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舞蹈教学在音乐课中的重要性

  • 投稿变美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356次
  • 评分4
  • 41
  • 0

苏传燕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第四中学536100

【摘要】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等一身,被人们称之为看得见的音乐,流动的音乐。相对于其它姐妹艺术,它与音乐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之教学,加深"舞与唱"、"舞与乐"、"舞与说"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动作探索练习和音乐即兴练习,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音乐教育音舞结合整体观念综合素质情感体验创新趣味化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教学成绩的主要办法。学校教育决策者们突出抓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成为理所当然。如果他们认为音乐教育对其还算有用的话也仅仅是音乐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于是造成了中小学音乐课形同虚设、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的教育现状。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认真的聆听音乐,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更有甚者偷偷地用耳机听流行歌曲,根本谈不上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的。

作为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音乐教育与舞蹈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立体的舞蹈教育,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表演、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1.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的意义

1.1扩大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它相关文化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及艺术审美能力。

例如,《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便可以采取与舞蹈结合起来的方式。边聆听音乐律动边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引出新疆的画面,通过一边聆听伴奏一边画印象中的新疆,感受音乐的旋律,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之后学唱歌曲,在拓展环节中,让学生分组创编舞蹈,最后分小组进行展示。在一节课中,学生的舞蹈参与占了很大的比例,在舞蹈中老师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学生在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时刻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受音乐的乐趣。因为亲身参与舞蹈,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就促进了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无形中就提高了血色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2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

《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

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达到审美的目的。

例如,《天路》这首歌,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歌曲中描写的盼望西藏通铁路的情感,编成舞蹈,自唱自跳,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舞和曲结合紧密、妥贴,展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臧家小孩的生动画面,有助于学生"音乐想象"的进一步展开。

2.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的策略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在新课标理念中,就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

教师要组织好音乐教学,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她们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欣赏的具体意境中,体会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体验中来欣赏音乐舞蹈,来学习音乐舞蹈,来创新音乐舞蹈,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1舞蹈教学趣味化,设境表情,感受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招一式地教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一定高,当融入舞蹈教学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给学生放一段或表演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或相同的舞蹈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并自由模仿,然后再利用学到的动作,自己根据歌曲进行动作的创编。将教学融于多维互动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闪光的思想火花进行精彩的质疑提问,点拨引导,既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青春舞曲》的教学,教师自编自演一段新疆舞蹈。由于学生对新疆"移颈"的舞蹈动作充满好奇,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一系列环节的教学:评点《青春舞曲》,使学生了解到维吾尔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青春舞曲》充分体现了这一民族特点,节奏欢快,载歌载舞,从而加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让学生不限形式地创编《青春舞曲》,学生们有唱有跳,在教室里寻找一切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报纸、玻璃瓶、圆珠笔、易拉罐、凳子、桌子为《青春舞曲》伴奏。全班同学沉浸在新疆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之中。

舞蹈教学的融入,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效率。借助舞蹈教学,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鉴赏体验紧密结合,水乳交融,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歌曲中美的形象,获得美的体验,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殿堂里舞动起来。

2.2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

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同一首作品,在聆听的过程中,每个人对其作品的理解、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提问、诱导的方法来进行。比方说这段音乐是欢快地还是舒展的?请注意聆听它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吗?通过这些问题,同学可以自己通过联想,发展形象思维,根据自身感受融入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去感受音乐、捕捉音乐,沉醉在自己的舞蹈之中,去感受音乐的内涵。

2.3合理分配教学实践,保证有效地课堂教学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教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又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时间,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教师可以每节课都按排出5-8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形体基训动作的教学,可以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来合理地学习舞蹈知识或欣赏舞蹈技能技巧。

总之,舞蹈和音乐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开辟一个介于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之间的教学课程,是一种立即可行的教学方式,也是一个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去尝试与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