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语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 投稿文风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780次
  • 评分4
  • 20
  • 0

梅彩华

校本课程一词来源于西方教育术语“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以学校为依托,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特点及地区环境,由教师参与决策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它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专家编纂的国家课程一直居于教育的主导地位,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与教育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不能充分利用地区、学校的课程资源,造成教育单一化的弊病。而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广泛,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学科优势更应被充分发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一节中提出,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差别的,应该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立足校情及地区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凸显学校特色、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对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性、理论性

当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缺乏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校本课程设置没有内在逻辑,没有形成体系,开发多于实践,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探索和指导。我国课程开发专家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和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

这就要求学校组织教师或校外团体加强合作,共同制定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具体明确指导思想、开发依据、课程设置、教学设计、评价管理等方面内容。并且要设置课程开设的中长期目标,使之形成内在逻辑性和统一性,避免以一学期为单位,每学期教学内容无承接联系,或由教师一时兴起凭个人偏好制定,造成学生不买账,开展效果不能达成预期目标。

在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任务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身发展需求,注重个性化发展,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课程选择,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需求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自动自发的精神,又能促使教师积极开发优质资源,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二、结合地区与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校为开发主体,各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特点和条件,结合地区资源特点,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长,使学校拥有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为更快、更多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保障。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校情特点开设课程,创建学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鲜明个性和独创性。开发校本课程,其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使他们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还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通过课程设置,彰显独特的学校特色。例如民族中学要设置一些与本民族相关的课程,特长类中学可设置开发与特长培养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通过设置特色课程,实现办学特色。

三、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课程形式灵活多样

在授课形式上,校本课程的设置要避免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被动局面。要在确定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后,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搜集、体验,形成一定的认知和观念,要注重让学生了解掌握资料搜集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等基本获取信息的方式,并能有效识别有价值的资料,形成自己的逻辑判断、归纳总结。

在交流形式上,要避免统一格式,鼓励个性化表达。学生可以提交书面研究报告,也可以进行课堂陈述发言,展板展示、小组作业、研究笔记等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积累,吸纳不同的观点,学会辩证、全面的思考问题。

在评价形式上,要避免教师一人评判、学生之间毫无交流借鉴学习的单一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学生作业互评、小组互评,家长参与评价、成果发表展示等形式,注重学生实践探索的情感体验养成,让学生学会形成并培养互相学习欣赏、全员参与的意识,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及表达展示能力。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在学校层面,要制定理论纲领,指导整体课程开发的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实现动态的长期的教学目标。一线教师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地域资源、学校办学特色发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开展校本课程为载体,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及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教师要注重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心态,调动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研究问题的能力,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把学习探究当做一种愉悦的体验,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就切实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澄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