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在阅读中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对2015年现代文阅读考查趋向的思考

  • 投稿郝完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44次
  • 评分4
  • 68
  • 0

李祖贵 吴海宁

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语文教学,语言是出发点,更是归宿地。语文考查,理应抓住语言内核,在语言文字运用上下工夫。通阅今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从语言文字运用,角度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在阅读中考查学生基本的阅读素养,让学生在答题中展现阅读水平的高下、显露个性语文素养,已成为命题之趋。

一、考点分布更集中

课标在“评价建议”之“具体建议”部分,对阅读的评价内容做了相应说明,如“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等。具体落实到考题上,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现代文阅读测试结构和考点系列。

在考点指向上,命题者致力于处理好语文知识积累与语言应用之间的关系,追求在“阅读中考查阅读素养”。中考对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基于学习者必须达到的公共基础水平进行,在求同存异的碰撞与交流中,各地命题者不约而同地将课标关于阅读及阅读教学的评价内容细化为考点,自觉地运用到试题的命制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现代文阅读考点系列。例如:依据选文对主要表达方式的青睐,我们可以将现代文阅读考点分为记叙类考点、说明类考点、议论类考点;依据对信息处理的方式不同,我们又将阅读考点分为搜集类考点、重组类考点、综合类考点;等等。

一些地区还以双向细目表的形式,直观显现出能力要素、评价要求、取材范围、考查形式、分值与难度估计的相互关系。以湖北宜昌市中考现代文阅读双向细目表为例,考点“了解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在课标评价要求中属于“理解”“评析”类,考查形式为简答,分值为2分,考点位于现代文阅读《君子的争与不争》第26题,题于是“文章虽然短小,但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富于变化。指出文中第段画线句刻画梁启超和陈寅恪的不同方法”。这样的考点题目,在广东深圳卷现代文阅读(三)第2题、安徽卷现代文阅读(一)第6题“文中画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在重庆现代文阅读(一)第15题“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妙处”等都有体现。

综合今年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文阅读考点集中在信息提取与理解、语文知识运用与赏析、文章主题与写作方法、人物形象分析及语言品味方面,某一个考点又有可能作为热门考点,在不同的文体里都有涉及,考点“根据语言环境调动古诗文记诵积累”在湖北宜昌卷第12、27、34试题中三次设题,足见其对古诗文经典语句的高度重视。

二、选材视野更开阔

现代文阅读的选材,经历了从取材课内向课外逐步过渡的蜕变过程:从以取材课内为主,到课内外持平,再到现在的以取材课外为主,甚至绝大部分地区完全取材课外。

长期以来,语文考试死抠课文,视野狭隘。有些试题选文直接使用教材原文,命题者挖空心思、故弄疑障,难以体现语文的学以致用,从而使语文教学陷入了“抱着课本打滚”的怪圈,更为严重的甚至导致学生思维萎缩,能力退化,主体地位丧失。有鉴于此,教育部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从对今年各省市中考试题的统计来看,除个别地区阅读材料还选用课本内容(如某市现代文阅读选用《故乡》原文)以外,现代文阅读取材已跳出教材的圈子,视野更开阔了。 从对今年试题的选材所做的分析来看,现代文阅读所选用的文本,体现出来源广泛、行文典范的特点。既有名家名篇,也有精短时文;既有文学作品,也有纪实佳作;既有全文引用,也有片断组合;既有文体兼顾,也有重点突出。所选文章,以千字文居多;所包内容,无不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独特个性和语言文字的综合魅力。选材上的解放思想,兼容并包,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给语文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教学行为上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是学用认知的多维突破,是学生答题时的心旷神怡。今年全国各省市的现代文阅读,综合起来看,就是一套优秀的阅读教材,一本语文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个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包。

如果说广东深圳卷《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重庆卷《数学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等选文,给我们带来的是数学时代新气象的话,那么江苏连云港卷《家徽》、江西卷《(汉字书法之美)自序》、北京《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则是引领我们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之海去觅珠寻宝;如果说江西卷《成为你自己》、陕西卷《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广东卷《培养自己的“静能量”》、辽宁丹东卷《人体的独特性》等是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话,那四川成都卷《诗与成都》、湖北宜昌卷《香溪河里桃花鱼》、山东烟台卷《加州牛肉面》等则是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让我们目不暇接。眼界决定视界,视界决定境界,现代文阅读选材以开阔的胸怀,开放的视界,让学生走进了语文的多彩境界。

读这样的文段,答文段后面的问题,成为学生一次眼界的旅行、精神的洗礼、思想的绽放。这样的文本,通过考试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师生,将有利于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与丰富,对学生广泛涉猎,海量阅读,甚至发掘我们的语言之根、道德之根、情感之根,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语用考查更灵动

一份好的语文试题,在语用考查上,必须心怀所有考生,考究一般评价、选拔功能的最优兼顾;考究阅读视野、答题心态的城乡区别;考究思维发展、能力层级的权重优配;考究知识能力、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今年各省市的现代文考查试题,其在紧扣“语言”内核、注重语用,从语言学习的积累、理解、运用、评析、创造等层面多处设题所做的探索,亦值得肯定。

语言的运用,有严格的规范,也有很大的灵活性。生活是动态的,波澜起伏的,反映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也是活泼的.不是凝固的。只有把语文看成是活的学习对象的教学,才是灵动的;只有将语用灵活地设置在文本之中的考查,才是灵动的考查。

灵动地考查语用,能协调体验感悟与理性答题之间的关系,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兼顾了语用规范。很多地区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已摒弃了选择题,这是一个突破。阅读理解中的选择题曾让考生在是是非非上痛苦纠结,模棱两可的表述、捕风捉影式的做作让很多考生蓄意猜度、思维僵化。去掉选择题之后,让考生直面问题,理性地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结合文本中的相关信息来做题,文段阅读表现出开放、感性、灵动的特点。陕西卷现代文阅读(二)第13题“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河南卷现代文阅读(二)第7题“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既考查学生的概述能力,又考查记叙顺序,便是这样的好题。

灵动地考查语用,能展现语文教学的特质。教育的本质必须植根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之上来培养具有自主意识和自我选择能力的个体。语文教学承担的是将自然人培养成为“具有自主意识和自我选择能力”语文人的重任。对学生的考查,理应考查学生在此方面的达到度,学生能否对信息自主地处理,便成为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江苏盐城卷(三)第17题“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考生通过对所选文章的阅读,便会答出作者提倡“读经典原著”的读书方式。作为“独立的人”的考生,答题时既要联系文本的实际,又要结合自身阅读的实际,表现出思想上的自主和行为上的自决。浙江杭州卷阅读(一)第11题“文章以‘继父’为题,为什么全文却不出现‘继父’一词,只以‘他“爸“您’来指称?”,让考生从称谓的使用特效上体悟人间真情,对于学生如何建构自己的亲情大厦亦是有帮助的。这些题目,将语用考查置身于文本、作者与命题者之间,找到“以文化人”的支撑点,实现了考查与教学的双重功效。

灵动的设题,不仅仅是为考生而作,更重要是意在呼唤教师以日常课堂教学为基点,摸索出凸显语言文字运用学习本质的语文课堂教学系列基本范式,比如口语交际课、现代文阅读指导课、文言文阅读指导课、作文指导课、文学欣赏课、综合性学习活动等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让我们的语文课程因此而丰富灵动起来。

四、联系生活更鲜活

语文是人的生命意识的符号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语言能力的形成,实际来源于语用行为的实施,来源于听说读写思,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联系生活找素材,已成为各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选文的亮点。

1.将文章人物的生活与考生的生活鲜活地联系起来。例如:广东深圳卷现代文阅读(二)第5题“老农的朴素愿望是什么?你有什么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湖北黄石卷阅读与鉴赏(三)第22题“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湖北潜江天门卷现代文阅读(一)第14题“若你校或你家建有智能快递柜,按照选文介绍的办法,你该怎样从柜中取出定购的快件?”,湖南益阳卷现代文阅读第22题“文中提到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什么是‘无用之书’?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谈你对‘多读无用之书’的认识”。这些题目,有效地将文章中人物的生活与考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考生产生“由人及己”的联想,在比对和对比中,找到答题的对接点,实现了语文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语用经验的传递和转换。

2.将文章现实的生活与考生过去的经历鲜活地联系起来。例如:吉林卷现代文阅读(二)第25题“大雪不但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还带来无穷无尽的趣味。你在成长经历中,也一定玩过各种雪地游戏,请你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湖北黄冈卷现代文阅读(四)第33题“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等题,便是将文章里人物的现实生活与考生“过去的经历”有效地勾连起来,让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作答,引导考生从“文内”走向“文外”,从“现实”走向“过去”,体现了语言运用由彼及此的考查思路。

统观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在遵循“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的总体原则下,命题者所追求的是:在考点指向上,正确处理好语文知识积累与语言应用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的倾向上,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与尊重文本之间的关系;在语用能力的考查上,正确处理好体验感悟与理性答题之间的关系;在素养建构上,正确处理好基础水平与个性突破之间的关系。

一套高质量的中考试题,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一种共性的追求,更是一种个性的展现;不仅应有风姿绰约的个性姿态,更应有卓尔不群的精神内核。但个别省市现代文阅读命题依然囿于语文知识的束缚放不开手脚,部分题目题干干瘪乏味,个别选文难称经典,阅读考点相对单一,也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②李祖贵《语文的突围》第167页,长江出版社2011年。

③李阿龄《论刘征》第6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湖北省宜昌市教科院443000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初级中学4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