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 投稿ones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559次
  • 评分4
  • 21
  • 0

吴华英

(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许多小学语文老师,因而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有效预习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预习指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前预习 语文课堂 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许多小学语文老师,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作业,有些学生不重视,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预习,学习懒散。有的学生虽然会在预习时读几遍课文,可是课堂上读课文仍然一点都不通顺,抄写生字时仍错误百出。可以说不会预习的人是不会学习的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会学习的人,将成为社会的淘汰者。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有效预习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预习指导,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例如:由于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必然会有一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而帮助这些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就是预习。通过课前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可见,只有打好预习的根基,才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而作为学习重要环节的预习,它的动力源泉也必然是兴趣。不管教师怎么向学生灌输预习有多么重要的观念,如果学生对预习根本没有兴趣,一切都将成为一纸空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个性特征,着重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情绪,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首先,利用学生的比较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

一个班级的学生除去一小部分尖子生以外,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在听课时经常感到很吃力,这样长期下去,差距会越来越大,有的学生会发展到听课像听“天书”,哪里还有兴趣可言。

教师可以适当地让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举行班上的讨论活动的时候,谈自己的感受,并给予一定的表扬。小学生喜欢跟周围的同学进行比较,会自发地想,为什么别人能获得老师的表扬与同学的羡慕,而自己却没有呢?这样其就会重视预习环节,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发现预习的重要性和优势,不知不觉间,对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其次,要让班级里有一种预习的氛围,使学生体会到预习的重要性。氛围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班级形成一种都有良好预习习惯的氛围,学生就会自觉地、享受地进行语文预习。最后,以激励为主,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预习不尽如人意的同学积极鼓励。

二、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对于语文课前预习,教师要起到引领作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授之以渔”。教师在预习前可给学生一点目标和探索空问,从而激起学生认真预习的欲望。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按照预习的基本步骤预习,进而提高预习效率。笔者将预习方法总结为以下6 点。

1.以读为主,发现问题。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初读课文,从生字词入手,对于生字词,要求学生要读准其字音,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读破句子,明白其含义,较为通达流畅地朗诵课文,并能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过去学生只是单纯地读书识字,不会去深究字词的含义与用法。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善用字典,对生字词不懂时,要去查字典,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并标注到书上或者笔记本上。这样,在课堂上教学效果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孔圣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但能收获知识,还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问题,还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并把这些东西带进课堂,与同学分享,与老师交流,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着巨大的作用。

2.作好摘录式的读书笔记。课前预习课文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符号标出自己喜欢的词、成语或句子,把好词美句摘录在笔记本中,用不同的方式标出不理解的词句,课堂上先与同学交流看法,然后在请教老师,做到弄懂为止。长期如此,不但能积累大量的优美词汇,丰富语文知识,表达能力也会有大幅提高,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3.查阅和收集资料。在预习时,学生对于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现在,电脑已进入大多数家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收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4.深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进行深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下来,并体会课文中一些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句的作用,找出一些与文章中心有关联的句子或段落。在这点上,教师还得注意对学生分层次要求,不能一蹴而就。因为班级中的学生水平高低不一,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过高,可能适得其反。

5.细读课文,思考并标注疑惑的地方。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预习题目和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细读课文,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积极感悟和思考文章的内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教学生用特殊的标注方式,比如用红笔或彩色笔把文章精彩的字、词、句以及段落画上波浪线条,并在相关的词、句子旁用简要明显的语言加以标注。这样就为学生在上课前的自学中所需的资料积累做好准备,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认真指导学生在预习中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又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6.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有个别学生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预习,学习懒散。有的学生则是不会提问题。针对这种心态,要给学生讲清道理,使他们懂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然后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可以根据课后题提问题,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问题等。然后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记在前置性作业单上,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三、检查反馈,维持学生预习的热度

1.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坚持不懈地预习对学生来说是件“吃苦”的事,很多学生预习时较难做到自觉,更难做到坚持。因此,对预习的完成情况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找个别同学谈谈话,检查笔记本,了解他的预习情况。同时,从侧面打听一下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并顺便给其鼓励、纠正。这种方法对于学生个人习惯的养成最具有积极意义。

2.课堂检查。每次上课,教师都可以设置“预习抢答”环节进一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这样的检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下次预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学生自行检查。学生可以自行检查,即学生个体对自己的预习行为进行及时反省。反省的内容包括“我是否认真预习了?”“预习的效果怎样?”“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等等。在预习完某课之后,要求写下自评的等级及日期。当然,也可以让组长检查,让组长认真记载检查的情况。

总之,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应时代的需求,学生也会终生受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倪雪雁.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教学在线.2012 年.

[2]乔田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教学在线.2010 年.

[3]徐秋芬.对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的建议.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