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班主任管理论文范文,班主任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班为家感受爱的教化——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

  • 投稿梁千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359次
  • 评分4
  • 66
  • 0

复旦大学中文系 高琬鑫

中图分类号院G62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671-0568渊2014冤30-0009-02

提及学生的教育,最先联想到的词汇往往是学校,而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班级的建设自然就成为了学校教育园地的重中之重。班级建设究竟朝向何方,新课程明确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家”是最能够带给我们亲近感觉的字眼,让班级变成学生的家,实际上它倡导的是让学生在一个自由、温馨、踏实的环境下,愉快地成长,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各个班级文化的建设,以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往往处于叛逆期,敏感好动,更需要通过自然、无形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是高中教学不可被忽视的重点,值得教师们去深入地挖掘和探究。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作为动词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是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主要是通过精神领域对人的影响,从而引导他的发展。即使是一个没有在学校里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只要他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会经历一个“文化化”的过程,形成其独立的性格习惯,包括是非善恶等道德观念,因此,很多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定义,“人就是文化动物”。

学生的身份,注定了他们的“文化化”的过程主要在班级中完成,班级文化就是指围绕着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等的集合体。班级文化直接而隐性的影响力,决定着它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元素,虽然它不会直接作用于教学,也没有显性、客观的指标去衡量它的成果,但它本身就是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的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促成学生健康身心和优良品格的养成,并形成集体效应,带动一些消极或落后的学生,从而辅助学生们以更积极、正确的姿态,投身于学生的主要任务当中,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教育目标的达成。相反,不良的班级文化往往会扩大一些学生本身的负面元素,无益于积极向上的人格养成,也不会为教育教学的开展起到驱动作用,为学生的成才带来了隐患。

二、教育对象的独特性

在汉语中,文化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有人才有文化。新课程所倡导的班级文化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因此,要建设高中的班级文化,首先要了解作为这一教化对象的人群,即高中学生有什么样的特点,从而对症下药,针对他们自身的需求与成才的需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高中生整体的可塑性很强,但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又须慎重。

1.高中生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的教育阶段,他们直面高考的压力,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加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的说教、习惯性地引导学生将高考视作决定人生的唯一契机,使高中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无形中加重了他们在校接受文化课教育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积极性不高。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除却一些班级干部,往往很难调动其他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论是班级板报等“硬件”的打造,还是一些不定期的班级活动,总是固定的几个身影,集体活动往往演变成几位学生的展示平台,而其他成员即便心有余力,也会惯性地将自己置身于班级活动和建设之外,形成恶性循环。

2.高中生的生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还处于形成之中,思想活跃,对周围的事物极为敏感,不可马虎对待。而当下大多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使孩子的个性极强,不太习惯群体性的协作,不易形成班级凝聚力。加之各种传播媒介的更新普及,已经拥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高中生,往往会通过课堂外的很多其他途径接受社会世事,呈现早熟的特点,在对其进行引导时,更需谨慎待之。

3.高中不同于小学、中学的另一个关键质素,就是学生分层明显,最基本的分层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实验班等班级的设立,使班级之间的生源质量出现差距,对于那些未进入实验班的学生来说,其本身对于自己所在班级的评价就很难达到预期,不易于调动他们建设的热情。而在班级内部,学生往往以成绩的分布情况结成小团体,因而不利于整体的沟通、交流。除去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外,高中生的心智已经渐渐与社会接轨,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习惯的差异,性格的个性化,以及彼此之间存在的利益竞争,尤其是一些家庭环境、背景方面的影响是极为直接的,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之间出现分化的要素之一,而且这种隔阂往往会对高中生的心理产生比较深重的影响,不易抚平,从而极大地削弱了班级集体的向心力。

4.高中生独特的心理认知也在影响着他们对班级的定位。高中阶段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成果格外关注,总是注重单向灌输,强调学生对老师、对教学计划的服从,以应对高考的挑战。老师们也习惯“把加强班级的管理活动作为解决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段。”教师也很容易成为权力的中心,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个体感受、生命情感被忽视,他们会很自然地将班级视作一个管理机构,而自己是处于这个管理机构的最底层,只需被动地服从老师,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就很难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真正的建设性。

三、班级文化的构建要素

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终极关怀,既然要将班级构建成学生的家园,就要为学生营造出家的氛围,充盈其间的文化,就要真正贴近学生的身心,迎合学生的需求,伴随着他们的律动,以自然的方式将学生笼络其间,关怀他们的成长。针对这一文化对象的特点,如何来构建如家一般的班级文化?

1.班级建设的核心领导者——班主任应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要正视升学的压力,不可一味只关注文化课的成绩分布,要认识到:只有良好的班级文化,才能带来优异的学习成果,它是教育教学的助跑器。而且“班主任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环境,是通过班级文化影响学生的”,班主任自身要将班级文化的建设放在心上、提上日程,与学生的文化课教学要齐头并进。当然,仅仅提升、重视仍然不够,还要注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途径。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班级文化的营造也要从爱心出发,调动起学生对班级这个大家庭的爱,从而凝成和谐有爱的班级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要调动高中生建设班级文化的积极性,还要找到恰当的切入口。这与小学生的班级文化建设不同,后者偏重趣味性,主题简单而易懂;高中班级的文化建设,要更富于深意,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会对他们产生实质性的积极影响。马斯洛指出: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它是个体行为的一种内在原因,伴随着人的成长发育,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需要。其中,最基本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更深层次就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实际上,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尤其是课业负担比较重的高中生,班级几乎成为了他们一天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他们对这一场所祈盼的归属感也就更为强烈。心理学家就指出,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作为切入口,发挥出班级群体的归属效应,凝成一体,形成合力,就意味着已经向家园的营造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归属感是建立在认同感基础之上的,学生能否接受这个班级,取决于他所在的班级能否按照他的理想发展,能否实现该生为自己设定的班级形象,而且这一形象一定是以学生对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或待遇为重心的,归根结底,也就是在班级文化的建设、形成的过程中,学生对自我作用的发挥、自我价值的感知、自我受到的待遇,以及得到的收获,是否满足了预期。正如心理学家所强调的,青少年有很强的归属心理,倾向于寻找能确定自我价值的组织,只有在班级文化中凸显出了这一学生的价值,它的氛围才会真正渗入学生的脑海,使他们在认同的满足中,得到一种支持的力量,并沿着文化导向积极踊跃,继续迈进。

3.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从表面上看,高中生在班级建设中的表现欲望不如其他教育阶段的学生强烈,实际上正因为高中对于文化课学习的强调,学生才会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排名分布如此地介意和关注,昭示出高中生对自身的表现欲望仍很强烈,只是焦点更为单一。因此,在班级“硬文化”的建设中,教师就要注意挖掘学生对这一领域的表现欲,因为物质文化的建设是可看、可感、可触的形式,也是最为直观的展示平台,教室里的一切都是教材,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高中班级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一定要致力于扩大参与学生的广度。例如,表彰板的设计,不要以成绩的优劣来作为能否荣登板报的依据,而是以每位学生自己心中的目标为标准。出于对敏感心理的保护,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目标,以书面的、隐蔽的形式告知老师,这里的目标不要单纯地限定在文化课的学习领域,还可以囊括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体育才艺的进步,甚至于人际关系的发展,只要是健康向上的期望,都可以纳入目标定立的范畴,从而使许多学习上不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也能在进步的行列里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实现了自身定立的目标,都可以在表彰板上榜上有名,让墙壁会说话,而且是说出每个学生都想听的话,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够感知到自己是这个家庭值得为之骄傲的一份子,是被这个家庭所接收、肯定的一份子,这种肯定和支持的力量,势必会推动学生去追求更多的心理满足,去获得更大的进步,而他们对班级的喜爱,也会伴随着心里的满足而越来越浓厚。这样,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就凝聚成班级的向心力,保证了学生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4.仅仅让学生对班级有一种融合的感情归属,并不是我们的终点,营造团结、有凝聚力的班级文化,目的是要班级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带动他的每一个“家人”一同进步。因此,就要凸显学生对班级的贡献,确切地说,应该让学生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生众多的班级,学生各自的家庭情况不同,心理状况复杂,每个人的需求也相异,如果没有班级的纪律、班风等制度的约束,单靠每个学生的认同与自发的维护,往往很难顺利地前行。之所以要首先强调物质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在班级找到家的归属,是因为班级制度的设立一定要学生亲力亲为,只有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才会形成主体意识,在制定班纪班规时,学生不再把它看作是束缚、管制自己的教条律令或者是一提而过的“空头文书”,而是为了自身以及班级的进步,制造、传播的正能量。从这种主体意识出发,班级学生经过充分讨论而后形成的制度方案,实际上是学生们主动对自己施加的一种监督和鞭策,即便它们不像图书角、黑板报那样显性,但它作为一种隐形的文化力量,也在发挥着班级群体的塑造功能,潜移默化间便孕育出了优秀的社会人才。

“班兴我荣,班落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简单的16字标语,却透露出了学生对班级的情感,对班级的责任,这样的心声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中对每一个学生的爱护与尊重,营造出一个有爱的班级、有爱的家。在新课标、新课程不断将教育教学提升到新的台阶的同时,高中班级的文化建设也站在了全新的起跑线,为课改助跑,让学生在“家”的温馨感召下,自由、全面地发展,成长为适应祖国需要,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人才。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