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删繁就简”话语文课堂教学

  • 投稿Smar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53次
  • 评分4
  • 87
  • 0

◇甘肃省张掖市第五中学 范玉玲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以有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课堂,我们应“删繁就简”,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简约之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删繁就简;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083-02

新课程改革恰如一声春雷炸响,给教育带来了美丽的春天。她以前所未有的震撼力唤醒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吸引了广大教师热情、积极地投身于这场全新的改变之中。时至今日,在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新的困惑,略作分析不难看出,形式的东西太多,表面的东西太多,粗化的东西太多,片面的、点缀的、随意的东西太多。

【现象一】上《黄河颂》这一课,老师让学生搜集资料,学生的资料很丰富,而切合课文内容的却不多。然后老师出示了一些关于黄河的幻灯片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老师范读了一遍课文后就让学生听录音带,然后就让学生学唱有关歌曲。一堂课就在学生们昂扬的歌曲声中结束了。上蒲松龄的《狼》时,要对狼的形象作简单分析,老师却引用了一些狼的生活习性的知识,由此谈到了动物保护之话题。学生听得情绪激动,对课文中的狼却知之甚浅。

【反问】

1.如果不提要求去搜集资料,那么语文课不就成了包罗万象了吗?

2.如果出示的幻灯片不被有效使用,那么出示这样可有可无的东西有多大意义?

3.语文课真的能上成音乐课么?

4.蒲松龄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讽喻意义,《狼》也不例外。在这堂课上,老师一味求新而拓展延伸了不少课外知识,而对文本中的重点问题视而不见,这种“新意”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之嫌呢?

【反思】新课改是强调了学科的综合性以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但综合不是大杂烩,渗透也不是变相嫁接。语文课应该要有语文课的上法,永远不能也不可能离开文本。倡导综合性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舍本逐末,热闹丰富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新课改鼓励创新,不仅仅是学生追求的目标,也是对老师的要求,但创新和拓展,均须立足于课文。那种不钻研教材、脱离教材、偏离重点的所谓创新,不要也罢。

【现象二】上《皇帝的新装》,老师说,“皇帝和大臣们为什么会上当受骗,请同学们讨论三分钟。”于是学生们七嘴八舌说了起来,而老师则是无所事事,在教室里踱来踱去。

【反问】

1.学生会怎样讨论,老师事先知不知?

2.学生在怎样讨论,老师当时管不管?

3.讨论的问题大小如何?如果很小,那为什么还要讨论?如果很大,学生能讨论出来吗?

【反思】新课改强调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倡导多用讨论的方法,但讨论不是课堂的点缀,也不是老师轻松的借口。张志公先生曾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和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如果没有教师的有序组织和因势利导的促进,没有关注学生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和效果,讨论学习就会自流,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了,那低效的讨论又有何价值呢?要想会用讨论、用好讨论,必须要在掌握学情、问题设置、指导推进等方面下苦功夫。

【现象三】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学生突然提出:“三味是指哪三味?”老师便让学生查资料,学生们查了个不亦乐乎,回答的答案也不尽相同。老师便又大讲特讲。终其下课,学生也没搞懂三味是哪三味。

【反问】

1.有关“三味”的知识的确比较芜杂,也很不确切,这种情况在课堂上会经常遇到。面对这种问题,有没有必要让学生查资料?对于条件有限的农村学生,有这样的资料可查么?

2.如何对待“讲”?什么情况下要少讲或者不讲?什么情况要多讲甚至大讲特讲?

【反思】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强调以老师为主导。我们在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公的同时,既不能淡化老师的主导地位,又不能弱化老师的课堂指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基本不讲,学生通过提示点拨能解决的问题一般要少讲,学生实在不易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定多讲。到底怎样讲,应以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文本的选点走向和问题的重要与否为参照,利用教材这个例子,精要地讲,创造性地讲。

【现象四】上《背影》时,老师要求学生围绕“过铁道买橘子”一段提问题,一学生说:“作者的父亲好像违反了交通规则。”老师激动地说:“回答得太有新意了。”不但让全班学生鼓掌鼓励,而且大讲特讲交通知识,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

【反问】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能力固然无可非议,但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要让他们围绕一段课文自己提出问题,是不是有点难了?

2.学生提出“违反交通规则”的问题,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老师如果将此认定为创新思维并大加肯定,是不是脱离了文本的实际内容?如果据此推理,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鲁迅在三味书屋中的描摹绣像就是不勤奋学习的表现、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就是不爱护公共财物、陈太丘的儿子骂父友且“入门不顾”就是不讲礼貌、塞翁失马后的言行就是“精神胜利法”呢?即便就算这是“有新意”,这种抛开文本硬钻牛角尖的“新意”对学生的发展究竟会有多大作用?

【反思】新课改鼓励学生的比较探究活动,作为老师也应当将此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已是大家的共识。教育家布鲁巴克也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对质疑的策略技巧进行指导,对质疑的重点内容没有指出,该挖掘体会的没有挖掘体会,该掌握的没有掌握,这样的教学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学生的主体性又怎能发挥出来?无论是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还是得出结论,对语文学科而言,都不能脱离教材文本去孤立的搞探究。

【现象五】上梁实秋的《猫的故事》时,老师出示了关于字词的三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学习了字词,然后给了三分钟时间速读课文,接下来又出示了十二张关于猫的幻灯片,让学生观察讨论猫有哪些可爱之处。讨论完了又集体交流,交流完了再回头分析课文。

【反问】

1.关于字词教学,老师在黑板上讲解订正,学生查工具书自学,老师出示幻灯片进行教学,哪一种最具实际效果?

2.一篇一千多字且词语难度特别大的文章,仅仅读了一遍三分钟,学生甚至连课文都不熟悉,这样的课堂教学新则新矣,但有质量吗?

3.一堂课使用了十二张幻灯片,不可谓不少;幻灯片的制作也不可谓不精美。但这十二张幻灯片却与课文联系不太大,基本属于可有可无之类,甚至不客气地说,使用了幻灯片反而影响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那么,老师花大气力做这些幻灯片有多大意义?

【反思】新课改提倡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提倡不等于必须,而且多媒体也决不仅仅就指电脑课件之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媒体进行教学和使用哪种媒体进行教学,即使是使用媒体进行教学,也应该根据教学文本的实际内容精心选择、精心制作,注重新意,突出重点,而不应该讲求面面俱到或者搞“固定套路”那些形式化的东西。

以上种种,都属于课堂教学中形式的、表面的、粗化的、片面的、点缀的、随意的教学行为,但正是这些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既浪费了我们大量宝贵的教学用时,又对学生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可视为课堂教学中的“繁冗”,所以必须要全力革除。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勇气,还要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眼光,通过“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