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有问无答的现象

  • 投稿席琳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40次
  • 评分4
  • 95
  • 0

◎黄光热

一石激起千层浪[1],本是一句再正常不过的话。一块石头投入澄澈清明的湖水中,就会溅起美丽的浪花,激起一圈圈富有动感的涟漪,使整个湖面有了画面美和生命活力。但是,观察许多课堂,为什么执教者提出一个问题,而应者寥寥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是老师,还是学生?

一个好问题要满足以下标准:一要切合课堂学习实际需要,紧扣教学目标;二要精准、具体,清晰地传达回答者应该思考的方向,明了应答者回应问题的针对性在哪儿;三要面向全体学生,掌控问题思考的难易程度;四要在合适的时机呈现出来;五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参照这样的标准,深思课堂有问无答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问得含混不清

提出问题要表述清楚,简洁明了。比如有一次听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桃花源记》一课的公开课时,老师在复习环节中针对第一段内容提出这样的问题:

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桃花林美好的环境?我们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呢?

第一问学生顺利回答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但是有人忽然提出“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这几句也是。教课者一愣,马上表示赞同。第二问学生直接发蒙了。学生无语,笔者也在想,到底哪一个词语能概括出呢?概括什么呢?是环境本身的特点,还是环境带给我们的感受呢?稍后,授课老师直接打出按照预设的文字“风景幽美”。这个词仅仅概括了自然景观,而不能概括出风俗图画的特点。这个问题设计得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并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妨改为:

课文的第一段哪些句子描写了桃花林美好的环境,你能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它的特点吗?

这么一改,问题就具有了鲜明的针对性,“用最简洁的语言”这样的表述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表达的机会,不会限制他们的思考范围。

可见,提出的问题要准确传达问者的真实意图,要从听者的角度设计问题,让他们听得懂,听得清楚。老师在表述问题时,还应该着重强调,最好做到字正腔圆,声声送耳。

2.问得过于深奥

问题的语言表述既不能过于文学化,也不能过于深奥,语文术语的使用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特点来确定。如果问得过于成人化,脱离了学习者的实际认知水平,那么问得效果同样不佳。

比如有位老师教授朱自清的《绿》时,在鉴赏环节提出这样的问题:

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形式传达主观的心灵世界?

这样的问法固然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但是却没有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使学生一下子找不到抓手,很难马上找到问题的答案。再看下面的问法:

作者首先把强烈感情倾注在对梅雨瀑和梅雨潭的描写之中。举例说说作者用了那些比喻句和抒情句来描写的?谈谈这些比喻句抒情句的好处。

题干中的“把强烈感情倾注在对梅雨瀑和梅雨潭的描写之中”明确地告诉学生作品的抒情性,暗示了问题的指向,为下面的提问作出铺垫。“比喻句和抒情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写作技巧,这等于给学生提供两个明显地切入点。通过对这两种问法比较得知,第二种问法就降低了学生的理解坡度,给学生指出了切入点,学生的思维火花很快就被点燃。

请看师生的交流:

生答:比喻句有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作用: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梅雨潭的涟漪以及绿的程度(情态),表现出了梅雨潭令人沉醉的绿和美,寄寓着作者的浓浓的爱。

师补充:这是融情于景,巧借比喻的修辞实现了抒情。抒情有几种方式?(设置补充问题,紧扣主问题,提示学生结合抒情的常识来深入思考问题。)

生答:间接抒情、直接抒情。

师问:刚才同学们分析的抒情方式属于哪一种?(再次补问,把抒情句引进了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凭借这个例子,再次对抒情这一表达方式有了更为具体、深刻的认知。)

生答:间接抒情。

师:文中有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顺势追问,决不浅尝辄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思考、寻找、探究。)

生答:有。

师问:说说。

生答:“那醉人的绿呀”“满是奇异的绿呀”,抒发了难以抑制的浓烈的喜悦之情。

生答:文章第三段结尾属直接抒情,内容很多,抒发的感情也十分强烈。

师:具体说。(引导学生具体探究,使其不仅知其一,而且还知其二。)

生答:“那醉人啊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这里使用了第二人称“你”,且连续使用,体现出作者浓烈的感情。

生答:这里作者也使用了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比如“拍”“抚”“掬”“吻”等动词,很亲切,抒情性极强,酣畅淋漓地抒写了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无法抑制的爱恋之情。

可见,问题设计只有贴近学情,才能引爆思维。

3.问得不是时候

问题提出的时机如果把握不当,同样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不少公开课上,由于老师急着赶进程,刚一布置阅读课文,就匆忙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哪能回应问题呢?

问题提出的机缘要切合教学流程,注意前后环节的衔接,符合从浅到深、从低级到高级的逻辑规律。还要注意学生思维活动的运行状态和知识之于问题的准备的丰富程度。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可见,教师善问,学生才能善答。学生能不能回应,取决于执教者问得是否有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二十五回)[M].延边出版社,2010.

[2]沃尔特?艾萨克森 著,张卜天 译.爱因斯坦传[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黄光热 江苏扬州宝应氾水镇中心初级中学 2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