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生物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的“十变”

  • 投稿离歌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554次
  • 评分4
  • 62
  • 0
  2014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难度适中,稳中有变,有效避开了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等应试模式。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等四项能力。必修部分考查的重点仍是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生物与环境四部分主干知识。2014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也有很多新变化,究竟“变”在何处呢?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变化之一:重视考查基本能力。如31题第(2)小题: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3/64)。本题考查了考生应用遗传规律进行计算的能力。近几年的安徽高考题理综生物很少考查此类计算题。本题不仅考查了计算,而且考查的是子二代的遗传概率的计算,可以用分枝法,也可以用概率法。
  如果考生沉着计算,答案是不难得出的。但本题是理综试卷最后一题中的一个小题,很多考生可能会由于时间紧迫而放弃看似复杂的这一题目的作答,而得不到分。
  变化之二:素材情境真实新颖。如第4题选择题,以某种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显微照片为背景对减数分裂进行考查,通过各个时期照片的比较,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间接考查有丝分裂的知识。再如,选择题第6题利用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条件反射的建立,在没有任何图表的情况下,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对反射、反射弧以及分级调节的理解。
  变化之三:问题设置梯度明显。尤其是主观题的设置有梯度,能兼顾到不同层次的考生,体现了面向全体考生的新课程理念。如29题第Ⅰ题第(2)小题考查二氧化碳跨膜层数;29题第Ⅱ题第(2)小题考查样方法、竞争关系;第(4)小题考查刚果红染色法等都是基础题,考生基本都能答出来。有些问题,学生只要稍加思考才能答出来,但个别问题难以应答,如29题第Ⅱ题第(2)小题最后一个问题的作答(解析见变化之六)。这样就给成绩较好的学生以提高成绩的机会,拉开差距,以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也就是说生物试题想得零分不容易,想得高分也不容易。
  变化之四:设问方式灵活多样。如29题第Ⅱ题第(2)小题的第一个小问题的作答:同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该题虽然是想考查生物多样性,但从题干形式上看并不明显。再如第30题的第(1)小题: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胰岛A、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不同)。本题考查了同种神经递质对两种不同的细胞效应不同,根本原因在于靶细胞上受体不同。本题实际是对考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也是较难的一个问题。
  变化之五:题干信息明显减少。2014年的理综生物试题改变了以往非选择题的长题干形式,题干都是简单的一句话,如第29题第Ⅰ题: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与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29题第Ⅱ题: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第30题:胰岛细胞的内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第31题: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试题的题干短,减少了阅读量,让考生心情放松,更容易入题,保障了考生在最后有一定时间解答生物试题。但题干的信息量减少,想从题干中找信息就有点困难了,这种考查形式反而更能体现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变化之六:突破常规考查创新。试题素材整体上感觉熟悉,似曾相识,题目看似简单,容易切入,但要准确回答出问题,想得高分却不容易。例如29题第Ⅱ题第(2)小题的作答: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两种玉米螟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生殖隔离)。考生看到“性信息素”很容易就想到信息传递,因为有关键词“两种”,考生容易从信息传递的具体作用方面入手答题,而把答案写成:调节生态系统的种间关系或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而失分。正确的分析应该是:关键词“两种”、“不同的性信息素”综合考虑。性信息素是一种化学信息,在玉米螟的繁殖季节,用来吸引异性前来交配,从而完成繁育后代任务的。不同的性信息素不能被另一物种所识别,只能被同种生物的异性个体所识别,因此不同物种之间不会发生基因交流,也就是说存在着生殖隔离。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生殖隔离。该题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考查方式与考生的认知习惯和常规思维方式存在偏差,导致部分试题难度增大。这种试题呈现形式改变的启迪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依靠机械训练固化题型、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
  变化之七:有效避免死记硬背。例如29题第Ⅱ题第(2)小题的作答: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两种玉米螟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生殖隔离)(解析同上);再如第31题的第(1)小题: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a基因纯合,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缺失),导致香味物质积累。教材中认为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有两种情况:①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血红蛋白正常与否影响红细胞的形态,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功能;②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病例。如果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答题,答案可能写成相关酶不能合成,而正确答案是酶功能缺失导致香味物质积累。本题是考查学生的逆向(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该题其实是有信息可循的,关键词“导致香味物质积累”中的“积累”,因此答案的关键是“a基因纯合,某种酶缺失”。这一题也很好地说明了课本上的知识要记,但不能死记硬背,要灵活运用,更不能把教材上的内容直接拿来作为答案。高考试题具有选拔性,有思维量,生物并不是“背背书”就能得高分。
  变化之八:图表信息前重后轻。选择题图表信息增多,非选择题图表信息减少。选择题以往(2009~2013年)都是2个图表题,今年是4个图表题,分别是第2、3、4、5题;非选择题图表信息减少,29题第Ⅰ小题一个图表。30题一个数据表格:血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表格来源于教材必修3课后习题P11拓展题的表格;31题一个坐标图来源于必修2习题P13性状数量柱形图。正因为第30题的表格和第31题的柱形图都是课后习题上的内容,所以复习时不能脱离课本,反而更应该重视课本,包括课后习题都应该认真研读。
  变化之九:知识考查角度转变。以往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多数考查的是光照强度这一因素,但2014年考查的是光质(红光和蓝光),也就是教材中提到的光的成分这一因素。光照强度、光的成分、光照时间都属于光照因素的范围,仍然是在考纲要求范围内。关于减数分裂的考查,往年考查的形式多是不同时期模式图,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或者是坐标曲线图,比较染色体或DNA或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2014年以真实的显微照片识图的形式考查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变化之十:选修必修有机整合。选修内容的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知识点分别融合在29(刚果红染色考查培养基对微生物在选择作用、酶活力的考查)、30(基因工程相关内容)、31(细胞工程相关内容)三个非选择题中考查,改变了以往单独出题考查选修内容的模式,其中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内容也是必修和选修都有的内容。生物学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整合在一起考查,考查考生是否把握了生物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否形成了知识网络,也是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高考试题是教学的风向标,随着高考试题考查形式的改变,必然要求高中生物复习策略的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高中教师一方面要认真研读《生物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领会其中的内涵;另一方面更要仔细分析每一道高考试题,发现每年高考试题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命题的思路和方向,紧跟高考的步伐,才能使考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