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 投稿test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66次
  • 评分4
  • 34
  • 0

山东省沾化县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256800

【摘要】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即引导学生走上“寻美”、“品美”、“创美“之路以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文 美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美的心灵,美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即引导学生走上“寻美”、“品美”、“创美“之路以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

1.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引导学生“寻美“即发现美,感知美

从美学角度看,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选用的教材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其中占了极大比重的文学作品,又形象地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负载了各种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精神之光,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发现、感知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起学生的爱心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大自然: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青海湖的神美,巴东三峡的雄伟奇丽,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作者以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用或粗犷或豪放或绮丽或秀美的文字,以形象逼真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绚丽的画卷,且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热爱故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作品还以其奇巧的艺术构思、丰富的艺术想象、生动的艺术语言,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使读者获得最好的艺术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应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教学,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而学生通过对祖国河山美妙的神韵的领略,也会产生要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把祖国装扮得更加美丽的责任感。

艺术美最容易唤起读者的美感。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结合得较好的典范之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艺术美的感受和认识能力。如课本所选的古代写景诗词,艺术性很高,常用精炼的语言和意蕴深厚的意象画出一幅幅鲜明的图画,造成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美好的境界,如王维《山居秋暝》等等。对于这些优秀的文学遗产,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仔细领略和品味,让这种诗化的艺术美根植于学生心中。使他们心有所感,情为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

2.培养学生“品美“即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当代青年学生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阅历浅,知识单一,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比较差。他们既易受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也易受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这势必影响到他们对美的准确理解。有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以“怪”,“异”为美,以“赶时髦”为荣。这可以说就是受错误的审美观念毒害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清除这些不良的消极因素,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以便正确地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美的全面而强烈。教材中有不少能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好篇目,如人物传《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少年毛泽东不是一个在学堂里无端读禁书、罢课,在家里反抗父亲的叛逆少年,应引导学生深入到毛泽东所处的社会背景环境中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人们深受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毒害,父兄或其他长辈可无端压制子弟,人与人之间甚至是亲人之间都可能有极不平等的关系。少年毛泽东所处的整个时代也正是国家内忧外患、濒临灭亡的时刻。理解了这个时代背景,然后再对比我们而今所处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包括关系比较亲密的亲人、师生之间平等、相互尊重、理解,且受法律保护的关系,就不难理解少年毛泽东为何会为反抗老师打学生而罢课,为当时的时局而喜欢读禁书,为反抗父亲的专制而斗争了。而再与所学过的课文《风筝》中当时中国大部分国民代表形象小兄弟受压迫而不自知、逆来顺受的形象两相对比,一个具有远大志向、刻苦修身能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的这样一个少年形象就脱颖而出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还可就时下一些国家新闻作一些探讨,如中国与台湾的关系应如何处理、同学们对此的看法等等。这样不同时代同一年龄阶段的少年毛泽东就似乎与同学们近距离握手了。学生们在无形中已受到爱国教育,离成为一个有思维、有主见、能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大志的男子汉又更进一步了。

3.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品美“即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要让学生领会、欣赏作品再现的生活美,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美,需要依靠对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的运用和分析,以及有关知识的传授来实现。如讲授《孔乙己》,可以抓住“笑”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小说围绕“我”的“笑”和“我“看到的“笑”来叙事,“笑”字在作品中出现十多次,有孩子们欢快的笑,有短衣帮无知的笑,有世故者嘲讽的笑,有孔乙己尴尬的笑。叙事的关键在于孔乙己在带给别人“欢笑”的同时却遭受别人“取笑“这一事实留给读者的思考。这一个个“笑”,“笑”出了科举制度的毒害,“笑”出了孔乙己的可笑,“笑”出了世俗者的冷漠,“笑”出了“我“对孔乙己的喜爱,“笑”出了作品丰富的主题,也“笑”出了迂腐、贫困、潦倒的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唯美形象。

美感经验非与生俱来,应从无到有地积累,如上所述适时引导学生“寻美”、“品美”、“创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现美并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机会,只要加以发展,就能使美的教育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