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趣解文言字词激活文言教学

  • 投稿任民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70次
  • 评分4
  • 45
  • 0

很多中职生怕学文言文,主要是文言字词这一“拦路虎”横亘中间,令他们望而生畏。再加上有的语文老师在讲解文言字词的时候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一上文言文不是睡觉就是开小差,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师生相见两相厌。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如果将文言字词的讲解放置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之中,采用寻根溯源的方法,找出文言字词本身包含的巨大生命力,那么许多看似枯燥乏味的文言字词就能焕发异彩,让文言文教学产生无穷的趣味,课堂教学的效果自不可同日而语。

一、寻求字词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可避免枯燥乏味

汉民族的先民们,通过对事物的直觉,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用直观的汉字表现出来。同时,汉字在发生发展中又反促其创制使用者认知上的深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古汉字正是汉先民原初生活的载体。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中的“兵”字,从甲骨文以至小篆,都作双手举斤的样子。那么这个双手举着的“斤”在古汉字里又是什么呢?古代的斤本是像锄头一般锋利的器物,斤字本身正好是这种器物的象形。开始,斤和斧头是有区别的,后来二者区别日渐淡薄,乃至成为同义词,斤也被看做斧头了。斤既然可以用来砍木头,当然同样可以拿来锄地砍人头了,古代生产工具和武器本无严格区别。斤用于战争,与戈矛剑戟起着同样的作用。这样,古汉字的“兵”意思就很明白了。双手举着武器,冲锋陷阵,杀敌致胜,这就是“兵”,所以,凡是武器都可以叫做“兵”。后来演化为手拿兵器的人“士兵”、士兵的集合体“军队”、军队的功能“战争”等义项。再如《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中的“走”字与“行”字,为什么前面用“走”字后面“从郦山下”又用“行”字呢?此时,若能探寻这两个字的本义,学生印象将会非常深刻。“走”字,在金文中,上边是一个人形,并且此人还甩开了双臂,下边为“止”,很像一只大脚。整个字形看上去,就是一个人正在跑步前行。因此,“走”字的本义为跑,是一个会意字。后来,“走”字引申为奔向、逃跑等义,如“走北”,意思为战败而逃。在古代,侍奉主人的仆人常常要一路小跑,因此仆人被称为“牛马走”。现在,“走”主要指步行。“行”,本义为道路,甲骨文的字形像是一个相互交叉的两条大路。后来,也用于代指军队,如学生初中学过的《史记·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不论是在道路上,还是在军队的行伍之中,时刻都离不开行进,所以后来人们还将“行”字进行变音(本义读hang,变化后读xing),用于表示前进、行走的意思。经过以上的讲解,学生就能明白,刚脱离鸿门宴险境时,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用“走”,而到了相对安全的芷阳时用“行”了。一个多义词的各种义项相关联又有趣味,学生可以在对古代先民生活的了解中,有机地掌握词的各项意义,而不用死记硬背。如此追本溯源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得事半功倍。

汉字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谐音而产生丰富的意味,以至在特殊的场合往往能起到特殊的作用。比如学生在学到《鸿门宴》中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时感到困惑,虽然知道范增这是做暗号,但为什么非要举玉玦呢?为什么不能像其它小说中所写的摔杯为号呢?此时教师应当讲明,“玦”与“绝”是谐音,《荀子·大略》有“绝人以玦”的说法。所以范增几次用所佩玉玦暗示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讲清楚了这一点,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当然,从古汉字里还可以读到汉先民们的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文化内容,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二、巧用字词的音义同源现象,可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所谓音义同源,是指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一定的语义范畴的时候,新字产生;其音读和字义又常常会宗祖于同一语源,声音相近、意思相关,有一条潜在的线把它们串接起来的语言现象。如《劝学》中“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的“轮”字,意为“车轮”,而其声符“仑”有“条理”之意,故教师讲到该字,可以做适当补充:声符为“仑”的字,大都有“条理”的意思;如有条理的水为“沦”,有条理的人际关系为“伦”,有条理的言谈为“论”,有条理的辐条做成的可以滚动的即为“轮”。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中的“贱”字,其声符为少的意思,故与“贱”字同一声符的字也都有少的意思。如水少叫“浅”,器皿小而浅者叫“盏”,金属小而便宜的叫“钱”,贝少就叫“贱”了,“贱”字也因贝少没钱引申为低贱、卑贱义。廉颇的“颇”字,是头不正的意思,历史上廉颇是否歪头已不可考,但与“颇”字声符一样的字倒有“不平、偏斜”之意,如山野倾斜叫“坡”,脚不能平衡叫“跛”。另外,上文所讲到的玉玦的“玦”字,意为缺了口的玉环,与其声符“夬”一样的字也有缺口的意思,如器皿有了缺口叫“缺”,堤堰有了缺口叫“决”。教师在讲文言文时,如果能注意到字词的音义同源现象,往往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言字词上收到举一反三之效,而且可以加深对此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过程也生动有趣。当然,必须给学生讲明,并不是所有声符相同的字都有音义同源的关系,即使在同一声符的字里,也不是所有的字都与声符字的字义相同或相近。

三、介绍字词背后的故事,可让课堂情趣横生

在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产生常常源于历史故事。教师在教学文言字词时,如果涉及到这样的字词,一定要详细介绍该词语的相关故事。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而且也能让课堂更加有趣。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在讲到完璧归赵时,对“和氏璧”这个词语就应该讲清楚它背后的故事,方能显示“和氏璧”的珍贵。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同。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历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所以命名为和氏璧。正是因为和氏璧是无价之宝,秦王才愿意拿十五座城池跟赵王交换,赵国蔺相如也才愿意舍身保护。学生只有了解了和氏璧的故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意思。

再比如《鸿门宴》中“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张良为什么称呼项羽和范增为“足下”呢?原来“足下”一词,源于晋文公与介之推的故事。相传,晋公子重耳出逃时,曾经多日水米未进,当此危难之时,随从介之推割肉相献,重耳度过了危机。重耳即位后,为报介之推的大恩,想要重赏他,而介之推隐居山林,不肯下山;晋文公放火烧山,逼其下山,结果,介之推被烧死也未下山,晋文公十分悔恨,用介之推临死前所抱的那棵树做成木屐,穿在脚上,对着木屐叹道:“悲乎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有敬称之意。讲到这学生就明白张良为什么要称呼项羽和范增为“足下”了。

在文言文中,来源于历史典故的词语还有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如能予以适当的讲解,学生会感到生动有趣,文言字词的学习自然就能情趣横生了。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中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字词,如果将它们置放于中华古代文化大背景之下,每个字词都能重新焕发出光彩,展现出字词本身的生命活力与趣味。一个文言文课堂中,常有文化轶事穿插其间,妙趣横生,伴随文化现象娓娓道来,如沐春风,相信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定会觉得神清气爽,有渐入佳境之妙。

(胡上泉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3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