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巧用“活资源” 为思想品德课增效

  • 投稿满身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92次
  • 评分4
  • 41
  • 0

◇湖北省公安县向群中学 陕 义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116-02

教学资源是指能够改善、促进教学的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和条件,教学资源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极广。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该如何整合并优化各类教学资源,使之为提升其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服务呢?笔者认为,寻找贴近课堂的日常事例,让资源活起来,定会为思想品德教学助力加油,为课堂添姿加彩。

一、勤于收集时事素材,生活的才是生动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生活化是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社会问题等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时事作为教学素材,离学生比较遥远,但只要打通联系点,定会提高学生的思考热情。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民族精神”这一框时,笔者将中日钓鱼岛争端这一热点时事同学生所办的黑板报联系起来,收到了实效。

教师:同学们,你们这期的黑板报办得太漂亮了,请问这是哪几个同学的大作?

学生(七嘴八舌)办黑板报的几位同学站了起来。

教师:这一期黑板报有个小小的瑕疵就是主题没有突出出来,因此我想请你们告诉我黑板报上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1:钓鱼岛名字的变革。

学生2:钓鱼岛的地理位置。

学生3:钓鱼岛的历史。

教师:哦,也就是说这一期的黑板报是以钓鱼岛为主题。那介绍这么多钓鱼岛的情况,究竟想说明什么呢?

学生(几乎异口同声):钓鱼岛是中国的!

教师(激动地):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钓鱼岛是中国的。为什么大家会想到在这时候办这么一期黑板报来说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呢?

学生(争先恐后):因为日本……

教师:对。日本的购岛计划以及将钓鱼岛国有化等蛮横无理的举措,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在华夏大地上各处都爆发了“钓鱼岛是中国的”怒吼。这些体现出来的是国人的民族精神,而这个民族精神最核心的就是爱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通过将学生日常见闻的黑板报与时事联接起来,引导学生关注和关心热点时事,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起到很好的培养爱国情感的教育效果,自然引入本课课题。热点时事是良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收集各类事实材料,善于甄别,有选择性的加以利用,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利用与钓鱼岛有关的时事,教导学生理性爱国。

二、善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乡土的才是亲近的

新课改要求教学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贴近生活。只有在教学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学生才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才会产生兴趣,才愿意发表见解,才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会说。

有一次笔者站在教室外面等上课铃声。趁这个空隙,班主任进去给学生上思想课,让学生抓紧一分一秒学习。笔者听到班主任搬出了“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几个古人勤奋苦读的典故,以此来激励学生。这几个典故非常经典,这可以应用到马上要讲的课程中!

上课铃响后,笔者走进教室,先在黑板上写下“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成语,然后讲授九年级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前面的讲授非常平稳地进行着,当讲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时,笔者指着黑板上的成语问学生:“这几个典故共同揭示了古人什么样的传统美德?”

学生:学习很勤奋。

教师:回答得很正确。勤奋学习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但是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譬如,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几个典故,有没有不妥当或者说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呢?

学生4:光线弱,对眼镜不好,容易得近视。

学生5:没经过人家同意就“凿壁”是破坏公物的行为,在现代社会是属于扰乱社会治安,是违法的。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也就是说,像勤奋学习这样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祖国事业未来的继承人,需要继承和弘扬,但是,它们的内容和形式是不是仅拘泥于过去呢?不是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丰富,我们赋予了它们新的内容,我们不可能像古人那样“凿壁借光”“囊萤映雪”,但可以利用现在的高科技、网络、良好的学习条件,继续发扬刻苦学习的精神,这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

思想品德教学往往过多依赖于教材,忽视了对乡土资源的利用。俗话说:茶是故乡浓,月是故乡明。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思想品德教学。例如,教学“文化对人的影响”时,笔者让学生讲述公安说鼓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公安三袁等历史名人,通过对公安政治、经济、文化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深刻感受“敢为人先,崇文务实,创新包容”的公安精神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和精神塑造,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的亲近和热爱。

三、巧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自生的才是永恒的

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固然离不开教材知识,但更依附于鲜活的、具有时代生活气息的多种教学材料,如时事政治热点,学生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种困惑,思维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等。所以,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素材,特别是鲜活的、生动的时事资料,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资源,尽可能地运用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事例,以极大地吸引学生进入相关教学内容。往往多寻网络资源,再用多媒体呈现,但多媒体教学虽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不能不分环节、不顾效果、不求实效地滥用多媒体。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适时适度适当原则。适时,指多媒体要用在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之时;适当,指多媒体要用在突破重难点之处;适度,指多媒体既不能喧宾夺主地滥用,也不能因噎废食地全然不用。二是有效性原则。教师要以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有效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评价标准。三是辅助性原则。多媒体设备只是服务教学的辅助手段,只是打通知识联系点的纽带,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一次笔者在教 “学会合理消费”时,引导学生用多媒体设计一次家庭旅行。第一步,确定目的地。要考虑时间的长短、路程的远近、交通的拥挤程度等因素。第二步,选择出行方式。选择汽车、火车、飞机还是自驾?第三步,确定住宿。选择高档酒店还是普通旅店?是否通过网上预订?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时,每一环节都让学生说出合理理由,把生活情境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学生有话可说,课堂自然充满思辨的活力。

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融入日常生活使课本知识鲜活起来,课堂就像一条充满活力的鱼,徜徉在生活的海洋里,学生则充分吸收政治知识的养分,快乐成长。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