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引导学生感受《散步》一文的人性美

  • 投稿味精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42次
  • 评分4
  • 95
  • 0

◇湖北省公安县夹竹园初级中学 谢代琼

摘要:教师教学《散步》一文时,应该把握课文的审美阅读,充分挖掘课文丰富的情感内涵,在教学中善于讲究策略,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让自己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作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从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求真正实现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融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散步;审美阅读;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107-01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意境创设是情感激发的前奏。对于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创设引起情感共鸣的良好氛围,才能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对生活的热爱,感受语文的魅力,才有可能使文章的情感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并发挥其丰富的文化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做到“润物细无声”。

初中语文课本中不乏体现人文美性的文章,但是,有关于亲情、孝悌传统美德的文学作品却并不多见。其中,最弥足珍贵的一篇,笔者认为当数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这篇清新优美、情感温馨的散文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焕发出亮丽多彩的人性美,是一篇可以用来培养情感价值的典范作品。那么,如何利用《散步》的教学,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巧妙地完美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呢?笔者结合个人教学中的尝试谈一些策略和体会。

一、再现课文画面,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流淌的母子之情、父子之情及祖孙之情呢。如果单纯地让多媒体展示几幅天伦之乐的画面,播放几首感恩的歌曲,学生在课堂上当场可能会有感悟,但是课堂结束,这种亲情的感觉就会荡然无存,课堂上营造的那种温馨的氛围会淹没在平时的琐碎小事中,并不能很好地使学生得到教育。笔者是这样导入的:

大家看一看大屏幕,一起读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篇美文,一篇很美、很精致的散文。我们有三项阅读活动,读一下:理解文章,朗读活动,品味语言。

笔者用形象、优美的语言设计了一段饶有诗意的导入语,并让学生一起朗读出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南方初春一幅幅迷人的画面:“田野”、“新绿”、“菜花”、“鱼塘”无不充满着春天的气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导入有效地“点燃”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并唤起了学生积极的联想。这种“未品其曲,先动其情”的导入方式,一下子就紧紧攫住了学生的心,很快就进入到教师所营造的美妙、和谐、温暖的意境中。

在学生学到“……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话时,学生纷纷质疑,并互相释疑,教师最后把各小组问题理解归纳为两个主问题:为什么这句话中写“我和妻子”背起“很瘦”、“自然不算重的母亲”、“幼小”、“自然也轻的儿子”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交给全班讨论,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再读书,再讨论。学生最后认为,这一句话是作者用平实的语言,通过对“我”和妻子的动作、心理描写,刻画出深沉、稳健、有责任感和生活使命感的中年人形象,歌颂一代人传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生正确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也加深了课文主旨的理解。

二、指导课文朗读,激发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和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散步》中,笔者特别注重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互动中加深体验、思考,有所理解和感悟,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特意设计了以下四个活动环节:一是个性阅读、自主感知,精读课文,以一个或几个角度赏析文章之美;二是小组互动、交流合作;三是集体探讨、全面感悟;四是教师点拨、产生共鸣。

在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探究劲头十足;教师借题发挥、归纳出文章的人性美,并且因势利导,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其一,赏作者写景叙事,发乎性情,毫无矫情做作之美——文中祖孙三代散步于春野,和和美美,相亲相爱,作者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朴实的文字中氤氲着浓浓亲情。笔者以此启发学生作文应该表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取向,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其二,学作者选材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之美,促进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作者莫怀戚借“散步”这个题材宣扬了一个伦理原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选择顾老的一头,实行这个原则家庭就会和美。笔者巧妙地利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平时要善于从平凡小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生活真谛,合乎情理地感悟哲理及情感,得到灵魂的洗涤、思想的升华;告诫学生不做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其三,析作者构思之美,启发学生理性思考,学习如何化解生活中的矛盾——《散步》一文叙事线条简单明晰:“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作者却将之写得饶有兴趣,发人深思,让文章尺水兴波,一波三折,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在欣赏构思美的同时,笔者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处处有矛盾,时时有困惑,我们处理矛盾时,应该顾全大局,敬老爱幼,要有责任感;其四,品语言之美,促进情感道德的升华,培养高尚情操——《散步》的语言朴实精美,其独到之处,笔者认为莫过于大词小用、小题大做。教学中,让学生品析这些词句,对感受文章的深意大有裨益。例如,一处是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是“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责任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尤其是结尾处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的世界”。通过品析这些词句,学生品出了“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悟出了一个“孝”字和责任感;教师以此教育学生要讲孝心,对家庭、对社会要有责任心,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并且引导学生学习从个别提升到一般的抽象,产生一种“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识形态。

三、缩短生本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1.联系生活,诗意表达,升华情感。在研读学习《散步》之后,笔者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用一组富有诗意的句子描述生活的片断或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例如:爸爸是我的……,让我……;妈妈是我的……,让我……;家是……让我……。我为爸爸……让他……;我为妈妈……,让她……,我为就家庭……让它……

2.延伸拓展,感恩行动,陶冶情操。

课堂活动:情景表达——“鲜花献给可敬的人”

要求:用“假如我有一束鲜花,我要献给_____。因为他(她)_____”的句式表达来表达感恩。

课外活动:行动在线——倡导学生坚持为家人或者社区里需要帮助的人干力所能及的活儿,并且在日记中写下体验感受。

用这些活动形式,让学生走出文本,身临其境,缩短生本距离,一节枯燥的阅读课上得生动活泼、乐观有趣,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趣味中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散步》一文时,结合文章的内容渗透情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策略、体会,也是在教学中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一点尝试,希望与大家共勉。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