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我的教育之路

  • 投稿继续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87次
  • 评分4
  • 84
  • 0

【编者按】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教育价值,我们不应该怀疑国家的教育方针,而应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从教42 年,先后教学过地理、美术和劳动与技术课,从南京市第十五中学调到南京市第三中学,并且有两年的援藏经历,他始终听党的安排,无怨无悔,保持着乐观豁达的教育心态,努力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就是南京市第三中学特级教师———曹国盛。

曹国盛

(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210002)

曹国盛,南京市第三中学劳动与技术退休教师。1991 年被评为南京市普教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南京行知教学奖”获得者;1996 年被评为南京市首届劳动与技术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先进工作者;2002 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与技术特级教师。参加编写了江苏、山东、山西、新疆等地的劳动与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并发表。

当教师是我的荣幸

我是“文革”时期的中学生,1970 年从南京矿办三中毕业被分配到南京市第十五中学当老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的子女,为自己能成为教育战线的一分子而高兴,同时又为自己的知识匮乏与经验的不足而着急。毕竟“文革”中我们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培训, 更谈不上如何去教书了。第一次面对讲堂就因讲错知识在学生面前出洋相,闹出不少笑话。为此我默默立下誓言,必须努力刻苦、虚心认真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份工作,才能符合教师的基本要求, 才能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

多学科的教学经验助我成长

初到十五中开始任教的是地理学科,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我从旧书店买了几本中学地理书,在家学习和备课。到了课堂后,现学现卖,边学边教,总算能勉强应付着教学任务。在任教地理的一个学期里,校领导发现我上课从来不带挂图便去听我的课,看到课上的图都是我自己画的便赞赏地说:“下学期你教美术吧,刚好学校美术没有人教。”于是,第二学期,我便服从学校安排,开始教学美术。

虽然我喜欢画画,但怎样教学生画画我没有办法。特别是对美术的知识、绘画的技法、色彩的处理我一无所知。为了能胜任美术教学,我必须去学习。于是我来到离学校不远的文化宫,听画家讲座,看美术作品展览,又深入电影院工作室观看画家是如何画电影广告的, 并虚心地向他们请教美术知识、绘画技法,做到了边学习边教学。几年下来,自己的绘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逐步适应了学校美术教学工作,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1974 年,由于我勤奋的工作和较好的美术专业能力,被江苏省教委选中,参加首批支援西藏教育工作。

在西藏的两年时间里,由于当时的政治需要,我们同藏族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还要带领学生到工厂学工,到牧场学农,出批判专栏、画黑板报、画漫画。通过上课、出专栏把美术知识和绘画技法传授给学生。难得的两年援藏经历,使我的意志更加坚强,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

援藏结束后,回到南京十五中继续担任美术教学工作。随着教育逐步规范,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教学要求,1977 年我来到南京教师进修学院以不脱产的方式进修美术理论和绘画技能。从1977 年到1983 年的六年时间里, 我受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徐明华、谭勇、卢是、范保文、徐力孙、左庄伟等教授和南京进修学院陈世雄、陈世强等老师的精心辅导,使我的专业思想、审美情感和绘画技法有了质的飞跃。1985 年我被评为“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优秀园丁”。

1985 年, 我调入南京三中担任美术、书法教学工作。我组织建立了“三中书画社”,除上课外, 多次组织全校师生办书画展,推荐师生书画作品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另外,我在学校经常帮助其他学科教师画挂图、做幻灯片,帮助学校办校庆、校史展览,为此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劳动与技术是我毕生的事业

1986 年,正值全国劳动与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之时,学校急需动手能力比较强的老师充实到劳动与技术教师队伍中来。我愉快地接受了校长的安排, 成为劳动与技术教师,担任学校初中劳动与技术的教学工作。在老校长陶厚钧和兄弟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前辈的关心与指导下,我认真学习相关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文件, 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体会到学校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落实教劳结合的重要措施,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技术意识和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是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保证。

当时部分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理解,他们普遍认为学校教育主要还是以学知识、学文化为主,以考上高一级学校为目的,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一部分劳动与技术教师对于改行教劳动与技术存在情绪,认为学科地位低、工作量大、待遇差,不太愿意上课。但是我认为,一个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用的课程, 我们就应该按课程的理念与目标认真进行探索与实践, 追求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我常与同行们说:“别人不重视我们学科, 我们就得自己重视自己的学科。”由于是新学科,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设备跟不上,相关教学计划不稳定,师资队伍不整齐。这些实质性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为此,在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支持下,我带领劳动与技术教师, 组建了三中劳动与技术教研组,除学校理化教师外,还在教务人员和校办工厂的技术工程师中抽出人员教学劳动与技术课;利用校办工厂建立基地,成立劳动与技术中心,制定校本劳动与技术大纲和教材;开设了工艺制作、木工、英文打字、微机、电子、电工、机械制图、缝纫、烹饪、洗涤等劳动与技术课;通过有组织地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 我们建立了规范化的教学与操作实践考核制度以及相关专用教室的管理制度。经过规范的管理,学校劳动与技术课开展得非常兴旺,最辉煌时全校初一、初二各年级每周均安排2 课时,高中安排2~4 课时。

我们的劳动与技术教师多次面向全国、省、市开公开观摩课,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劳动与技术教育已成为三中办学特色之一。

学生学习过劳动与技术课后, 变化很大,不仅会做家务劳动,还设计出许多优秀作品,并获得很多奖项,家长也开始认识到学习劳动与技术课的好处。

在我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经历中, 除了要把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好外, 还开展了劳动与技术教科研工作, 提升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整体水平, 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为此, 我校组织了多次南京市的劳动与技术教师专业培训, 为全市劳动与技术教师上课,自编教材,自制教具,准备材料。一批劳动与技术教师经过培训后, 纷纷活跃在南京市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

我经常到外省、市参加各级劳动与技术教育经验交流会,在上海、武汉、杭州、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等地交流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经验。在劳动与技术教材建设方面,我参与编写了江苏、山东、山西、新疆、陕西等省的劳动与技术教材和纲要,高中通用技术选修教材《建筑及其设计》,并发表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由于自己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上的努力,我先后获得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全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先进个人和江苏省劳动与技术特级教师等荣誉。

在42 年的从教生涯中, 我从朦胧肤浅到一般理解,再到初步觉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有辛酸的烦恼,也有成功的快乐。与大家分享一句话,希望从事技术课教学的教师能共勉:“一个人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