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媒介素养教育

  • 投稿Jimm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305次
  • 评分4
  • 75
  • 0

庄永敏

摘 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对初中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应从受众的媒介素养和传播者的媒介素养两个维度入手。在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时,应重视学生使用和参与媒介的能力,帮助其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并合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

关键词:媒介素养现代媒体思想品德课庄永敏,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授。

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第一次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当今时代,媒介已如空气一样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已与我们的现实环境无限交融。以媒介为依托的消费文化、视觉文化、娱乐文化正在不断消解着人们在传统时代形成的冷静和理性,人们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容易迷失。如何使我们生活周围的媒介变得清晰可见,从而能用批判的眼光走进媒介、理解媒介、研究媒介、使用媒介以及参与媒介,这便是对媒介素养进行研究与普及的功能和意义所在,更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学生应积极面对与努力提升的能力。

一、对媒介素养的理解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要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与时俱进,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能力)中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搞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也译作媒介认知,其含义是伴随媒介自身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目前较权威的国内外组织和有关学者对媒介素养所做出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体素养做出的定义是: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 ully)。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是这样给媒体素养下定义的:媒体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更确切地说,媒体素养是一种教育,其宗旨为增强学生理解和欣赏媒体作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媒体如何传输信息、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以及要求学生具有创作媒体作品的能力。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体素养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中是这样总结的:“媒介素养是一个人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主要包括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信息的批判能力等。”

二、提高媒介素养的维度

《解读》指出:“初中生除了拥有听、说、读、写诸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

提高媒介素养包括两个维度:受众的媒介素养和传者的媒介素养。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学生只是媒介的受众者,提高学生的受众媒介素养即可。其实不然,在现代媒体技术发达的时代,任何人在媒介面前,都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受众与传播者的界限逐渐模糊,上“人人”、刷“微博”、挂“QQ”、聊“微信”,似乎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微博、QQ、微信、贴吧等平台,在信息网络上发文字、图片、评论或者视频,他们早已不自觉地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与发布者,什么样的信息可以发布,什么样的信息不可以发布,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当务之急。在思想品德课中,一方面让学生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媒介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能等;另一方面在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三、提高媒介素养的课程内容与活动建议

《标准》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三、我与国家和社会1.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本条内容属于新增内容,是针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提出的。

1.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如果说认识和理解媒介是媒介素养的基本要求,那么使用和参与媒介就是媒介素养更深层次的要求,也是“媒介素养”所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作为媒介的传播者、使用者和参与者,应更为重视并提高其使用和参与媒介的能力。面对海量的信息进行鉴别、认定和提炼,这就是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媒介的信息包围下有效地把握和甄别信息,如何在信息叠加、信息拥堵的状态下,掌握选择信息的主动权,迅速准确地为自己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将成为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今天的学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提高使用和参与媒介的能力。

2.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在利用互联网传播媒介时,具有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才不易被眼花缭乱的表象所迷惑,不随波逐流,才能成为一名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批判和怀疑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排斥,而是学会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所谓批判,并不是一味的否定,它强调的是一种思维能力和水平。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事物的弊端,从而能够做到扬长避短。

《解读》中明确指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理性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学生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并促使其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媒介所构建出的拟态环境,媒介信息是构建出来的“真实”,其内容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目相信媒体所报道的信息,能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进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媒介中出现的非法信息、暴力信息、垃圾信息、庸俗信息等,应认识其危害性。

3.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标准》中提出了相关的活动建议:1.2开展“假如没有网络,我的生活会怎样”的讨论活动,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事实上,“网络改变生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从积极的方面说,网络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从消极的方面说,当网络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离开网络,日常生活容易陷入混乱和恐慌。因此,学生应该预知网络的弊端和对自身的控制。比如,有的学生深陷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与现实朋友和伙伴的玩耍时间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不知该如何与小伙伴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只会在网络上玩虚拟游戏,这种不自觉的深陷,值得学生警醒。

4.指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回避,而应该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禁止、防堵”模式,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学习现代媒体技术时,接受能力强、速度快,教师应该充分认可和发扬学生的这一长处,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以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比如有的班级自己建立一个QQ群或微信群,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发到上面交流,教师有要求也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一些教师害怕学生可能在群里发表负面的信息,对教学造成影响,就不敢建立这样的平台。其实,教师如果不加入到他们当中去,学生之间也会传递信息,他们传递的信息只对教师保密,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反而会事倍功半。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一是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清醒地认识媒介;二是自觉培养自身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商业性;三是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拓展和完善自己。

初中生是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不成熟的时期。他们对网络等现代媒体充满好奇与渴望。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理性分析媒介信息,引导学生参与对网络等现代媒体上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增加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培养他们观察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总之,帮助学生自觉提升其在学习中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新媒介技术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