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阅读时代下的转发行为浅析

  • 投稿clar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219次
  • 评分4
  • 85
  • 0

○王 旭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浏览信息的耐心大幅下降,如今的信息为配合社会的快节奏多呈现简短、浅显的形式,人们无需做太多思考,简单浏览即可求得信息大意。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这些编码简洁的信息仍就不愿投入过多精力,通常缺乏耐心浏览,更有甚者完全不进行阅读,仅仅为了转发而转发。针对此种行为,本文运用心理学及传播学知识,指出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浅阅读 转发 分享 社交

一、浅阅读时代的转发行为

浅阅读时代,一方面指快餐文化背景下,面对各种信息爆炸,人们习惯了不求甚解式的浏览信息。另一方面指媒介机构为了达到传播效果,获得受众,在制作信息时有意进行最简化编码,以便人们有耐心浏览整条信息。例如新浪微博上的内容有字符限制,汉字限定在140个,英文限定在280个,而微信语音又有60秒的限制等,媒介从形式上对信息内容进行了一定限制,体现了其编码最简化的原则。人们的阅读习惯与媒介机构的利益需求相互作用,导致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浅阅读”的状态。

信息传播者在制作信息时力求编码的最简形式,按常理来说,信息接收者理应能够就自己所关注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读完,从而掌握信息内容,但当下人们盲目追求海量信息,面对热门消息,不经思考盲目转发,更有甚者在不清楚信息内容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分享或转发,他们并不是为了追求信息内容本身,只是乐在“信息转发”的快乐之中,沉浸在“跟风转发”的享受之中。符号已失去了意义,传播的信息越多,意义越少。鲍德里亚在《媒体意义的内爆》一文中指出,由于符号和信息的激增,原本的意义相互抵消,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变为乱码,从而导致意义的崩塌。

二、浅阅读时代人们热衷转发的原因

1、满足个体的需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每个个体都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以这种需求为出发点来接触媒介,从而使需求得到满足。微信朋友圈中的转发、微博中的信息分享等形式满足了受众一定的需求。

满足自我。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普遍具有虚荣心理,受这种虚荣心理驱使,人们会借助一定的信息转发、信息评论等增加自己的粉丝数量,从而得到更多看客的注意力,以彰显自己广泛的交际圈。不可否认,注意力在当今社会交际中的重要性如同金钱在经济中的地位,人们渴求注意力。正是由于这种心理,一些人只是将信息转发作为工具,对于信息内涵则予以忽略,他们只是想凭借信息符号赚取一定的注意力,以赢得声望。关注度高、粉丝数量多的优势虚伪地满足了这些人对于所谓“意见领袖”头衔的渴望,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成为朋友圈中的热点人物,他们很欣然地接受这种成为焦点的感觉,并且一直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凸显个性。每个人的微博、微信都会有不一样的侧重点,不同的关注面。就形式而言,有些人喜欢发文字,另一些人喜欢分享图片,当然也不乏既热衷于图片又热衷于文字的;就内容而言,有人执着于分享搞笑幽默的段子,有人则喜欢具有哲理意义的人生感悟,还有人沉迷于各类减肥瘦身的信息等等,不一而足。就喜欢做饭、对美食很感兴趣的人来说,他们会给自己贴上某私房菜或某吃货这一类的标签,不言而喻,这类人在朋友圈中发表的信息以各类美食为主。这正是他们彰显个性的一种手段。

积极分享。有些人会善意地把美好的事物分享给大家。这些人通常在浏览完信息之后会进行一定的筛选,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自觉摒弃那些枯燥无聊的信息,这种分享伴随着一定的理性选择,夹杂着阅读者的思考意见,这类读者在转载信息之余,会附带上自己对该信息的评价或是感悟。在积极分享的同时,这部分人对自己的效能得到了确认。所分享的信息内容对他人越有用,他们越是乐在其中。因为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会发觉自己是有价值的,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他们发表的信息将会越来越多,效能感会越来越强,他们对于发表有用的信息乐此不疲。

2、实现与他人的交往

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在社会中总要和他人进行交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交。在微博、微信上与自己信任的他人分享我们所关心的事件、体验、信息和主意等,我们会感到心情愉悦,在沟通和交流中找到自我,在这过程中我们会感到自己是彼此生活的一部分。相对应的缺少必要社交的人通常会感到生活没有目标和快乐。

人们转发信息、点赞等只是为了巩固某种社会关系,以用于弥补现实社群的消失所带来的情感孤独,人们在虚拟网络中所要寻找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信息,而是一种能立即进入另外一批人正在形成的交往关系。通过社交工具维系的人际交往能够补偿我们的情感空窗,例如微博所维持的人际交往属于典型的弱连带关系,而微信则属于强连带关系,二者满足了人们对于不同社交尺度的需求。微博准入门槛较低,只需通过简单的注册即可进入,关注他人时也无需验证,隐私性较差,但这种弱连带关系的社交犹如一张大网,网罗了最大范围的人群,成为群体间连接的纽带,是跨群体传播的“桥梁”,有利于维系广泛的社会关系;而微信是基于手机通讯录和QQ等熟人关系网建立的社交网络,并且在验证时需征得对方同意,信息内容也只针对好友开放,私密性较强,这种社交网络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传播范围较小,且信息内容的重复率较高,但这种社交圈的人群有良好的信任基础,交流的信息内容更有深度,更具私密性,有助于实现良性循环。

3、融入同侪团体

转发信息、点赞等行为有时是出于对自己所在团体的文化认同,寻找属于自己的社区归属感。在同一团体内部,同伴们对于首次出现的信息内容拥有决定权,当某人发表了一则新鲜信息之后,这一信息要么被同伴忽视,要么被同伴接受。如果他和他所传播的信息被团体接受了,他的这一信息将会在团体中扩散,这一信息将不再是他个人的,而是整个团体的。因为传染现象弥漫于整个团体。传染是群体的一大特征,群体内的各种感觉和行动都会带有这种色彩,这种传染特征时刻准备着将个体的变成群体的。

处于同一团体中的人犹如被“全景监狱”这一机制所控制,此处虽然没有设于中央塔楼上的狱卒,但团体内部的相互监督与相互制约构成了这一权利形式,团体中的每个个体既是监督者——所谓的狱卒,又是被监督者——所谓的犯人。他们每个个体都可以“全看到”,群体中的每个人都在接受彼此的监督,而且能够意识到他们不能做任何脱离集体的事情,一旦违背,将会被群体所唾弃。“全看到”及彼此的相互监督是对“犯人”进行改造及规范化的措施,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他正在生产一种新人——监狱居民。这一规训机制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无形的隐秘监视,每个个体都能感到这种看起来无处不在的无个性特征的权威。当朋友圈或微博都在疯狂转发某一信息或同侪团体中的大多数都在对某一信息点赞时,此时的个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转发、点赞,因为群体中的人们都在这么做,这是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受到暗示的结果,同时人们也害怕被孤立,为了避免被孤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或被他人监督到自己异于常人的行为,人们便会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

三、转发行为的弊端

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其著作《传播的偏向》一书中指出,缘于传播媒介本身拥有的物理属性,有些媒介比较适合在时间上纵向传播知识,笨重而耐久的媒介尤其如此,因为这类媒介易于保存,在时间上具有持久性与与连续性,但也因为笨重,它们不便于在空间中移动,所以不适合在空间中横向传播知识;而另一些媒介则适合在空间中横向传播知识,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时,例如莎草纸,但这类媒介不易保存,容易破损,因此不适合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媒介或倚重空间的传播,或倚重时间的传播,这就是传播的偏向性。在某一阶段的历史时期中,它长期使用的媒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的特征。也就是可以说,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①。如今的传播媒介便偏向功利、实用主义。

1、束缚了传播的信息内容及其特征

传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形式决定内容的特质,媒介的形式决定着信息的结构方式与信息内容的清晰度,如今的信息编码者为了吸引注意力,以省时省力原则为指导,将信息呈现为最能抓住眼球的形式,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更是将信息编码的最简原则发挥到极致,以直白通俗的话语方式传递内容,而其中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则全然不见。当前的文化内容呈现出感性、外露、表征的特点,浅阅读、娱乐至上等追求消解了信息的内容、意义及作用。

2、制约着人们的认知结构与思考方式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浏览为主,停留在信息上的时间以秒为计量单位,造就了“一种无法连接任何东西的连词,相反,他把一切都分割开来,成为当代公众话语支离破碎的一种象征”。②浅阅读的浏览方式形成了一种断裂、空洞的世界,瓦解了严肃而理性的公共对话,消弭了“阐释”的思维模式和表达途径。阅读是一项专注严肃的理性活动,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读者的意志力。如今的社会文化充满了浮躁,能够抓住读者眼球的信息多为形式新奇、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人们仅是围观,而不再思考,舍弃了思想,一味追求快感。

3、消解了社会主体的自主性

人作为社会主体,拥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人们应根据自己的理性思维有选择性地读取信息,对于有内涵和深度的信息应停下脚步细细品味,品味其中的深意与哲理,也可联系自己经历做一番思考,从而净化心灵,升华自己;对于调侃性的纯娱乐信息则可一扫而过,看过微笑即可,不必投入太多精力,浪费时间;对于一些垃圾信息即可略过,无需任何停留。人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不能一概而论,毫无差别地对待所有信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②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山西大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