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解读新闻标题中的修辞词汇化

  • 投稿吊炸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701次
  • 评分4
  • 90
  • 0

【摘 要】词汇和修辞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从词汇构成的语言成品中研究各种表达手段和技巧,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新闻标题作为一种语言成品,自然其中也包含着修辞词汇化现象。本文以新闻标题为切入口,分析其修辞词汇化现象,以及对新闻标题制作、新闻写作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实现语言学研究对新闻学写作研究的促进与融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标题 修辞造词 新闻写作

一、释义修辞词汇化

学界对修辞的研究众多,成果也相当显著。通常情况下,修辞现象总是出现在文章、段落之中,至少也要存在于一个句子当中,并和语音、语境紧密结合。其中语境对修辞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修辞上的语境意义,或一语双关,或弦外之音,或增添新的意义等等。但由于某种修辞现象中的语言单位(如某一词汇)被越来越多的沿用,其使用规模不断扩大,使用次数不断增加,逐渐地被人们采用、接纳,这一过程即为修辞现象词汇化,或称之为修辞造词,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交流中为了增强言语的表达效果暂时的修辞现象在经历“暂时借用—常用—固定化—词汇化”这一过程之后,最终固定下来,成为常用、惯用词汇系统中的一员。

修辞现象的词汇化在一般的用语中极为常见,诸如:

⑴美眉(美女、漂亮的女孩);⑵一网情深(一般指由网络而相识、结缘最终深陷情感之网);⑶知本家(指的是成功运用自身的高科技知识创造价值的人)。

本文以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文体中修辞现象词汇化的运用情况。故文中所提及的修辞现象词汇化专指在新闻标题中通过各种修辞方法产生的新词语。

二、新闻标题修辞造词的类型

修辞是对语言的一种创造性运用,修辞现象的词汇大致包括以下三种类型:语音修辞造词、词汇修辞造词、辞格修辞造词。

1、语音修辞造词

语音与修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现代汉语中有不少的修辞表达方式是通过语音来表达效果的。诸如平仄、儿化韵、谐音等贴切地体现了语言节奏美和韵律美,而不少新词语也是从中产生。如:

⑴“撒”手人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新安晚报》2013-04-09)

⑵“闻鸡色变”不如“闻鸡起舞”(《楚天都市报》2013-04-13)

⑶透明才是真正的“照谣镜” (《楚天都市报》2013-04-11)

例子⑴和例子⑵中的“‘撒’手人间”和“闻鸡起舞”所体现的修辞运用的是语音中的重音技巧。读了例⑴新闻标题的后半部分才知道这里的“撒手人间”中的“撒”是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体现了新闻标题的简洁,同时也吸引了读者;例⑵中的“闻鸡起舞”的重点在于“鸡”,此标题写的是在肆虐的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影响下,饲养业应该积极应对而不是忐忑不安。此处一个“鸡”字既指出了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的携带者是鸡,同时也暗指了饲养业。一字表多义,颇具深意和内涵。例子⑶中则是运用了谐音来展示修辞的,“照谣镜”是“照妖镜”的谐音,此处将作者的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2、词语修辞造词

语素组成了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词既能单独成句,表达意义,也能作为造句成分使用。同样,词语也是重要的修辞方式,诸如词语的超常搭配,词语创新,旧词新用,熟语巧用等等,运用得当既能为句子、文章加分,又可以使表达更为准确、生动。很多新词语正是由此产生并长期沿用的。如:

⑴说到伤心处,冯小刚泪奔(《新安晚报》2013-04-13)

⑵(主题)16套房子“被办证”

(副题)房主奔波多年没办到的房产证却被骗子办到了(《新安晚报》2013-04-03)

⑶昔日“一哥”看透成败,不再害怕“打酱油” (《新安晚报》2013-04-09)

例子⑴中的“泪奔”属于词语的超常搭配,“泪”是名词,“奔”是动词,二者搭配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现今比较常用的网络用语。用于表达心情:或伤心,或高兴,或郁闷。事实上,只要是让人激动流泪的场合都可以用该词,使语言生动活泼。例子⑵中的“被办证”这种造词方式常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之中,受限于说话的场合。此处“被办证”既表现了房主的被动,也暗示了记者想要揭露的社会问题。例子⑶中的“打酱油”是如今我们惯用的网络用语,是在时代变迁中的词语新解,相当于网络用语中的“路过”。而具体到上述标题是指前世界游泳冠军张琳没有进入全国赛半决赛,且他本人称已习惯了从世界第一到如今进不了全国赛半决赛的落差。

3、辞格修辞造词

辞格亦称“修辞格”,是指修辞的风格,修辞方式。辞格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运用中创造、积累、总结而来的。如: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反语、仿词等等都是我们惯用的修辞风格。很多新词是在辞格现象演变成词汇现象的过程中产生的。

(1)比喻

比喻的运用能实现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的事物,用具体的想象阐释笼统的事物,从而做到表达的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

⑴人行道一夜现仨“陷阱” (《城市快报》2013-04-15)

⑵委大选开锣 查韦斯“影子”随行(《南方都市报》2013-4-5 )

⑶这边“风声”太紧,挪个窝继续“打游击”(《新安晚报》2013-04-10)

“旧词添新意”是比喻词汇化中的重要一类,例子⑴中的“陷阱”则是无盖下水道隐井的比喻;例⑵中的“影子”是指委内瑞拉最新一届总统选举的执政党候选人尼古拉斯·马杜罗。因此人是前任总统的支持者,故将其比作是查韦斯“影子”;例⑶中的“打游击”指的是汽车站黑头车为躲避检查四处逃窜的不法经营活动。

(2)比拟

比拟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形式。它是通过运用丰富的想象将甲物化为乙物,或者是将物化为人、将人化为物。如:

⑴民营经济要“顶天立地”“铺天盖地” (《新安晚报》2013-04-13)

⑵南京:与安徽省诸市共谱“同城热恋曲” (《新安晚报》2013-04-13)

例子⑴中则是将民营经济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和扶持小微企业的决心、力度;而“热恋”通常是指男女双方热烈地恋爱,将其用于此处是为了突出在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影响下,南京与安徽诸市之间的合作加强,关系密切,像是处于热恋中的情侣。

(3)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的表现事物,而是通过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用另一事物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手法含蓄,寓有深意。不少新词语是借代词汇化而来的。如:

⑴“铁娘子”告别她战斗一生的事业(《南方周末》2013-04-12)

⑵(副题)首上大银幕,王雷拉来女友“一起乐呵”

(主题)“金太郎”10月迎娶李小萌(《新安晚报》2013-04-13)

例⑴是通过人物的惯用别名来代指人物的,即用“铁娘子”代指撒切尔夫人;而例子⑵中借代是用演员王雷所饰演过的角色“金太郎”来代指其本人。这样的借代换名可以引起读者联想,用耳熟能详的指代唤起读者共鸣,从而收到良好表达效果。

(4)夸张

夸张作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它主要是运用夸大的方式来展现事物的特征,以突出其本质。如:

⑴山村小孩爬“天梯”上学(《南方都市报》2013-04-05)

⑵羽泉当歌王,“眼镜”掉了一地 (《城市都市报》2013-04-12 )

⑶板蓝根并非防治“神药”(《城市都市报》2013-04-11)

例子⑴中用“天梯”展现了山区孩子上学之路的高和险;例子⑵中的“‘眼镜’掉了一地”是成语“大跌眼镜”网络化语言的夸张运用,用于此处是为了凸显羽泉在“我是歌手”总决赛中获得冠军的出人意料;同样例子⑶中的“神药”蕴含夸张之意,指出人们在禽流感的特殊时期对药品板蓝根的盲目信赖和哄抢。

辞格造词是产生新词极为重要的一个途径,很多新词语,新意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演化而来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除了单个辞格造词以外,不少词是通过多种辞格的综合运用发生词汇化而逐渐确定下来的。

三、修辞造词对新闻标题制作的作用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受众安心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读题甚至是读词时代悄然而至,因此如何将标题制作得更加吸引眼球,新闻报道如何引起受众更大的阅读兴趣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将修辞造词应用于新闻标题中,不仅提高了新闻标题的制作水平,而且有效地满足了受众的阅读需要,提升了新闻的品质。因而,具有修辞词汇化现象的标题更加具有特色。

1、形象

修辞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可以丰富言语表达的灵活性、色彩性。诸如“泪奔”、“打酱油”、“陷阱”、“打游击”、“同城热恋曲”等等这些词的应用都使新闻标题增色不少,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有修辞词汇化现象的标题更具表现力和渲染力,更能引起共鸣。

2、新颖

新颖是修辞词汇化新闻标题最显著的特征,这与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和创新化的时代发展是相吻合的。修辞是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贴切、准确,而修辞造出的新词满足了现今社会语言的发展,这类词的新鲜、别致能更加细腻、贴切地展现事件和人物。

新闻学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学科,语言学则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虽然二者看上去相差很远,但实际上二者有很多的交叉点。语言是相通的,语言学上的修辞研究,词汇、语音分析都可以应用于新闻写作、新闻标题制作,只要注意把握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准确性等基本特性即可。本文旨在开辟一个视角,从新闻标题中修辞现象的词汇化入手研究修辞造词对新闻写作的意义,从而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新闻学与语言学的融合、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商务印书馆,2005

③李华军等:《汉语修辞学新著》[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④周洪波,《修辞现象的词汇化——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J].《语言文字应用》,1994(1)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