都设了记者站。电视台之间抢新闻,抢时效的竞争十分激烈,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发展。

近年来,一个个新电视台像雨后春笋般诞生了。一些有实力的新闻媒体也纷纷投资电视业,其实许多创办者根本不清楚为什么要经营电视业、自己经营电视业的政策是什么。但为了吸引观众故意渲染、一味追求时效报道一些没经证实的不实新闻这种行为的出现削弱了本来就处于有限影响力的电视业。目前尼泊尔尽管电视台的数量不少,可是总体质量并不高,大多数电视台都集中在加德满都谷地地区播送一些政党领导人的讲话,新闻缺乏个性。因此尽管电视频道很多,可是只有少数电视台的个别频道能够有独到之处。虽然打着领带,穿着西装体面地出现在电视屏幕里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想赢得熟知世界各国电视节目的观众的心还远远不够。只有加强对新闻和节目的学习和研究,没有其他捷径可走。事实上在尼泊尔接受过相关电视专业的高等教育和培训的记者为数甚少。

经营一个成功的电视频道,除硬件外,在培养能干的业务骨干人员方面必须加大投资力度。但目前的现状是尼泊尔大多数电视台只是在办公大楼、录音间的设备、摄像机以及其他物资条件方面不惜投资成本,却很少注意人力资源的培养。另外,电视从业者的待遇极其低下,他们的工资比政府机关的司机的工资还要少。为了少花钱就不聘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而是将那些业务能力一般的新手招来应付工作。除了尼泊尔国家电视台、甘地布尔电视台和伊莫遮电视频道外,大多数电视频道的从业人员都不能按时拿到工资,差不多工作两三个月后才能拿到一个月的工资,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电视记者因为工作繁重却又得不到报酬,甚至还要自己负担写稿发稿所需的网络费、邮寄费、交通费等各种费用,最后只能被迫选择离开。

尼泊尔电视从无到有,从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到电视走进普通大众,尼泊尔电视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新媒体的时代,只有建立人才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打造电视集团化道路,实行多元化发展,开展多种经营,尼泊尔电视业才能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