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音乐教学论文范文,音乐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文化视域中的台州三门“石马采茶”研究

  • 投稿织锦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613次
  • 评分4
  • 61
  • 0

陈乾英

(台州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摘要】“采茶戏”从产生发展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这一戏曲形式至今依然活跃于我国多个地区,是迄今留存下来一种较为古老的戏曲。三门“石马采茶”音乐内容丰富,曲调纯厚优美,表演形式多样,融民间音乐、舞蹈、美术、手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茶”文化贯穿始终,印证了茶乡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为研究三门湾民间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佐证。

【关键词】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马采茶;特色;音乐形式;美学内涵

基金项目:浙江省台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重点课题成果之一,课题名称:“文化视域中的台州三门“石马采荼”研究”(项目编号:13Y207)。

“采茶戏”又称“采茶舞”,历史十分悠久,最早见于宋元时期,但采茶剧种主要形成于明清之际,据说:“清初,采茶歌的发展极为迅速,遍及山野村舍,靡然风行……采茶歌最初只唱小调,每首仅用四句唱词,后来由小调发展为一种联唱的形式,名日‘十二月采茶歌’,从一月唱到十二月,每月一首。而‘十二月采茶歌’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队八人至十二人,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词基本上还是采茶歌联唱的内容。”这里所说的“采茶歌”、“十二月采茶歌”、“采茶灯”便是后来形成采茶剧种的先声,这从清代乾隆的《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可以找到用工尺谱记录的例子说明这点。由此可见, “采茶戏”是茶文化兴起的产物,流行于盛产茶叶之地,为了适应茶区广大群众的文娱活动及茶商促商演出的需求,’在本地民歌和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同一曲牌在各地流行时,南于各地风土人情、语言音乐的不同,在音乐旋律、伴奏形式、舞台表演、道具服饰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韵味。作为最具台州地方特色的三门“石马采茶”就体现了这些特点,其成熟的表演形式和独具一格的审美效果,具有传承、交流的文化价值,是浙江三门一带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舞蹈表演形式,是省内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曲艺品种之一。

一、“石马采茶”的基本概况

(一)丰富多样的曲调来源

“石马采茶”表演从头至尾贯串一个“茶”字,题材鲜明,语言风趣,载歌载舞,由“茶舞者采茶”、“卖六头贩茶”、“看相人看茶”、“花鼓婆、花鼓公贺茶”、“和尚品茶”等多个部分组成,节奏、衬词、念白丰富多变,情感表达细腻,以江南一带流传的民间小调为主。曲调在演唱时丝竹乐予以伴奏,手法多样,曲调来源广泛,大致可分为几类:第一类为单纯的“茶歌”,音乐结构较为简单,茶农劳作时所唱,如《小采茶》《大采茶》等;第二类为“茶灯”,与当地的民歌、舞蹈相结合,边歌边舞,骨架音与茶歌里的基本相同,表现喜庆祥和载歌载舞的劳动场面,如《顺采茶》《倒采茶》等;第三类为“茶腔”,即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加入小调,形成乡土气息浓郁、情节简单的地方小戏,唱腔以民间方言为主,如《贩茶调》《鲜花调》等;第四类为“采茶串古”类,“串”指穿插, “古”指古代,这一类曲调主要表述民间故事及历史人物故事等题材,如《古人头调》。以上几类曲调将茶乡人民生活形态表演得惟妙惟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二)极具特色的服饰道具

据清康熙初年《全州志》记载:“元宵悬灯于庭,乡市各作龙灯,往来以为戏……或以童子扮走马,好女联臂踏歌,多采茶歌”,“联臂踏歌”就是采茶戏中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表演中各种角色齐全,人物性格鲜明。因此,在石马采茶表演中,表演者的服饰、道具均有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充分体现了剧中各人物的身份、性格,从而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风格。

1.主要人物服饰

采茶女:头上梳两个发髻,发髻四周盘上粉色小花,穿鲜绿色大襟上衣、大脚裤,系黄色短围兜,平底圆口白绣鞋,左手捏一大红手帕,右手托茶蓝。花鼓公:头戴黑螺帽,平底圆口黑鞋,穿黑色上衣,袖口、领口等处缀白色水袖,大黄色灯笼裤,腰间系大红色大结,左手拿堂锣,并将拇指套在锣上的绳环内,右手中指、食指、大拇指夹以红色方布缠绕而成的鼓扦。花鼓婆:梳古代小姐头,身穿大红色大襟上衣、大脚裤,领口、袖口、裤口等处缀蓝白色水花袖,系粉色大花围裙,穿红色绣花球穗鞋,左手拿腰鼓,右手拿鼓扦。看相人:头戴礼帽、墨镜,身穿黑色长衫,身上斜挂一红色木盒,右手握扇,脚穿平底圆口黑鞋。茶和尚:头戴黄色佛帽,身穿黄色袈裟,胸前挂佛珠,手拿木鱼。这些妆饰个性鲜明,色彩艳丽,蕴含了不同人物性格的审美造型追求。

2.主要道具

茶斗:是一个棱台,上口边宽约九寸,下口边宽约六寸,四周由彩色布围绕,台高大约六寸,中心串插于高约三尺的龙杖之间,杖上缠着腾龙,朝着茶斗吐水,它与茶心相配套。茶心:是吉祥的象征,工艺繁杂,有着浓郁的民间色彩,包含木工、绘画、雕塑、剪纸,是一种造型艺术。茶心顶尖有狮子舞球,狮子两边配有雀凤斗艳,茶心整体呈八角状,八个侧面分别有梅、兰、竹、菊、蝠、鹿、凤、鱼八福剪纸图案,通体高达六尺,罔围八尺,竹木框架,外面有彩布,以彩带流苏,边角上挂有大红灯笼。除此之外,茶心中央为墨绿色,四周有花草点缀,犹如茶山的颜色,寄托一种吉祥如意的愿望,是一种茶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张扬力。

(三)别具一格的表演程序

“石马采茶”的演职人员约二十余人,有茶女、卖六头、贩茶客、看相人、花鼓公、花鼓婆、茶和尚及乐队人员,表演时以茶心为中心,七位茶女为中间圈,花鼓公、花鼓婆、卖六头、贩茶客、看相人等八位是外圈,三圈按照不同的方向转动,圈外有茶和尚一人,乐队中有长号、管弦乐、打击乐等:活动开始前,村里挂满旌旗,鞭炮迎接,以“哈嘟头”起引,锣鼓起奏,之后丝竹乐进入,茶纛、茶心、茶斗先行开道,以茶心为中心,茶女、卖六头、贩茶客、看相人、花鼓公、花鼓婆、和尚紧跟茶心,队形变化,错落有致。茶心领唱,茶女和唱,贩茶客道白,茶和尚、卖六头念白,花鼓者边唱边敲打花鼓,看相者边唱边做,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台位变化多样,队形阵式颇多,表演共计十二节,每唱一节,变换队形一次,别具一格,常用的队形有:荷花阵、开门阵、关门阵、双龙喷水阵、单龙喷水阵、箍桶阵、小篾篱阵、大篾篱阵等,如下图:

二、“石马采茶”的音乐形式

(一)曲牌形式丰富多样、艺术形态兼容并蓄

正所谓“无腔无调不成戏”,戏曲讲究的是“唱、念、做、打、舞”,对于戏曲,历来有“戏以曲兴、戏以曲传”的说法,三门“石马采茶”民间曲牌极其丰富,大都为曲牌体联唱,大致可分为几个方向,一是“茶腔”,即原套采茶曲调,是“采茶戏”音乐中最为传统的部分,舒缓活泼,多以叙述为主,题材大多直接表现采茶相关的内容,是三门“石马采茶”的主要声腔。二是“路腔”,善于表现载歌载舞的内容,角色行路时吟唱较多,轻松愉悦,诙谐风趣。三是“杂调”,杂调的来源相对比较复杂,新鲜有趣,用于调剂,不作为主要的曲牌使用,其曲调特点为按字行腔。我国现代戏剧家张庚先生指出:“戏曲的第二度创作,是从全剧的音乐化开始的,戏曲的表演是以音乐为核心来组织自己的舞台语言的……舞台气氛的变化、服装道具的使用与音乐情感的刻画、高潮的突出息息相关。”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舞台气氛、服装道具等对戏剧表演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三门“石马采茶”曲牌形式的多样化,歌舞、戏曲、美术、手工技艺等各种民间艺术形态兼容并蓄,具有很强的可看性、观赏性,具有着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二)舞台表演诙谐幽默、舞台语言通俗易懂

“石马采茶”以生动形象的表演及幽默诙谐的对白吸引观众,唱词结构多样,说唱相间,念白部分以对话式为主,唱词以地方音押韵,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这些特征在卖六头、茶和尚、看相人等人物中表达得尤为明显,具体体现如下:二对“看相人”肩背雨伞,戴着墨镜、手摇纸扇,并在伞下悬挂“善观气色”,嘴巴吆喝“看相了”,并自言自语道: “今年茶叶不错,讲讲吉利话,讨口茶喝喝”。贩茶客一身黑色装束,风尘仆仆唱着贩茶调,见茶女便说: “小娘子,粗茶细茶拿来看,头号细茶卖多少,二号细茶卖多少?”采茶女接着齐唱: “头号细茶三文半,二号细茶卖三文。”贩茶客又说道:“茶倒好,价太高,茶身未燥上白毛,小娘子,我苏州到此路途远,到你府上宿安身。”采茶女答:“奴奴丈夫未在家,那有床铺宿安身……”贩茶客的表演常常辅以含蓄、幽默、诙谐的语言,佐以东张西望的表情与动作借机调侃嬉闹采茶女,表演滑稽引人作笑,表演具有随意性、即兴性、灵活性,舞台极具生机活力,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戏剧“无丑不成戏”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喜剧性色彩。

(三)唱词结构灵活多变、表演形式载歌载舞

“石马采茶”从历史形成和演唱形式来看,其音乐体制结构主要以曲牌体为主,板腔体和曲牌体并存。曲牌体唱腔一般只有一个曲牌,旋律中常见小跳,情绪活跃、节奏明快,其词格一般为上下对偶的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排列整齐。七字句的组合方式多为二、二、三的形式,例如:《采茶》:“正月.(支)采茶·贺新年(呀哎哎),茶女-差出·点茶园(呀依呀哎)!点起.(支)茶园·二十亩(呀哎哎),当官·发起·又交钱(呀依呀哎)!”;如《紫竹调》:“第一根·紫竹·再写·四个字,投臣子·难无奈·正投·四字,捉个史文恭·梁山凑英雄。”除此之外,在“石马采茶”中还出现了混合句结构,有每句五字、六字、七字、九字等,旋律特征为字多腔少,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极具说唱音乐风格。当然,除了正词以外, “石马采茶”还利用休止符、间奏、旁白、段式句法及段式音乐的节奏结构变化,使结构更具有完整性。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看出, “石马采茶”在表演方式、道具使用、语言结构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整个表演载歌载舞。“载歌”主要体现在“石马采茶”唱腔中,在唱腔形式上较多地使用了“对唱”、“一唱众合”的表演形式,两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歌词内容以不同的季节为依据,一月挨一月地歌舞,人物性格鲜明,自由朴实,内容丰富。“载舞”是“采茶戏”传统的表演特色,在“石马采茶”表演中,“歌”“舞”相随相伴。采茶女手提茶篮表演“采枝”、“摘茶人篮”、“放枝”等动作,动作多变,有前托篮、肩上托蓝、擎篮转、勾手托灯步、站门、龙门、左小踏跳、过蹬步等,形象模仿了茶乡的生活及采茶场景,风格纤细,边唱边演。二对相濡以沫的“花鼓公、花鼓婆”唱着花鼓调打着花鼓欢腾雀跃,花鼓公以下蹲跳步、前蹲跳步等动作饰演英雄好汉;花鼓婆以小碎步、转腕等动作,体现良家妇女,在动情之处,花鼓公作摇头得意状与花鼓婆“耸肩”、“对眼”,并将两个花鼓合在一块敲打,神情一体、情舞交融,大大增强了色彩和表现力。

三、“石马采茶”的美学内涵

“石马采茶”由原始的茶戏演变而成,流传于珠岙镇石马村及吴岙、珠岙、高枧、亭旁等周边城镇。珠岙镇位于三门县西部,距县城12公里,北接宁海县西北界天台县,西南邻高枧乡,以种植茶叶为主,珠岙镇石马村有一山名为江湖山,与天台山一脉相承,是“石马采茶”最早的发源地。据“中国茶神”唐朝的陆羽在《茶经》中评天台山为“天下第十七泉”,由此可见,马村江湖山与茶文化也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再据郑氏宗谱记载,石马郑氏祖先文迥公自南宋年间从高枧双娄茶山迁居于此,《光绪宁海县志卷三》载“石马有刀溪可灌溉,有山无海,产茶……”数百年前,祖辈辛勤,山上山下,地边角落,山湾山岗,坑边岩档,甚至路边墓旁都种上茶叶,还有山湾名日“茶同湾”,故采茶舞应运而生。”采茶是三门人的一种劳动方式,它给人民带来丰裕的物质生活,而与之相伴的“石马采茶”戏是三门人的精神娱乐节目,正如古人有云: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都与劳作、民俗相伴相生的。“石马采茶”成了他们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述说并生动地描述了人们采茶之景、劳作之景、丰收之景,表达了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精神与人生的态度,展现了人民勤劳乐观的精神面貌。“音乐行为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比其他文化现象更为密切的关系”,这说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因此,“石马采茶”就其表演形式、风格、内容等方面,都蕴藏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印证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和茶乡茶文化深厚的底蕴,为研究三门湾民间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佐证。

四、结语

“精神首先要从自然中退回到自己,把自己提升到超越自然而且降伏自然,然后才能在自然中无拘无碍地统治着,把自然转化为一种能表达精神的外在存在。”“石马采茶”正是将现实生活通过优美朴实的曲调、舞蹈转化成一种外在的表达自我的形态,展示了人们内心的愉悦幸福,因此,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俗传统观念的日趋淡化,电子传媒的不断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石马采茶”这一文化的存在形态与艺术表演特征。“石马采茶”的发展演变是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一个个案,它从兴盛走向衰落,再由衰落成为今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过程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意识观念逐渐转化的过程。我们今天对“石马采茶”的传承与保护也应当将音、地、人、物等要素相结合,从民族音乐文化学角度出发,成立采茶活动保护机构,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民间各种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到这一活动中,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石马采茶”、喜欢“石马采茶”,让越来越多的人来保护浙江台州三门“石马采茶”,共同促进“石马采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庚,戏曲美学三题[J].中国戏剧,1990,( 10).

[2]李一,周琦.台州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3]施王伟曲艺音乐的类种[J].艺术百家,2008,(4).

作者简介:陈乾英(1979-),女,浙江人,浙江省台州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