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伪探究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投稿vior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41次
  • 评分4
  • 50
  • 0

何源 黄玉慧 郝倩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主阵地,然而近3年来却一直存在“伪探究题”的情况2012—2014年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共有43道探究题,其中“伪探究题”20道,占46.5%),不能真正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什么会产生“伪探究题”呢?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近3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为研究对象来探讨上述问题。

一、“伪探究题”产生的原因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指出:“探究能力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能力的具体要求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根据探究能力的内涵,我们可以知道,“真探究题”是能够真正考查学生能否对该问题提出自己独到见解、创新观点的题目。而“伪探究题”则与之相反,是不能真正考查学生能否对该问题提出自己独到见解、创新观点的题目,只具探究之名,不具探究之实。

我们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20道“伪探究题”[ 2012年浙江卷第15题、江苏卷第14题、湖北卷第19题、安徽卷第14题第(1)题,201 3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1 1题第(4)题、全国新课标II卷第11题第(4)题、北京卷第20题、山东卷第六题第(一)题第22题、湖南卷第16题、安徽卷第14题、福建卷第15题、江苏卷第14题,2014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1l题第(4)题、全国大纲卷第14题、重庆卷第18题、湖北卷第19题、安徽卷第14题、福建卷第15题、江苏卷第15题、上海卷第12题]进行梳理后,发现这20道题有一个共性,都是针对文本本身内部的问题在发问。这样的问题并不一定就不具有可探究性,决定其是否具有可探究性的根本因素是文本本身是否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如果文本本身在相关问题上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那么针对文本本身设置的问题也就具有可探究性,能够真正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假如命题人让学生探究小说《项链》的主旨是什么,那这就是一道“真探究题”,因为《项链》的主旨存在多元解渎的空间,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观点。而这20道题所依据的文本本身在相关问题上并不存在多元解读的空间。如2013年北京卷的探究题:

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进行具体阐述。

命题人实际上是认可了评论者的看法,认为文本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特点,然后让学生结合文本阐述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一表面上看,这道题是想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探究能力。可是由于文本在这个问题上并不存在多元解读的空间,所以学生的答案如出一辙,没有独到性和创新性可言。这样一来,“谈谈你的理解”的考查探究能力的命题意图就落空了。下面即是学生千篇一律的理解:

学生1:我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因为作者融情于景,将所表达的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因而景物也有了性格情感,从而传递给读者,使人感同身受……

学生2: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所有作者看到的景象皆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客观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从而带给读者独特的艺术感受。国学大师王国维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也。”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学生3:我认为,作家在赏景之时内心是充盈着情感的,而一旦这情感与景物想通,作者便会在绘景之时不经意地把景物赋予他内心的情感,景物便有情了……

二、“伪探究题”的解决办法

通过考察近3年的23道“真探究题”(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1题第(4)题、天津卷第20题、四川卷第17题、辽宁卷第11题第(4)题、江西卷第18题、湖南卷第18题、北京卷第19题、安徽卷第14题第(2)题,2013年天津卷第20题、山东卷第六题第(二)题第22题、重庆卷第17、18题、辽宁卷第11题第(4)题、浙江卷第15题、四川卷第18题,2014年全国新课标II卷第11题第(4)题、天津卷第19题、湖南卷第18题、安徽卷第13题、四川卷第18题、北京卷第21题、山东卷第22题、辽宁卷第11题第(4)题],我们发现针对“伪探究题”可以有两个解决办法。

第一,如果针对文本本身的问题发问,那么文本在相关问题上要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如2012年的全国新课标卷、四川卷、北京卷、安徽卷,2013年的天津卷、重庆卷(第18题)、辽宁卷,2014年的全国新课标II卷、天津卷、安徽卷。探究能力的内涵实际上对命题人所设置的某些问题提出了潜在的隐性要求,就是这些问题本身要具有可探究性。文本本身在相关问题上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就成为命题人针对文本本身提出的问题具有可探究性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观点,我们也才能通过这些问题真正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如2012年安徽卷的探究题:

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决心“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我”是否“放得下”?请谈谈你的理解。

这道题是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探究能力。如果文章中的“我”在是否“放得下”的问题上不存在多元解读空间、只有唯一理解的话,那么学生在作答时就只能回答是或否,这道题就只能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而不能让学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实际情况是文章在这个问题上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能够真正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探究能力,学生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所以命题人也给出了多元化的参考答案。

第二,可就作者在文本中谈到的某个观点、某种做法、某个话题或某个人物让学生谈看法。如2012年的天津卷、辽宁卷、江西卷、湖南卷,2013年的山东卷、重庆卷(第17题)、浙江卷、四川卷,2014年的湖南卷、四川卷、北京卷、山东卷、辽宁卷。这样的问题不是针对文本本身在发问,而是针对从文本中引出的某个观点、话题、人物或某种做法在发问。需要学生在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调动自己个性化的思考和积累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你的理解”“你的看法”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标准化答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独立性。这种从文本中来而又不针对文本本身发问的命题方式,既照顾了题目与文本之间的相关性,又避免了因为文本本身在相关问题上不存在多元解读空间而出现“伪探究”的情况。如2013年山东卷的探究题:

定和追求音乐的经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①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确定目标,并为之付出最大的心力,当会有所收获。②真正追求艺术,应保持单纯的气质和忠诚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③要成事就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④艺术能激发我们的勇气与信心,即使在困难之中,也能给予我们鼓舞与力量。

这道题首先需要学生正确理解定和追求音乐的经历究竟是怎样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淡自己获得的启示。谈启示需要学生具有独特性的个性化的主观因素的介入,不同的学生从一定的经历中获得的启示是不同的,所以命题人给出了具有开放性的参考答案。学生在回答这道题时能够各抒己见,我们就能够通过该题真正地去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成型于2010年左右,至今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但其中依旧存在大量“伪探究题”。希望探究题在第6个年头能真正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能真正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形成探究能力,能真正对培养适应飞速发展、变化无穷的现代社会的公民起到积极作用。

①北京大学中文系等《手机的科技与人文之思——2013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选评(附阅读延伸题作答选评)》,中国书店2013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100081 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100097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