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视觉传达专业教育中的社会责任问题

  • 投稿陈书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58次
  • 评分4
  • 30
  • 0

吴西Wu Xi

在带领学生出外进行设计考察的路上,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和我探讨他在课余进行实习工作的心得体会。从这个学生在公司做的一些设计成品看,他的作品风格成熟,设计手法熟练,他提出:“平面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在符合客户要求的大前提下,做出符合中国现阶段人民大众审美水平的作品。因为最大程度地贴合受众的审美水平,就能得到最广泛的接受与认可,就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客户的要求与利益。”我就他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普遍认为文学作品具有提高社会大众文学素养的能力与责任,那么平面美学是不是也有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艺术素养的能力与责任呢?”

这个问题随之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今天,在高校大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该教授学生平面设计师应具有的哪些理论、技能、设计素养和社会工作的责任心,应该为中国社会培养怎样的艺术设计人才?我们在侧重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是不是对一些思想理论教育有些丢失呢?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

1.何为应用型人才

大学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多种多样,但大体我们能将他们划分为两大类,即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社会需要探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和探究真理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能运用真理,运用已经探究出的科学技术理论,将之应用到实践,为社会创造出产值利润的应用型人才。这两种人才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并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也有一些人认为,应用型人才不具备理论型人才的一些能力,他们“只有实践,没有理论”。事实是,理论实践互相促进。我们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在他们的实践过程中应用已知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创新,为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研发的素材,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实际推动作用的人才。也就是既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又具有基本理论素养的人才。

2.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高速发展,大学扩招、就业饱和与人才竞争市场化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就业难不仅是学生的问题、学校的问题,更是各学科的培养方案中各部分的比例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用过多考虑教育的历史方式。而是要面向21世纪,借鉴好的模式,只要对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有利,我们就“拿来”。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我们都要做到取其精华,兼容并包。

众多独立学院的设计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吸取国内外办学的成功经验,力求将本专业办成能培养出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具有实践动手能力优势,适应社会发展的设计人才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开设各类实习实践课程,开阔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审美视野。校内配备设计研发中心,方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际接触商业设计,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尽量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了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社会实践。很多学生的社会实践作品无论从设计、审美、创意还是制作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

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培养方式还不完善,出现了本文一开始我所提出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领域,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比重到底应如何分配?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一些思想理论教育?与传统的学术型设计人才培养相比,我们还有哪些需要借鉴,或值得保留并发展的教学方法?在短短的四年大学生涯中,我们到底应在设计心理与设计能力上如何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怎样的设计人才?我们培养的平面设计师应具有哪些社会责任感?

二、平面设计师的责任问题

1、平面设计师应担负的基本设计责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最先让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基本设计责任,即什么是平面设计以及平面设计在社会中的基本功能。这种学习认识不应该是肤浅的。

平面设计是对人类商业社会中各种信息载体的一种艺术化设计。它的基本设计要求首先就是传递信息,完成它所承载的信息传播的责任。基于这一点我们说平面设计师最基本的设计责任就是运用设计的方式,将需要公众注意或记住的信息点,用最简单、有说服力、艺术化的方式最大范围地传播出去。有句话说,“设计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设计师不是纯艺术家,也不是商人。而是要将美学与商业目的进行最有效的结合去创作作品。设计是美丽的舞蹈,但戴上了商业服务目的的镣铐。在满足这两点的同时,还要带上每一个设计师的良知,在博爱社会的人文思想指导之下做设计。

2、平面设计师应担负的设计责任的更深层含义

设计师对人类和社会应有一份悲天悯人的大爱精神。除了设计的基本功能之外,我们还要不断挖掘平面设计更深层次的设计意义。平面设计还有可以引导公众的审美倾向、提高公众的美学素养、提高受众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的功能。

在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学生提出的观点是,平面设计是为了社会经济用途服务的商品。平面设计的成功与否受经济结果制约,能够实现经济价值就是好的设计。设计要贴合大众审美,大众对适应他自身审美水平的设计作品最喜闻乐见。接受程度越高的作品,传播效果也就越好,最大程度上完成了广告主的要求,满足了其利益,这就是好的设计。

的确,最有效的传播是我们要追求的。他的观点只是反映出了平面广告的传达职能,满足了平面设计的商业责任。但作为设计师,我们的思想不应只停留在平面设计创造出的经济利益和价值这个层面。我国现阶段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迅速上升的时代。“设计”被普遍叫做“商业设计”,在其市场价值被实现的过程中,必然受经济规律制约,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但作为植根于经济基础的艺术设计,也具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特性与职责。设计师创造的既是“设计”,也是“艺术”。既然是“艺术”,必然具有“艺术”的特性。“艺术设计”师要见人所不见,想人所还未想,一直保持艺术创新的精神与活力。并且传播美,以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为己任。

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生活中还较为缺少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对于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各种美术馆的大型展览。这个普及渠道固然好,但由于需要受众花费特定的时间和不菲的门票,并不能成为我国人民最广泛的接受艺术熏陶的途径。而平面设计作品则不同,与艺术展览相比,它免费、便捷、覆盖面广,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地方或很短的时间内就将美学价值观进行了普及。比如商场的POP广告,在顾客挑选商品购物的同时,只要扫一眼,几秒钟的时间,POP广告就将作品中包含的美学观感传达了出去。再比如车站灯箱广告,既给等车的行人消磨了时间也传达了信息和美。路边的大型广告牌也是一样的功用。平面设计作品在人们生活中的覆盖其实最广,小到人与人交往中互递的名片,喝水的纸杯,大到铺满整个楼体的宣传海报。人的衣食住行中所浸满的这些平面设计作品,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审美观念。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在学习期间最应该做的不仅是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设计师的艺术水平高了,才能促进和催化出高水平的受众。

最后,设计师还要想到设计的人文价值和民族价值。提高我国国民的审美能力是平面设计的对内职能。对外还有在国际交往中将中国上下五千年丰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审美传播出去的职责。西方现代主义受东方风格的影响产生并影响世界。但被西方人最大范围接受的东方艺术是日本的“浮世绘”绘画风格。追根溯源,日本的“浮世绘”是受唐代绘画风格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在世界艺术和现代设计的理念里,中国文化元素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我国的平面设计也是如此,起步晚,时间短,亟待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平面设计需要我们的设计师去创造,并传达给世界。这种传达依靠的是每一件设计作品、每一个设计师不断地实实在在地去创造、去实现。我们所要教会的就是我们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与艺术遗产的了解与重视,教会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这份热爱在他们离校后的设计生涯里会变成一种动力,一种为国家、为民族腾飞而设计的动力。

三、结语

我们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虽然较之传统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在理论培养的时间上有所减少,但是增加了应用理论的实践时间,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以促进学生的成长。理论与实践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作为教师,应该时刻认识到对学生思想培养的重要性,对学生设计理念、技术技能双向培养的重要性。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引领他们成为既具有博爱的人文思想和正确的设计理念又具有设计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

吴西: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教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