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紫藤萝瀑布》综述:从“读文”到“论世”

  • 投稿丁丁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32次
  • 评分4
  • 54
  • 0

梁茜 胡根林

《紫藤萝瀑布》是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散文。课改之后,语文教材虽经历多种变革,但各种版本教材基本都选编了这一篇目。文章表达了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全文景物描写细腻精美,文字简洁凝练,情感抒发及主旨表达含蓄委婉。这篇写予20世纪80年代的散文,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一首深沉的歌,带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带给人意味深长的思考。

一、文本研读:读出文章的时代背影

学界对于《紫藤萝瀑布》的研渎鉴赏,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修辞特色、主旨的丰富意蕴、审美感受及可供质疑商榷之处。

1.关于修辞特色的鉴赏

较多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紫藤萝瀑布》的修辞之美。有人把词语的选择、句子的配置和修辞格叫做修辞学中的“三驾马车”,王艳从词语、句式及辞格这三个方面来探究宗璞是如何利用修辞来营造散文意境的。她认为,在词语运用方面“文白相间,质朴典雅”,颇具“名媛”风范;句式上,“整句散句交织,参差有致”;辞格上,巧用多种辞格,如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尤其是通感手法的成功运用,成为文章的亮点。

同样研究文本的修辞艺术,在语言方面,有论者注意到了文本“超常的语言搭配””,它主要表现在语义和语法不合逻辑及不遵从语法规则,“但正是这种违常规搭配,使特定语境下的语言更让人为之动容”,并举出了“辉煌”“挑逗”两词的违常规用法来佐证;在句式上,探究了文章长句短句交错运用的特点。

郑承祚则分析了文章语言的含蓄美,认为作者“没有泼墨宣泄内心的情感,用语节制、含蓄”,在回忆“文革”浩劫中紫藤花的不幸遭遇时,虽只是轻轻地带过,却有以少胜多,举重若轻之效。

而徐家吕则认为文章的描写语言“不仅做到了形象、生动,逼真,而且带着独特而含蕴的抒情韵味”,“语言的形式与语言的情韵妙合贴切”。他注意到文章的描写语言,大多用灵隽鲜活的浅语短句,清新隽雅;文章的抒情议论语言,多融汇在描写语言之中,蕴藉含婉、深沉通脱的表达,体现了宗璞文学语言的深厚功力。

2.关于主旨意蕴的探究

对于这篇文章主旨的探究折射出时代变迁的背影,即十年浩劫的结束与新时代的开始。

顾忠安论述了描绘紫藤萝就是在绘时代,写生活。“眼前的紫藤萝是盛世的投影”,认为盛世之下,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元,“如同那片烂漫的紫藤萝,色彩斑斓、芬芳四溢,又多滋多味”。而“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是乱世的缩影”,那颓然倒地的紫藤花架,容易让人联想起“破四旧”的一幕。由此,紫藤萝繁茂或稀疏的花影就成为两个时代、两种生活的不同剪影。

徐家昌则提出,文本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立意的深刻。宗璞“自然地从空间描画转入到时间的回顾,让人在紫藤萝命运的回溯中能感到历史的沧桑。花开花谢连系着人生命运的浮沉,花荣花枯交结着时代社会的兴衰”。紫藤萝成为一个象征,象征生命再生与时代更替,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礼赞,即“抒情主体的心灵之光对自然之象的烛照与感应”,是“身心遭劫后寻求感奋勃兴的精神寄托,是人生在历史沧桑中解脱重负的心灵搏动”。

杨定胜着重探究了文本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他反对“贴标签”式地讲解分析课文,也不赞同简单地从讴歌赞美生命及要坚强勇敢地面对人生挫折两个层面来解读文本的生命内涵。他认为应该关注这样的内容:(1)生命的存在因遭受曲解而显得艰难。①生命成长会遇到难以抗拒的力量而倍显艰辛;②生命存在的艰难源于社会对它的误解和曲解。(2)生命存在的价值源于自己,而非他人。(3)对待美好生命的方式是尊重,而非占有。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在体味和承担当中成为一个人,一个勇于承担各种重负的人。杨定胜认为,《紫藤萝瀑布》一文有利于这个目标的达成,“它既赞美强盛的生命力,也彰显生命的希望和动力,既有关于生命遇到挫折的思考,也表达了生命被曲解的无奈,既确立了‘为己’而存在的生命价值观,也传达出对美好生命的尊重”。

3.关于审美感受的品味

也有不少研究者从审美感受的角度来品味赏析文本,笔者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论述略作介绍。

吴天柱认为,文本的诗意美主要体现在“意象的美好和思想的隽永这两个要素上”,意象的美丽丰富、思想的含蓄隽永是文本诗意美的“个性”之所在。

王松泉、王静义则深入研读文本,梳理了作者的审美过程与审美心态,借此唤醒学生的审美感受,拥有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王世鸿概述了文本具有结构美、语言美、感悟美。类似角度的论述有不少,从内容主旨到形式结构,论者都会从审美的角度加以品味,如《(紫藤萝瀑布)四美》等。

余映潮认为文本的美:(1)美在对盛开的藤萝花的渲染;(2)美在“淡紫色”在全文中的弥漫;(3)美在那充满生命力的“流动”;(4)美在那曾有过的一大株紫藤萝,“既给文章敷上了时代的色彩,又为作者的抒情议论预设了基础”;(5)美在卒章写志。

4.关于文本质疑商榷之处

笔者认为,对文本的研读,完全不必一味唱赞美诗,读者可以带着自己的思考,不认同作者的写法,大胆地质疑,指出可商榷之处,方为独立客观的阅读。所以,笔者非常重视不一样的声音,有这样两篇文章进入了笔者的视线:

《又一篇问题课文——对(紫藤萝瀑布)的质疑》一文,作者魏保和认为文本中的描写有失真之处。文章第3段这样写道:“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作者认为当时“初夏正值夏花盛开、蜂蝶忙碌的热闹时期,它们怎会不闻香而动?凡有花香之处,多半是少不了蜂蝶的影子的”,并拿自己生活中的例子来证实这一点。第8段也同样失真。其次,文本中提及的荒谬的“文革”历史,学生难以想象理解,有些词语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惑,而如果删掉了这些内容,又如同挖去了文章的心脏。最后,有的内容给人以突兀之感。如第7段作者写赏花时情绪,心境的提升,看着紫藤萝瀑布,觉得“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若不翻阅有关资料,谁知道这是怎样一种“生死谜、手足情”?作者认为,“在此没有必要具体化,这样写对全文的美感只会造成损伤”。

徐江在《(紫藤萝瀑布)解读》中,也表达了对文本的质疑。他从文章生成规律的角度进行解读。先分析“住步”的意味,再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看藤”,由此,可以读出文本是作者爱草木爱生活的“感性呈现”;最后,指出来两点瑕疵:一是“事障”,文中“生死谜、手足情”是一个谜团,前文没有交代,读来费解,可以修改为:“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惬意。”二是关于“生命长河”的议论有“理障”,文本能体现对自然之物的热爱、对生之热爱就足够了,无须再加上那直白的教化式的“生命”之叹,可修改为:“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流着,流着……”

二、教学实践:欣赏与质疑并存

在教学实践方面,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有些共性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大多数课堂教学都会梳理文本结构,通过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语言情感的魅力,也会注重修辞分析,体现欣赏与质疑并存的阅读特点。在此,笔者就一些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展开综述。

盛新波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设计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比照探幽,品味文本的语言美,其中既有对词语的比照揣摩,又有对短句的分析领会;然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感悟文字的画面之美;最后,再联系作者的个人际遇,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体味文本的意境之美。从品味语言开始,到把握意境之美结束,盛老师的设计可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余映潮执教的《紫藤萝瀑布》,是一堂“美文品读课”。由“感受文章的美”“发现文章的美”“欣赏文章的美”三个内容组成。在感受美的部分,余老师先让学生大声自由地朗读,再依次用赞叹、喜爱、感叹的语调朗读有关段落,最后再深情地演读,通过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在发现美的部分,引导学生品味美词、美句、美段的精妙,总结出文章的结构是由“花之美”到“情之美”再到“意之美”,是一篇写景抒情、托物寄意的文章;为了加深对这一特点的把握,余老师印发了短文《青菜》让大家比较。在欣赏美的部分,余老师让学生画出写花的美句,再把作者点题抒情的句子画出来,把一篇长文章浓缩为一篇简短的更容易记诵的美文。最后,通过反复朗读改写的美文,使学生感悟文本之美。余老师以朗读教学贯穿始终,最后以改写这一创造性的活动来收尾,这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大有裨益。

程东文采用了矛盾生成法来组织教学。正如邓彤所说,“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设疑启发,引发并突出矛盾,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从而打破那种低级的平衡。此时,学生的思维看似受到阻滞,其实恰是在‘愤愤悱悱’中进行思考和交锋,一旦有所突破,必然出现一个高层次的流畅的境界。”而程老师的课堂就达到了这个境界。在教学过程中,他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再根据学生的理解提出质疑:一个焦虑悲痛的人怎么一下子变得“宁静”和“喜悦”?为什么紫藤萝花儿就能够带走焦虑和悲痛?质疑探究的第二步是:作者写今天的“生死谜、手足情”,为什么要回过头去批判“文革”的极“左”观念?由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分析,文章主旨渐渐明朗。这种突出矛盾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过程,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必定是有深度有意义的,程老师设计的两个质疑都很精彩。

崔彦茹扣住花给予人的感受启迪,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听花之歌”“赏花之美”“品花之神”“写花之语”。前两个内容,可促使学生鉴赏文本优美的字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再通过“品花之神”,来了解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最后以“写花之语”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读后感悟,从而揭示主旨。整个教学过程层次清晰,铺垫自然,学生的思考空间大,对主旨的把握也水到渠成。

曾文彦围绕“花语”串联起整个课堂:1.紫藤萝的“花语”是什么?2.“花语”献给谁?3.“花语”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来品味词语句子;由第二个问题引出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从而理解文章情感;而第三个问题,使学生得以思考把握文本主旨。“花语”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学生兴趣盎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达到对文本深刻内涵的把握。

钟立英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是在前文提及的徐江老师的质疑之后。钟老师先从对紫藤萝花的描写入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分析修辞手法,由此自然引出主旨及对作者形象的把握,再指出文本有两处可以删改,很快就有学生认为一处是“生死谜、手足情”;而另一处,学生有争议,而恰是这样的争议,加深了对文章情感及主旨的理解,最终老师也并不要求统一认识。对名家的作品提出质疑修改,在中学课堂中还属凤毛麟角,却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做法对培养学生被应试教育扼杀的质疑能力、批判性思维是极有好处的,有利于使学生成长为有独立精神、思考能力的真正的现代公民。看似简单的质疑修改,传递出来的是现代教育的气息,引人深思。

朱晓燕认为应该抓住“课眼”来设计课堂教学,可从四个角度探寻课眼:1.从文章标题设置课眼。让学生看标题后,提出问题:从本文的题目看,本文是写紫藤萝,还是瀑布?紫藤萝瀑布是什么意思?由此启发学生思考,逐步展开教学。2.从文章开头设置课眼。抓住文章开头“我不由得停住脚步”,作为阅读理解文本内容的切入点,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3.从作者的情感变化设置课眼。抓住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4.从文章的主旨句设置课眼。学生找出并品析主旨句之后,可带动对全文的阅读理解。@

以上,我们从文本研读及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对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进行了梳理。对文本的研读各有侧重,教学实践也精彩纷呈,而最令笔者欣喜的还是质疑性研读与教学的出现。面对名家作品,大胆质疑并尝试修改,这样的做法无疑给沉闷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课堂,吹来了一阵清新的风,是当下这个现代社会,也是现代教育应该有的气象。一个宽容多元的现代社会应该有不同的声音,一个培养现代公民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注重让学生拥有质疑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追求真知而不迷信权威的独立精神,如果每一个教师都有意识这样去做,推动社会变革将不是空谈,功莫大焉!

三、我们的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含蓄而有深意的散文,大部分教学设计“语文味”很浓,只是对主旨的开掘不够,笔者很赞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并且勇于质疑思考的教学设计,能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深意呢?为此,笔者尝试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细读文本,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2.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从而掌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1对“文革”时代背景的了解;2.对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方法的体会。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熟悉感受文本

这节课我们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请大家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你最欣赏喜欢哪几句话?为什么?哪些地方你看不懂?请做出标注。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从细细触摸散文的语言人手。)

2.品读学生欣赏喜欢的内容

可结合朗读,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有关内容,再说明喜欢的理由。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语言美、修辞美,大家相互补充,最后再齐读大家公认的美词美句。这一部分的教学氛围应该是活泼的、热闹的,由教师把握大方向,学生唱主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鉴赏散文,在品味语言形式中逐步深入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分析学生不懂的内容

(1)学生会提出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疑问。教师可以用PPT展示有关背景资料,如《哭小弟》的片段等。

学生若没有质疑,就由教师发问: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深陷悲痛之中,她看到紫藤萝瀑布只是“伫立凝望”,就会觉得“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吗?作者深深的悲哀就这么容易被带走吗?明明是小弟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为什么作者最后产生了“生的喜悦”之感?这些该怎么理解呢?若学生不能回答,就暂时搁置。

(2)在第8段中,学生会对“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不理解,教师可以展示有关“文革”的资料,告知学生在那个荒唐的时代,种花种草是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是不被允许的,美是被禁止的。

(3)学生忽略之处,教师可以追问:作者记忆中的那一大株紫藤萝,“好像在试探什么”,它在试探什么呢?既然是“一大株紫藤萝”,为什么“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它为什么没有开得像作者现在看到的那么“盛”“密”,形成紫色的瀑布?

至此,学生若不能理解,就需要教师点拨了:紫藤萝可能在试探是否被允许开花,是否被接纳,可是,自然界的紫藤花会这样想和做吗?显然不会,不管人类让不让,到了季节它就会开花,可见在这里作者是由实而虚的写法,借紫藤萝花写当时的人的情感心态,在“文革”中,每一个普通卑微的生命,就像紫藤花一样被压抑而谨小慎微,因为生存环境恶劣,外界又变幻莫测而完全丧失了安全感,所以,对外界的态度只能是“试探”。由此就容易理解作者对眼前紫藤萝花的描写及情感了,黑暗的一页终于翻过去,一个崭新的时代——80年代到来了,这个时代是自由宽容人性化的,允许人们张扬个性,追求美好的生活,每个生命个体所激发的个性、热情、创造力,就像紫藤萝瀑布那样“盛”“密”,那样喷涌。

(4)“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么哲理呢?

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开始,我国人民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大家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身到建设新生活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有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国家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这篇散文学习的难点。读文要“知人”,读文更要“论世”,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难点儿的词句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以深入理解文章的意蕴。)

4.讨论把握主旨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通过以上质疑探讨,主旨渐渐清晰:本文是一曲时代的赞歌,而这个全新的时代之所以令作者称颂是因为它给了每个生命个体以自由、尊严,从而激发了生命个体的活力、激情、创造力,而千万充满个性活力的个体,又汇成了一个有活力的不断向前奔涌不息的时代,它们成全了彼此,就如同作者最后写道:“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由这一主旨,就可以解答前面的问题了。作者小弟身患绝症,她只是“伫立凝望”紫藤萝瀑布,就觉得“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这并不表示作者不再为小弟的患病而悲伤,而是因为眼前这种盛景对比记忆中的紫藤花架被拆除,太容易让作者产生关于时代的联想与感慨,是眼前这个美好蓬勃得如紫藤萝瀑布的时代,缓解了作者因小弟生病产生的悲伤,而此段末出现的“生的喜悦”,也是指每个生命个体在这个鼓舞人的时代,产生的如凤凰涅槃般的重生的喜悦。从《哭小弟》中可以知道,有许多和小弟一样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被十年“文革”蹉跎了美好的年华,“文革”之后已步人中年,出于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们日以继夜,以透支生命为代价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而拼搏,最终英年早逝,令人扼腕。而在一个新的时代,再也不会有如小弟一般被耽误的一代,更不会出现被压抑扭曲要试探着生活的一代人,每个生命个体都是自由舒展的,这不也是一种“生的喜悦”吗?

(设计意图: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进行主题探讨。结论不可囿于一尊,但讨论要有个大致方向。)

5.归纳写作技巧,布置仿写作业

①表达方式上,以描写、抒情为主,以议论点睛。

②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传达出花开的景色。如“瀑布”“船舱”“挑逗”“笑”“嚷”“伶仃”等。

③托物言志:文中由花及人,再到时代。

作业:运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300字。

(设计意图:一定要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多走几个来回”[叶圣陶语]。从言到意,由意而言,真正深切感受到作者独特的表达形式和写作技巧。)

①宗守云《修辞学的多视角研究》第4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②王艳《妙手丹心绘藤萝——论(紫藤萝瀑布)的修辞之美》,《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7年第9期。

③⑤翟丽君《简论(紫藤萝瀑布)的修辞艺术》,《当代小说》(下)2010年第9期。

④王苹《汉语修辞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⑥郑承祚《(紫藤萝瀑布)的语言美》,《初中生世界》2005年第8期。

⑦⑧11 12徐家昌《形神兼备 意蕴含婉——读宗璞(紫藤萝瀑布)》,《名作欣赏》1992年第5期。

⑨⑩顾忠安《紫藤萝,时代的影子——<紫藤萝瀑布)新探》,《语文天地》2006年第2期。

13 15杨定胜《生命教育内涵的丰富意蕴——再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9期。

14刘铁芳主编《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第2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 17吴天柱《(紫藤萝瀑布)的诗意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11期。

18王松泉、王静义《美的发现与审美心态——读宗璞(紫藤萝瀑布)》,《中学语文》2003年第2期。

19王世鸿《初探(紫藤萝瀑布)之美》,《文学教育》(上)2011年第11期。

20王健龙《(紫藤萝瀑布)四美》,《现代语文》2004年第3期。

21余映潮《(紫藤萝瀑布)美点寻踪》,《语数外学习》2001年第3期。

22 23魏保和《又一篇问题课文——对(紫藤萝瀑布)的质疑》,《山东教育》2004年总第5期。

24 25徐江《(紫藤萝瀑布)解读》,《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0年第8期。

26盛新波《(紫藤萝瀑布)的语感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版》2006年第5期。

27 28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邓彤《语文课堂矛盾生成的智慧》,《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2期。

30程东文《(紫藤萝瀑布)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2期。

31崔彦茹《(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渗,《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0年第2期。

32曾文彦《(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B刊)2009年第2期。

33钟立英《(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0年第8期。

34朱晓燕《从(紫藤萝瀑布)探课眼设置》,《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年第10期。

(上海市进才中学 200135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