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三策略

  • 投稿浅川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27次
  • 评分4
  • 43
  • 0

江苏启东实验小学(226200) 宋 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优秀的标准去要求和培养学生。而优秀的学生往往应具备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尤其在读的方面显得更为重要。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文本着手去培养学生的修养内涵,而文本的确包含了不少内涵,比如文字内涵、人物内涵、情节内涵以及感情内涵,这些内涵都需要学生去感悟。所以,阅读中的文字感悟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一、在文本深意处追问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都是阅读数量、知识储备以及文字感悟力较差的学生。所以,教师应该给予指导和帮助,以疑问、反问以及追问的形式去帮助学生深刻分析文章,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阅读教学贵在感悟,没有感悟的语文课堂是低效的课堂。

在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时,文中描写到大尖哥与水社姐去降服恶龙的情景:“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恶龙。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教师:“挺身而出”表现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怎样的品质?

学生1:“挺身而出”一词表现出大尖哥和水社姐大无畏的精神品质。

教师:那么,你们在文章中还能找到这一类的词语吗?

学生2:可以,“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和“千辛万苦”,这些词汇都表现出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大无畏精神。

教师:那么,你们相信日月潭的传说吗?

学生3:我相信。因为神话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到一方水土的风土人情。无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都是相信的。

……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了文章的语言进行追问,引出了三四个问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课文的含义。这样的课堂是存在于学生深刻记忆中的。因为,课堂的知识内容以及深入分析并不是教师说教式教学产生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中产生的。

二、在文本内涵处设疑

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于其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新型课堂中,教师应抛弃原有的模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教学中敢说、敢问、敢做、敢想。学贵有疑,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倡导学生大胆质疑,只有让学生大胆质疑,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真实的文本语言内涵也只有在学生的质疑中才能产生。

在教学《花瓣飘香》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姑娘爱母亲的情怀以及主人翁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精神,于是指导学生大胆质疑。

教师:同学们不难发现,文本花不少篇章写了小姑娘是如何去摘花瓣的,你们能找出来分析一下吗?

学生(众):小姑娘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教师:同学们找得不错。那么,你们能分析一下这几个词语吗:“俯”“小心”“带露水的花瓣”“捧着”“飞快地”?

学生1:“俯在花前”可以看出小姑娘十分爱惜花草,觉得花十分美丽。

学生2:“小心”一词可以看出小姑娘怕弄坏了花瓣。

学生3:“捧着”可以看出小姑娘十分爱惜花朵,怕妈妈看不到花朵美丽的样子。

……

此时,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分析,继续进行描述:小姑娘是爱母亲的。

三、在文本对话处互动

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理念引发了动态生成的教学话题。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话题中,教师应去发展多边互动,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交流,使学生能感受到文章中语言的多元化,并加以促成教学动态生成点。

在上《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时,桑兰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到:遇到困难,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但是,教师发现,在动态教学中产生的动态生成点是:桑兰的例子并没有鼓舞学生。为此,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多边对话。

教师:同学们,桑兰是一名十分出色的运动员。她的运动生涯是精彩的。但是,在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中不幸从马箱上摔了下来,导致她的运动生涯提前结束。倘若你是桑兰。你会如何面对自己的状况?

学生1:其实,作为我而言,我肯定觉得人生毫无希望可言。我可能会放弃自己的理想与生活。

学生2:不过,我觉得我没有桑兰勇敢。至少,我不会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状态。

教师:的确。同学们,由于你们年龄尚小,面对挫折、失败没有任何抗打击能力。所以,你们只能任天而行。不过,文本中的桑兰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或许,你们今天不能感受到人生的挫败。但是,你们一定会在日后接触到人生的挫败。因为,每一次挫败都是人生的一次成长,你们必须积极面对。

在桑兰的例子中,教师与学生讨论桑兰的精神,引导学生把自己化作桑兰,让学生讨论自己能否成为桑兰,使文本所倡导的积极人生态度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

总而言之,品读的目的是要感悟文章的内涵,而本文的内涵却是包罗万象的。教师只能培养学生学会感悟文字的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去感悟,而文字感悟的过程却要落实在学生身上。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