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谈新形势下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 投稿图伦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453次
  • 评分4
  • 76
  • 0

◇湖北省监利县大垸管理区流港中学 姚俊玲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135-01

笔者是一位普通中学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三十年,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让人刻骨铭心,尤其是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下面就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真诚关爱,放飞留守儿童的希望

教育工作中,爱是基础,在对留守生的管理中,爱更是关键。这些留守生在家缺乏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的爱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溺爱。所以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他们,了解他们的愿望,理解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慢慢地信任你,服从你,从而把他们引到正道上来。

2001年,笔者担任初二(2)班的班主任,班上的李某同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突然变得萎靡不振,心事重重。笔者多次找他谈话,关心他的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的情况,用真情打动他,终于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位女生,也知道早恋的诸多害处,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笔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若不妥善解决,可能会对这位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在反复思考后,决定向女生和她的家长寻求帮助,同意他们先以一般同学关系交往,几年后若能考上重点大学,再正式交往。李某吃了定心丸,学习更加刻苦,200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荆州中学。几年后又考上了武汉大学。2010年当他们步入婚姻殿堂时,笔者应邀参加他们的婚礼,他们亲切地喊我姚妈妈。

“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会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学生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学生”变成“问题学生”。笔者曾经教过一位特殊的学生,每天早晚都是七十多岁的奶奶接送,一整天不离开座位,也不上厕所,后来还发现他不与任何人说话和玩耍,表情呆板,双目无神,从来不笑。面对诸多疑问,笔者走访了他的奶奶。事情原来是这样:孩子出生不到两个月,他的父母就离婚了,从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奶奶辛苦把他拉扯大,使得这孩子心事重,性格孤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得知这种情况后,笔者想帮帮他,于是把五十二个学生按性格和兴趣的不同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到人,责任到人:早晚回家由同学护送课间休息同学们陪他玩,和他一起上厕所。食堂吃饭大家一起去,帮他打饭拿筷子。这些举措让孩子逐渐开朗起来了。

二、理解宽容,促进留守儿童的进步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理想和尊严,他们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各种权利,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这些留守生比别的学生更敏感、更脆弱,他们经常用“漠视一切”的态度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平常不愿与人交往,但如果有人无意触犯到他自身的利益,他们会立刻变得蛮横起来,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教师要多与他们谈心,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及他们的爱好,经常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2008年,笔者接任初三(5)班班主任,班级有个叫成某的同学,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管教,养成了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又调皮捣蛋的习惯,但他又很聪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肯定他的优点,指出缺点,并强调只要他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安心学习,一定会有出息。在生活上,经常帮他洗脏衣服,生病时给他拿药。笔者的付出感动了他,他慢慢改掉了那些不良习惯,最后以549分的成绩考入了县重点中学。

三、悉心呵护,增强留守儿童战胜困难的信心

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情况。认真分析“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留守学生”辅导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记载。教师可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班级有个叫田某的同学,自控能力较差,学习不是很自觉。为此,笔者全面“跟踪”他的学习情况。上课、作业、课堂纪律等方面,随时发现,随时提醒,全面“跟踪”教育辅导,直到他的成绩稳步上升。作为班主任老师,笔者“跟踪”他们的家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向家长汇报,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使之尽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总之,班主任老师要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班级的学习氛围,和谐的班集体,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同学关爱。以班级为单位,号召全班同学都来关爱留守学生,给他们送去集体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关怀,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学生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松信.优秀班主任的六项修炼[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