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 投稿姚泽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751次
  • 评分4
  • 79
  • 0

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杨倩

【摘要】近几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成倍增加,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日益突出,教育问题令人堪忧。在国家大力提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今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自身的发展,也成为当今备受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总体来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人口和出行量增加,为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谋求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这一批打工族长年累月地进城做工,他们的后代只好留在家里,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或者托付给亲戚朋友照看。这一趋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尽管不少留守儿童在艰苦的环境中独立自主,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但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五缺”现象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缺“疏”。一是家庭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二是学校方面: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够,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祖辈人的影响,出现固执、偏激、缺乏活力等问题。

2.学习缺“导”。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地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此外,他们也极易染上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价值观上易发生偏差,违规、违纪现象多。

3.安全缺“护”。 留守儿童在安全方面存在三大隐患:一方面是由于留守孩子家庭父母外出,代管家长监护不到位,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受到烧伤、烫伤、交通事故、电力事故、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大;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和学校的有效监护而容易遭受各种人身侵害;再次是留守儿童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4.亲情缺“慰”。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聚少离多,见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呵护。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

5.生活缺“助”。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二、影响留守儿童教育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1)父母教育的缺位。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加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2)监护人的不足。由于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祖辈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而且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平时对他们重养轻教,在精神和道德上关注、引导的少,学习上也无法给予有效的督促、帮助和辅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另一部分为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的留守儿童。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一般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2.学校教育的不到位。由于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社会群体,学校、教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没有作全面、深层次地分析,对他们的认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再加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问题学生难以管理,造成一些教师对他们失去信心,把责任又推给孩子父母,对他们放任不管。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建议

1.努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要为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忌讳过度的物质满足。另一方面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防止其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此外,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高度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监护的责任,抛弃原来固有的落后教育观念,转换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关注被监护人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加强被监护人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还要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注意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加快课程建设,充分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增强教育的固有“魅力”。再有,学校应优化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切实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3.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首先,要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律环境。其次,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促进城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由于社会、家庭及学校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既需要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关爱,是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编辑:杨迪)

江苏常州市中小学生乐享免费假日“运动大餐”

日前,江苏省常州市组织开展了阳光体育夏令营,活动项目达三四十个,营地有78个,全市学生可就近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参与活动的学生达数万名。常州市采用的方式是政府搭台,社会支持,学生和家长可免费参与。为确保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常州市教育局每年都会将数万份暑期青少年阳光体育夏令营活动指南免费分发到全市中小学,指南里详细介绍了各营地的具体安排、详细地址和开放时间等,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夏令营活动,还可以就近理性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

通过数年的探索、尝试、改革,常州市教育局构建了学校参与、社会支持、企业资助三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多方形成合力,打造优势互补、共享资源的学生体育运动开展格局。使学期与假期体育锻炼做到了“无缝对接”,满足了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实现了孩子体育运动的“营养均衡”,也使学校体育的完整性、持续性、一贯性得到充分体现。

为了让运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学校体育、家庭体育与社区体育相互结合,该市教育局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营地教练邵正强向记者介绍:“场地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会进一步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整体规划,确保孩子的运动和社区居民的运动都能协调有序、安全规范进行。”

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