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男儿有泪不轻弹——析杜甫诗歌中的“泪”意象

  • 投稿张十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69次
  • 评分4
  • 71
  • 0

高 艳

杜甫诗中“泪”这个意象使用非常频繁。《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别房太尉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野望》:“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曲江三章章五句》:“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新安吏》:“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咏怀古迹》:“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泪是可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的情感》一文称杜甫为“情圣”[1]。与其说杜甫是情圣,不如说它是“泪圣”。因为他对国家、对民众、对亲人、对朋友之“泪”,无往而不笃实淳厚,诚可谓千古一人。情至深处,泪水滂沱。面对战乱的国家,诗人洒下社稷之泪;感慨未酬的壮志,诗人洒下英雄之泪;思念离散的亲人,诗人洒下儿女之泪;叹息穷苦的百姓,诗人抛洒黎元之泪。伤心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高兴则“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泪水看似轻弹,但实则重似泰山。从其“泪”中,读者能够清晰地窥见到伟大诗人忧国忧民的真性情,同时也能体会到他貌似柔弱的阳刚与坚韧,细腻中的宽容与豪情,平凡中的博爱与伟大。

一、长太息以掩涕——忧国忧民泪

读杜甫的诗,但觉满纸是泪,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山河之泪,实际上是作者的眼泪。诗人望见山川草木而感触,花溅泪,鸟惊心,水东流,青山哭,这实乃诗人内心的深悲巨痛。从诗人自我之泪到百姓之泪到山河之泪,读者可以看到诗人所在的大唐王朝已经日渐衰微,大唐的百姓已经苦不堪言,而诗人杜甫更是为国家变乱、百姓遭难、自己的颠簸而哭。《哀江头》:“少陵野老呑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滿尘,欲往城南望城北。”是什么让杜甫哀恸不已,默默流泪,沾湿衣襟,而又不敢公然行走,却要“潜行”,是什么让他失魂落魄,欲往城南却望城北,诗人在《哀江头》里极尽哀恸的仍然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追寻杜甫忧国忧民之情的根本,其实是一个读书人对社会、民族、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是一个胸怀天下的读书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曲江三章章五句》:“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首句“即事非今亦非古”,诗人根据眼前情事即兴吟咏,第三句“比屋豪华固难数”,曲江一带豪华宅第,难以胜数。这一句措词平淡,却意味深长,写景中隐隐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感。末二句“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杜甫化用《庄子·庚桑楚》:“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矣。”用此表达自己愤懑不平的心情,说“甘作”正表明诗人并未“心似灰”,实质上仍是不甘心。诗人奉劝弟侄不必为他仕途失意而伤心流泪。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劝慰他人之语写出,语似达观,更显凄楚悲愤。

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唐军收复了大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平叛“安史之乱”取得一些成就,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极度兴奋又悲感交集。被叛军侵占的失地收复了这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而杜甫为什么又会流泪呢?“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原来杜甫是因为失地的失而复得而流泪。不言而喻,没有对国家深厚的感情,没有对收复失地的热切期盼,哪里会有听到喜讯后涕泪沾满衣襟的情景,这是喜极而泣的泪,这更是心系国家的泪。读者不难想象杜甫得知这一消息时会是怎样地手舞足蹈,无限欢快地向妻儿侃侃讲述这一捷报的。

还有《又呈吴郞》:“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由一个穷苦的寡妇,一件扑枣的小事,联想到“征求”“戎马”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泪盈巾”,正是他那种“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情怀的自然流露,也让读者自然联想到他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慨。

二、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泪

诗人在三十五岁之前是在读书与漫游中度过的,可谓是衣食无忧,一帆风顺。然而世事难料、命运多桀:应试落第,父亲离世,家境败落、投靠无门……十年长安求职生活让杜甫深刻认识朝廷的荒淫无耻,饱尝了人情冷暖和生活的饥寒交迫。饱受安史叛军八个月牢狱之苦的杜甫,乘隙从监狱中逃出,投奔在凤翔的肃宗,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到达了朝廷临时所在地,并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诗人感到中兴有望,致使“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襟”。这啼哭正是诗人极致感情的体现,是激动和喜悦的泪水。这“泪”就是诗人这种悲喜交加心情的写照。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到诗人不仅会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流泪,也会为自己境遇的改变而流泪,这足以说明诗人泪的内涵是多么的丰富。杜甫任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探家。此时,诗人心中定是十分难过,因而情绪十分低落,但是面对邻人的关心,就有了“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情深。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的场景。面对父老的盛情,诗人作歌答谢,强为欢颜,“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虽没有对所歌内容的描述,但是却能从“艰难愧情深”和“四座泪纵横”两句诗中感受到诗人对父老探望的感激之情、对当前实事的忧虑、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感叹。诗人一定也会和四座父老一同流下纵横的泪水。诗句情感朴素深沉、感人至深,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远在异乡漂泊的生活,杜甫面对的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困苦生活,加之有家归不得的现实,诗人不由得黯然神伤,因而更加感叹自己的人生。

上元元年(760)春,诗人由秦州漂泊到成都,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诗人寻幽凭吊,追慕先贤。诸葛亮这样一位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英雄,曾使刘备“三顾频烦天下计”,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为国呕心沥血、忠心耿耿,却“出师未捷身先死”。他踌躇满志却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是在哭诸葛亮,更是哭自己。周汝昌先生说“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杜甫心怀英雄之志,然而一直无法施展。诸葛亮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毕竟曾经有人那么赏识他,刘备心甘情愿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隆中对策,为刘备制定了统一国家之策,造成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然而诗人虽“许身稷契,志在匡国”,却“隔叶黄鹂空好音”,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至此依然未有建树。武侯祠内鸟鸣草绿,自然界的春天已然来临,可是,属于诗人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呢?此情此景,他怎能不伤心流泪?怀古正是因为伤今。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诗人忧心如焚。诸葛亮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诗人也渴望能有他那样的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然而他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拥有的只是泪水,为国家,为自己,也为千古失意的英雄。

三.独在异乡为异客——思家泪

由于生活所迫,杜甫时常要和妻儿分别,饱受两地相思之苦。独处异地,生活窘迫又无谈事业有成,杜甫情感更是极为复杂。杜甫独自在外漂泊、谋生时就更容易触景生情,勾起他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月夜》这首诗就是对这种情景的写照。“何时倚虛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五载六月,安史叛军攻克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因为以前诗人和妻子有过在鄜州看月忆长安的经历,所以,诗人看月展开想象妻子独自望月思念他的感情。他想,妻子独自望月,望月愈久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他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呢?而当诗人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这是诗人对妻子思念的真情写照,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同倚虛幌,不再饱受相思之苦。当然,读者从中也能体会到诗人泪痕里浸透着对天下离乱的悲哀,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羌村三首(其一)》中“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是夫妻刚见面时的特写镜头。妻子此前已接到诗人的家信,知道丈夫不久便归,但当丈夫突然出现在眼前时,仍不免惊疑发愣。待情绪稍稍平静后,才明白眼前所见为真,一时间悲喜交集,不觉流下泪来。这一“反常合道”的生活细部描写,将乱世中夫妻团聚的场面写得何等逼真感人!体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情感的深切体验和准确把握。《野望》:“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这首诗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家国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还有《秋兴(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夔州地处群山之间,又值落日斜照,这深秋黄昏的景色对于一个命运坎坷、沦落天涯的人来说,更会引起落寞思乡之情。是每当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时,就依北斗星的方向眺望日夜思念的长安。杜甫饱尝战乱之苦,历经艰辛,辗转入蜀,依好友严武居于成都。孰料严武不久去世,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到达州,滞留于此。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故交零落,落寞思乡,壮志难酬。“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把怀念京华与身世之感紧密交织。槎,指木筏。《水经注》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旧日知道在巫峡听猿声使人哀伤落泪,现在身在夔州,亲自听到猿声而不禁泪下。诗人杜甫在现实生活中可谓历尽艰难:参加科举应试不第,长安十载干求奔波,又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生计无着,妻离子丧于萧瑟晚秋之际,独坐孤城,望穿京华,而时局变异,世事难料,心事微茫,听到凄楚的猿声,不由泪下。诗人漂泊天涯,遥望京华,欲归不能,愁绪难解。这句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不仅加重了凄凉的气氛,也烘托了诗人的心情。

注释:

[1]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42.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2]杨义.杜甫[M].长沙:岳麓书社,2005.

(高 艳 安徽省颍上县第一中学 23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