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数学论文范文,中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和谐课堂”开拓数学思维

  • 投稿关注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37次
  • 评分4
  • 15
  • 0

——数学课堂技巧一瞥

文/曹正国

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有13年,13年过去了,课堂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仍然达不到要求,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业成绩不佳,学习能力不强,情感不到位等。我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课堂效率不高,课堂效率不高的最主要原因为“课堂不和谐”。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非常明确。只有社会和谐了,然后社会所存在的许多问题矛盾才能够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才能够稳定,国家才能够和谐可持续发展,人民才能够幸福安康。同样,课堂和谐了,课堂建构才能够稳定高效,课堂才能够和谐可持续发展,学生才能够身心健康的乐学、勤学、会学,达到最终的学会。相反,不和谐的课堂能够造成矛盾乃至冲突,让学生与教师渐渐地对立,学生一旦不喜欢老师了,那么课堂效率可以想象有多糟糕。和谐的思想也应该带进课堂,使得我们的课堂和谐起来,是学生与老师同处、共同进步、培养学生三维目标的重要方式。那么怎么样课堂才能够和谐呢?课堂的和谐建立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在课堂的连贯,学生与老师教与学思路的清晰;建立在教师个人的魅力与基本功等。从另外一个侧面讲,课堂必须要以问题为主线,知识点为明线,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为暗线。故问题贯穿了整个课堂,课堂应该“追问、连问、再问”。通过追问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课堂的连问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容量,通过再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的解题方法及数学思想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达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高效率。达到教学的目标,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优质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的育人宗旨。

一、追问开发思维

例题:已知函数y=x2-3x+c的图像与x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_______。

讲解:可以考虑通过方程x2-3x+c=0的根入手

说明: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可以转化为相应方程的根。

教师追问:如果将二次函数y=x2-3x+c=0变式为三次函数y=x3-3x+c,是否还可以通过判别式法进行解决呢?

学生:二次函数变式为三次函数,显然不可以采用判别式法,因为判别式法只适用于二次函数。

通过老师的追问,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此时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发的进行小组内的合作探讨,课堂也由老师单一灌输式教学转化为一种自发、自主的师生、生生互动的“和谐课堂”。不经意间,开发、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课堂的思维容量,让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人”,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情。

二、连问拓展思维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之后,了解了三次函数y=x3-3x+c的图像与x轴恰有两个公共点的解题方法其实就是三次函数有两个零点,即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于零。

教师连问:如果把题目变式为三次函数y=x3-3x+c的图像与x轴恰有三个公共点,则c= 。

学生:转化为三次函数零点的个数为三个,即极大值大于零且极小值小于零。

教师连问:除了用函数零点的方法外,还有其他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吗?

学生的思维又再次被打开了,从方法的类比拓展到了方法的推广与比较,让学生对问题的答案产生了强烈的神秘感,此时的学生又一次自觉、主动的进入了自主、合作、探究中,在学生的激情洋溢讨论的氛围中,各小组纷纷发言。

同学甲:可以转化为图像与x轴的交点。

同学乙:可以转化为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即函数y=x3-3x与y=-c函数图像的交点有三个。

同学丙:可以转化为方程x3-3x+c=0的根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纷纷发言,拓展了学生数学的思维,拓宽了学生解题思路,让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和谐。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三维目标的目的。

三、再问形成思维

老师的“追问、连问”,开发、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课堂生动了、涌动了、灵动了。可是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脑海里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固定的思维,还没有落地生根,要想让学生真正形成思维,教师的“再问”不可缺少。再问也就是对本题的总结,总结分为几个方面:

1.解题方法:学生先总结,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点破解题的方法(函数零点、方程的根、函数图象的交点一一对应)。

2.解题数学思想: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

3.易错点:转化为图像交点的时候,容易错认为函数y=x3-3x与y=c函数图像的交点有三个,也就是移项的时候,忘记变号;或者是端点容易忘记等,比如题目变式为“根至少有两个”,应该是极大值大于等于零且极小值小于等于零。

通过“追问、连问、再问”,真正的达到了一题多解和一解多题的目的,让学生真正减负,不再搞题海战术,而是“变以量为主”为“以质为主”。学生通过“和谐课堂”的熏陶,逐步的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达到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的目的,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学生通过“和谐课堂”真正达到了学会“做人、做事、求知、共处”,最终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为学生的终生优质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