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无眠的忧伤——读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有感

  • 投稿Zoe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588次
  • 评分4
  • 90
  • 0

翁财锦

2014年4月,本人有幸参加福建省名师网络课堂教研活动,观摩了一节高一《祝福》课堂教学实况,并听取教师代表的评课意见。教学期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师生简单的对话之中,教师引导剖析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并探究祥林嫂悲剧的多重性,学生也积极投入到文本中去,搜寻相关的信息予以佐证。最后,教师代表评课时对此大加褒奖,称之为新课改的示范课,并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建议由祥林嫂的人生悲剧,进一步探讨中国女性的地位等问题。观摩至此,大吃一惊,不禁质疑,这真是新课改的示范课吗?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阅读教学逐步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文本解读也逐步从单一的“标准答案”到多元的“个性解读”,但在热闹和开放的课堂表象下,文本解读却出现了一些失常的现象,如上述《祝福》课例中,虽然大谈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大批封建礼教的迫害,但对于文本只是浅尝辄止,始终只是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滑行,“也就是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的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实施建议”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无论阅读还是教学都要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而且语文姓“语”,语文的根本在于语言,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文本对话无疑要直击言语形式,深入解读文本,而绝不是抓住文本的思想内容,泛泛而谈。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言:“语文就不同了,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于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

经典作品自有其永恒的魅力,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而经典作品之所以常读常新,是因为其独特的言语形式。就《祝福》而言,与文本对话,从文本的细微单位出发,一词一句中,细读深思,足可以感受到祥林嫂悲惨的人生,自然也可以体验到字里行间所潜藏着的思想情感。

譬如:祥林嫂在与柳妈的聊天中,谈及额头上的伤疤时,“‘……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这是小说中唯一特写祥林嫂的笑,随之“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嘲讽之意不言而喻,但祥林嫂究竟为何而笑呢?其实,想想祥林嫂的大约四十年的人生,丧夫失子之痛,接踵而至。不幸之中,“幸福”时光就数那与贺老六结婚生子的几年,有卫老婆子为证:“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坳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幸福”时光虽然短暂,但却弥足珍贵,于是柳妈提及额头上的伤疤,便勾起祥林嫂的美好回忆,顿时沉浸其间而笑了。一个“笑”字,我们可以读到祥林嫂,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一份简简单单的梦想,但在人生的种种意外之后,一切都轰然坍塌,而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又是如何从肉体到精神一口口地被吃掉呢?从一个简单的“笑”字中,我们自然可以深切地体验到鲁镇人们的麻木与封建礼教的迫害!

再如:祥林嫂再到鲁镇,阿毛的故事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但她还妄想……倘一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就说:‘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道:‘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两个相同的句式,祥林嫂用了“我们的阿毛”,此时,祥林嫂已无“我们”可言,只剩下了“我”,内心陷入无限的凄苦,渴望人们能施以同情,共同担当这份苦痛,但鲁镇的人们直接刻薄地以“你们的阿毛”来回应,活生生地把祥林嫂推向鲁镇人们的对立面。在咀嚼赏鉴之后,人们收获了畸形的心理满足,而把这个“玩物”弃在了尘芥堆中。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两个相同的句式,从“我们”到“你们”,从个体的凄苦到群体的冷漠,“在这里,鲁迅先生又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镇上的人的)看与(祥林嫂的)被看’得人生处境,从而引发读者从祥林嫂的凄苦的叙述以及镇上人的冰冷的逗乐中,去感受世态的凉薄和众生的麻木,进而更深地认识人物命运的悲剧根源。”

当然,言语形式,不仅仅只局限于遣词造句,还应该包括谋篇布局。从《祝福》的结构中,我们也可以读到鲁迅先生的匠心独运之处。小说选择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由“我”的回乡,回忆起祥林嫂的人生片段,客观叙述了其悲惨的一生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死地。同时,又把“祥林嫂的故事”纳入到“我”的心理结构中去,“我”虽对祥林嫂的不幸抱以同情,但却无力帮助其走出精神的困境,而在祥林嫂“灵魂之有无”的拷问下,“我”的说不清,又无意间把她推向了死地,由此心生不安,然而在叙述故事中,“我”逐渐摆脱不安的心理,最后,在祝福的空气中,心理逐渐释然。对此,汪晖先生曾予以深刻的论述:“这种对于自我的深刻忧虑与怀疑并不完全自觉,但叙事结构却呈现了作者的思考:这一切正来自徘徊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历史中间物’对自身的惶惑。不是祥林嫂的悲剧,而是这一悲剧与叙述者的独特眼光和复杂心态的结合,才构成了《祝福》的基本思考,才使得它在众多的相似题材的现代小说中卓尔不群。”

因此,文本解读应该聚焦于言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对话中,文本解读还要力避如下“失焦”的现象:一忽视文本的整体语境,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零敲碎打,结果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二忽视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一味地求新求异,终究无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三忽视语言的发展规律,简单粗暴地把阅读教学与应试教育划等号,高举高考的大旗,把文本肢解得血肉横飞,最终只剩下一些方法技巧,一堆名词术语。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市福清高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