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生物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教师示弱学生强 倒退一步又何妨

  • 投稿门徒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59次
  • 评分4
  • 44
  • 0
  1 教学示弱艺术的内涵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瑞典人克洛普以登山为生。1996年春,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峰。但在距离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决定放弃此次登峰,返身下山。那意味着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啊。而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在于,他预定的返回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他仅需45 min就能登顶,但那样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无法认同克洛普的决定,不听他的劝告,毅然向上攀登。虽然12名登山者中的大多数到达了顶峰,但最终错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葬身于暴风雪中,让人扼腕叹息。克洛普经过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在第二次攀登中轻松地登上了峰顶。这一典故告诉人们:要成功,有时也要学会妥协。克洛普敢于示弱,审时度势,把握全局,最终攀上了成功之巅。
   示弱直意为暴露弱点,又被引申为放低位置、降低姿态,在他人面前谦虚、谨慎。心理学研究表明,看似强大的心理攻势面前,人们也不一定会作出让步。而示弱有时却能获得人们的理解,反而更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示弱定律。示弱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被看成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事智慧。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教学示弱艺术就是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暴露或展示自身弱点的方式,是教育教学艺术中必不可少的招术之一。俗语说“退一步柳暗花明,退一步海阔天空”。看似教师退一步,实则教育进一步。示弱可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 教学示弱艺术的魅力
  2.1 示弱,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心境的开放,是主体性的凸现。教师若能去除“师道尊严”,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向学生求教,亲切地点头、微笑、摇头、皱眉都会构成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既营造了快乐的课堂氛围,也使师生关系更加友好。教师适时向学生示弱,表现出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的态势,以学习成员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师生分享探究的过程、获得成功的过程、战胜困难的过程。师生心灵相通,精神交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则会倍增,学生就会主动与教师交换思想,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人”,当作活生生的生命看待,而不是当作认识体。教师要从心底里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少轻视,多尊重;少训斥,多鼓励。其次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实现与学生平等交流与对话,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于面对学生的挑战,宁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出教室,也不能让学生走出教室什么问题也没有。
   如在学习“遗传”一节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开展“家系中遗传性状调查与分析”,学生事先设计好调查方案,包括:调查什么性状?如何进行?调查登记表包括哪些内容?调查几代?如何画遗传系谱图……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实施调查,并汇总调查结果,最后按照“问题―假设―实验―分析―结论”的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对所调查的遗传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调查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究知识,既让学生学习了生物学知识,又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适时的“示弱”,能让教师变得不再是威严高大,学生不再是软弱娇小,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
  2.2 示弱,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心理学实验表明,现在很多学生的自信心非常脆弱,在其成长阶段,尤其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养。此时此刻,如果学生的面前有一位博学的教师,那么,他们的自信心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逝,学生的能力会因不愿尝试失败、不愿显示无能而退化。
   课堂上,对每种类型的题目,如果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都做出详细的分析,都把正确答案算出给学生,那学生则会产生依赖心理,遇到难题就不会主动探究,所以要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依赖心理,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机会向学生“示弱”:“这个问题老师也不太清楚。你能告诉老师吗?”“谈谈你的看法,老师很想知道。”“这道题怎么画图理解,你能教教老师吗?”“别人说这道题有两种解法,我怎么只想出一种呢?”“我还是不太明白,是不是老师年纪大了,有点反应迟钝了?”……
   教师通过适时的示弱,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题目中相关的信息,经过有效的交流,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提高,学习信心才会增强。
  2.3 示弱,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教师发挥过于出色,会使学生心理感到压抑,反映迟滞;会使学生信心不足、自卑心强,从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那就更谈不上质疑了。教师有意地“示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教师也有不会的问题,教师也会有错,从而增强信心、找回自我,也使得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敢于以怀疑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而这些是很重要的。教育正是要唤醒学生身上的一些特质。教师遇到问题敢于示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脑瓜就会灵活。
   例如,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是学生熟悉的现象。教师可有意演示如下实验:取一粒糯性甜玉米(内含支链淀粉)作为实验材料,把玉米种子纵向剖开,向切面上滴加碘液时,胚乳部分变成紫红色。这与学生掌握的常识是相悖的,教师假装困惑。师生共同拉开了探究“碘液在不同种类淀粉中呈现颜色”的序幕,从而使学生对淀粉的种类和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教学示弱艺术的展示策略
  3.1 真坦白,巧面对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提到:“我们习惯的诊断方法,允许我们靠责备受害者,来忽视我们的弱点和无能。”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弱点和无能时,存在着一种恐惧:教师自己都极少承认的一种内心恐惧,这种恐惧驱使着教师,在面对不知时做出违背心灵的反应。有位教师在讲述生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时,一位学生在听完讲述后突然拿出一张明信片,询问教师该明信片上的植物的种类。对于数以万计的生物种类,就是研究生物分类的专家也不可能全部认识,作为中学教师不认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教师出于内心的极度恐惧,怕自己的不知会被学生当作是无能,便会采取敷衍了事的做法随便说一个名称,搪塞学生的提问。然而,那位教师当时就回答:“你能活学活用,真不错。但老师一时还不能根据明信片上的照片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检索方法的运用需要对植物的结构进行仔细的观察,你所给的图片信息还不够,不过下课后我会帮你想办法查询。”案例中的教师敢于放下自己的架子,由衷地称赞学生,不但不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反而会让教师的魅力倍增。   3.2 善利用,启生趣
   教师坦诚自己的不知,并真诚地展现给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此时,学生惊讶于教师也有不知的时候,并窃喜教师也有输给自己的时候。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有一次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后,沉思良久仍不能回答学生的提问。然后,这位伟大的学者便真诚地对那位学生说:“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但是我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可见,大师、名家也有“不知”,而且能够坦然承认这种“不知”。这种“不知”是一种境界――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做作,不遮掩,能够说出“我不知道”。大师的这种坦诚在无形之中微妙地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会暗忖:“大师都不知道,我要知道的话,就可以超过大师了。”同样地,这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超过教师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次,笔者在“酶的作用和本质”课上,无意识地提到了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一个平时不大发言的学生说:看来唾液这东西还特有用,应当把它当作营养物质。“老师,我们可不可以只吞咽唾液而不摄取蛋白质呢?”这真是小儿科的问题。班上其他学生开始哄然大笑,心想那么简单的问题都要问老师。但看这位学生真诚的样子,教师灵机一动,让笑的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不出所料,笑的学生中多数认为:人不可能用唾液代替蛋白质,因为生活中人人都要摄取蛋白质。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我也不能完全解释清楚,我们一起想行吗?”这时明显看到提问的学生自信起来了,那眼神告诉我:老师也有不懂的东西,看来我的问题提得有水平。这样,全班学生行动起来,并把前面细胞器那节的知识学得更活了。从那节课后,明显感到提问的学生对生物学很感兴趣了。
  3.3 故呈现,共求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故意示弱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当然,教师的故意示弱也是对教师表演技能的考验。如果教师的故意示弱被学生看穿,学生不仅不会积极配合教师表演,还会认为教师小看自己,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故意示弱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认知发展状况,深入了解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并要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师故意示弱的过程中,教师要表现得很自然,不能带有极易被学生察觉的掩饰痕迹。例如,在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教师故意先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然后加入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结果试管中并没有出现预想的紫色,而是出现蓝色。教师假装“江郎才尽”的模样,对学生说:“豆浆中不含蛋白质。”这时爱思考的学生说:“豆浆中不可能没有蛋白质。我来做来试试。”这时,学生就按照教材提供的顺序分别加入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试管中出现紫色,由此否定了教师的说法。教师可趁机引导:“为什么要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双缩脲试剂B液?”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就把双缩脲试剂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区分清楚了,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同时表现出对该实验探究的浓厚兴趣。
   “教师示弱”,不是教师真的弱;“教师示弱”是为了让学生“变强”,是为了把学生推到自我学习的前台。教师的“示弱”,不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而是在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示弱”,是智慧的载体,是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逞强”的机会,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锻炼中提升自信,张扬个性,合理发展。教师的“示弱”,是巧妙地、有心地、适时地向学生展示的“弱”与“无助”,学生却因为教师的“弱”与“无助”,一下子就能焕发起自身内在的“被需要”“被信任”,学生反而变得更自主、更自信、更有责任,变得比以前更爱思考、更会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