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解读宋人花鸟小品画的观照方式

  • 投稿阿杰
  • 更新时间2015-10-23
  • 阅读量805次
  • 评分4
  • 48
  • 0

文/ 许隽协

【摘要】两宋时期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人花鸟小品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世人关注。这些以微见著、依托自然物象的千变万化,将审美主体的哲思与对自然造化的审美再造完美融合,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本文从静态关照、动态关照、移目、移步、移时、深层哲思、布局与技法等方面分析宋人小品画的关照方式。

【关键词】宋人花鸟小品画;主观性;静态观照;画面布局;动态观照

花鸟画在中国画门类中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宋人花鸟小品画作为花鸟画中最权威的源头和典范,其留下的宝贵财富一直为后世所珍视。穿越时空,回归传统,宋人花鸟画珍本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美学源泉,本文试从其关照方式解读其经典缘由。

宋人花鸟小品画经常采用静态观照与动态观照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物象的局部美感,记录最美的瞬间的姿态,又关注其整体过程的本质形象,作者参透造物,可以将不同阶段观察到的最理想的美融合在画面之中,以达到既符合自然形态又超越自然的理想美。比如《白茶花图》,一枝夜茶花,半夜传来阵阵幽香,开了若干朵花,一朵开得最盛,一朵开了一半,一朵初开,一朵刚刚露出一丁点儿白,还有一朵花蕾。现实生活中,一枝茶花杆一般最多能开两朵花,从古至今,一杆能开这么多茶花的在大自然中是找不到的。作者通过动态观察与静态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将画面进行主客观相结合的处理:白色的面积分布,有大中小,将这几朵白色的花连接起来,是一个不等边三角形,最大的白色团块放在画面黄金分割处,形成画面画眼,尤为突出。再看叶子,结构和造型,遵循茶花叶子的生长规律——对生,通过在对称中找不对称的美,每片叶子造型不同,丰富却不杂乱;在色彩处理上,叶子正反面分深浅,大面积用绿色,部分叶子末端的小面积的赭石色和枝干的深赭色相呼应,色彩单纯而富于变化。作者通过独具匠心安排,将符合自然形态又超自然的理想美,完美地融合在画面之中。

宋人花鸟小品画善于采用移目、移步、移时三结合的方式,运动性地观照自然,通过抽取不同角度、不同时段、不同个体的美最符合作者心象的情态,主观组合呈现于画面。

从具体的观察方式说:“移目”——既有从左右看,又有从上下看,也包含从远近观察。例如:《枇杷山鸟图》,肥硕的枇杷树枝上站着一只山鸟,山鸟回望蝴蝶,形成极强的张力,画外的想象力十足。可以想象自然中要抓拍同一角度如此有趣和有张力的画面可能性微弱,这是作者运用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将左右上下远近观察进行完美主观融合的成果。

“移步”——不是单一视点,而是对不同角度、不同个体、不同空间的观察。比如《出水芙蓉图》,这朵荷花不是现实生活中直接截取的一朵荷花,而是画家看过千千万万朵荷花之后,主客观的完美结合。此荷花外形饱满而有三个缺口,从这三个凹形看,一般而言是掉了一两片花瓣,而自然中最先掉的常常应该是荷杆左边这片小花瓣,因为这片小花瓣是荷花最外面的一片花瓣,它的形态是所有花瓣中最小的,而此画将它予以保留;画中掉了的花瓣,是在左下凹进去的这个缺口,应该是被大风刮过之后掉了的,这在自然中是极偶然的现象,三个凹进去的形相连,形成一个不等边三角形,它最符合画面中荷花的形态美,所以为作者所选择,是经过大量观察比对之后出现的。再看,左下两相叠花瓣,一长一短;左侧两相叠的花瓣完全重叠,一正一侧,一瘦一圆;正中上方三片花瓣尖处,形成三个三角形,大中小三个,与底下花杆形成很稳的重心,与整朵花的居中构图意味相一致。稳中求变,外形与细节的对比节奏、花瓣的分组造型都很讲究到位,有大中小对比、正侧翻转对比等;中间莲蓬,通过正中荷花瓣不等边三角形遮挡,使莲蓬的形不呆板;画面下方,三根荷杆,分短中长,通过最左侧荷杆,斜线一破,有秩序又有连接而不呆板;两片荷叶,一开一未开,未开的荷叶斜线把三个荷杆一连,形成最美的45°交接,荷叶在画面中占据的面积大小、空白负形的分布,没有一个雷同。综上细节,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如此完美的一朵荷花,它是作者对不同角度、不同个体、不同空间,经过大量生活观察后,在不违背物理和画理后,加入主观处理,把心目中的形象进行了近乎完美的诠释。“移时”——跨时间的观察方式,不是单一瞬间、单一时刻的印象,而是多个时间、多个视点、多个物象的观察。比如《白蔷薇图》,并非简单的折枝花鸟画,且看,五朵蔷薇花,没有一朵生长时间一样,从开得最好、开得最盛到花瓣掉落即将残败的,将不同时段的蔷薇花组合在一起,单一时间的写生是无法完成的。最大的花和最小的花组合在一起,用一小点绿色叶子衬托间隔;五朵花,有聚有散,有露有藏;叶子通过不同程度的遮掩,在对称中找不对称。这些都是画家经过主观处理组合后而形成的。

上述方式,都是将关照所得的印象,综合组织在同一画面中,甚至同一单体图形中,以达到对可视图像的形状、姿态、情态和不可视心理的抽象情感互相结合的最佳诠释,形成主客观完美的融合。

宋人花鸟小品不是简单的表层释义,描绘自然物象,其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关照,目的是进入更深层次的表达,内观心灵和性情,其中包含了画者对哲学的理解,通过注入灵妙的神性与温暖的人性,赋予画面无限的浪漫情怀和纯净的境界品味。且看《鸡雏待饲图》,两只雏鸡一立一蹲,面朝同一方向,屏气凝神,仿佛听见母亲觅食的召唤,正欲奔去。此图构图极其简洁,无任何背景相衬,却捕捉住了鸡雏回眸的刹那间神情,栩栩如生,动人心弦。画家用黑、白、黄等细线密实地描绘出雏鸡毛绒的质感,在细节处理上的到位考究:小鸡身上黑白灰的布置精心,源于自然而美于自然,翅膀上的最重的几点黑,白色上面三点黑和灰色中最黑的一点相呼应;大中小羽毛的结构与翅膀的外形,黑白灰、大中小、软与硬的分布节奏,细节处理很高明。画面中三只脚的安排,通过底部的位置安排几乎处于一直线,产生秩序感,而通过外形的变化使之不呆板。这些细节安排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浪漫情怀和纯净的境界品味。

宋人花鸟小品画既注重严谨缜密的画面布局,又珍视一丝不苟的表现技法。

一方面,构图极为简约与单纯,在布局上通过整与破、占与让等对比,在小尺牍中营造大格局。比如《秋柳双鸦图》,画面中没有一根线是多余的,通过最少的线条把画面分割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空间,这是宋人花鸟小品简笔画的经典之作。画面看似用笔用色极简化,但境界格局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另一方面,在大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对线条表现、造型处理、晕染程序、颜色材料、厚薄干湿等方方面面细节的精心把握,奠定了作品的艺术高度。通过这些布局和表现,奇迹般地创造了深邃典雅的东方神韵。比如《白头丛竹图》,白描极精彩,那么细的竹枝毫不勉强地撑起两只胖乎乎的鸟儿,线条功夫可见一斑。又如《枯树鸲鹆图》,黑色鸲鹆的造型、结构线的安排、黄点的分布,既体现结构,又体现精神,精心巧妙。就外形而言,左侧的羽毛蓬松边缘线参差不齐,有毛茸茸的感觉;右侧的羽毛,则为画家主观修理过的,边缘线整齐明确且硬朗,两侧的对比使鸲鹆丰富生动有分量。再如《葡萄草虫图》,四只昆虫出现在同一画面中,这么多昆虫同时出现在小画幅中,如何协调和处理是具有难度的。且看,动态的螳螂出现在黄金分割处,应该是极显眼的,作者在赋色上采取了同类色掩盖法,把它隐约协调在一片绿色的叶子中;而在右侧的收口空间中,作者亦用同类色把显眼处的蜻蜓“掩护”起来;左侧两只昆虫,一小一大,一隐一显,小的用隐法,体积大的蝈蝈赋色与周围形成对比,使之明显突出。纵观整幅画,昆虫多而不乱,生动而有秩序。葡萄藤的藤尖点染红色以示其新生初发之嫩,叶子的边缘略以褐色渲染,表明叶片饱经浓霜重露之貌。

综上所述,宋人花鸟小品画的关照方式是多元立体的,它不是简单的写实的折枝花鸟画,而是主客观的完美结合,综合体现了画家审美、修养的高度。

【许隽协,广州画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