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报业新常态的表现等4则

  • 投稿老猪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321次
  • 评分4
  • 12
  • 0

报业新常态的表现

报纸优势一再受到挑战。我国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数字化阅读极有可能成长为未来的主流阅读方式。

媒体融合强势来袭,纸媒从固步自封变为拥抱新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强势来袭,纸媒纷纷由被动逃避变为主动出击,探索适合互联网的新的表达形式,加速媒体融合进程。

报业主动出击,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报纸利用大数据的资源优势,积极投身数据库建设,逐渐找到互联网和相关产业的结合点。深层次的报业改革推进、转型升级,为报业新一轮繁荣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双管齐下,各报社陆续开通微博、微信,进而打造手机客户端和“掌上”产品,借力新媒体公司的商业化运作,专门的新媒体中心逐步建立。

微传播开始影响纸媒议题。中国新兴媒体正快速向移动化发展,由此产生的微政务、微电影、微视频构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微时代景观。微传播,抢占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更在舆论监督和议程设置中分得一杯羹。

精英群体出走新媒体。报业的人才流失问题严重,特别是骨干、核心力量的出走,无疑加重了报社的管理成本,影响团队稳定,也让报纸在与新媒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胡晓娟/《青年记者》)

纸媒广告突破之道

要自信。纸媒有责任有能力帮助大众树立清晰观点,并且系统化、明确化。纸媒拥有众多资深的记者,可以挖掘出受众更喜爱、更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编写出受众最爱浏览的更新、更美的图片和文章。因此,直至2014 年,几乎所有大品牌每一轮广告投放都会在中国所有权威报纸上做一遍,可见报纸的地位仍是非常重要的。

走整合营销之路,线上线下结合。对于企业来说,他们不单要通过广告追求知名度,而且希望借助报社的智力资源和对读者较强的亲和力,通过各种活动来塑造、提升企业、产品的品牌形象。因此在为广告主提供服务时,不应将眼光仅仅局限于广告版面的销售上,还可以适当进行各种广告或公关活动的策划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进行产业延伸,介质策动。新的市场格局下,报业广告要想留住和发展广告主,多介质联动是一着妙棋。比如房地产广告的链条,就可以延伸到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营销、二手房中介、家居建材用品团购等多个环节,可以整合的媒体平台也随之延伸到网络、户外、楼宇电视、公交车体、手机报、DM 等。

打造接地气的APP。纸媒打造的APP 一定要充分利用报纸的某些专版的优势,比如利用教育、旅游、健康、汽车、育儿等专版打造报纸教育社区APP、旅游社区APP。纸媒要用APP 进行数据营销,就要把握用户的共性需求,打造在细分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陈国权/《中国记者》)

全媒体时代媒体品牌的构建与经营

融合新旧媒体,提升分享平台效应。在全媒体时代,“竞争、合作、共赢”成为媒体发展的主题。由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所以可以实现相互联合、相互利用,以优势互补的形式形成分享平台效应,从而拉近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实现媒体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多元化运营手段,深入挖掘全媒体市场价值。在全媒体时代,要想使媒体的品牌获得提升,就必须把品牌的核心价值融入到营销活动中,让消费者在营销活动中感受到品牌的核心价值,进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从营销的角度上来讲,媒体品牌的营销活动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在以网络资源为主导的同时,还要在手机客户端、平面纸媒以及门户网站等多个端口进行投放活动,其宣传渠道要包含多种媒体形态。除此之外,还需要举办许多跨行业性质的活动,开创全媒体联动传播,增加外部垂直媒体合作进行宣传,以此来吸引市场消费者。

(闫焓/《今传媒》)

党报重建受众联系的五个步骤

机制:适应变化,优化部门设置;加大投入,倾斜采编一线。记者稿分标准可向重点稿倾斜,鼓励记者“走转改”,多写有影响的重点稿,多去现场做实地采访。

用人: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改变采编人员的年龄结构,吸纳有都市类媒体工作经验者。同时,要加强培训交流,提升业务素质。可针对重大政策专门邀请专家做辅导报告,还可以邀请专家讲解网络传播规律,提高和提升全体采编人员对网络传播的认识和把握。

内容:具有国际视野,才能彰显大报风范。应主动出击国际大事件,组织跨国大采访,与国际大腕增多联系。要高举“新闻立报”的大旗,从提高报道质量入手,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大幅度创新报纸传播内容和形式。

版面:细分受众,推出多个周刊,开辟专栏,打造品牌记者。活动:充分利用党报自身优势,深挖资源,通过积极参与竞争的方式服务受众群;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群体举办不同的特色活动,通过活动重新建立与受众之间的联系。有了与受众之间的联系,纸媒的影响力也自然得到重塑。

(朱建华/《中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