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议论文开头创新写作策略

  • 投稿瘦子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085次
  • 评分4
  • 78
  • 0

房 萌

元代文人乔梦符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陶宗仪对此解释为“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古人用美丽俊俏的凤头来比喻诗文写作的开头部分,因为文章的开头若是优美精彩,则会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与欲望。如李太白之《蜀道难》起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极言蜀道之难,感情强烈,雄放豪迈。并以此咏叹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起句就犹如一首乐曲的前奏,先把听众带入一个绝妙的境界,使听众心向往之,继而深入之,而后沉醉之。同样,学生在作考场作文时,若能以凤头展彩,必能夺人眼球,引人入胜。

一、议论文“凤头”之标准

议论文“凤头”的标准是“简、明、美”。“简”即简洁,不啰唆;“明”即观点明确,不模棱两可,不模糊不清;“美”即有技巧,有修饰,不低幼,不落俗。要达到这三条标准,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审题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写作议论文时,首先要确立一个正确、鲜明的论点,若是在审题时就偏题跑题,确立了一个错误的论点,那么下面的写作也必将是南辕北辙,劳而无功。在审清题意、明确论点的基础上,需要强化语言表述,使文章在开头就能夺人眼目。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写议论文时,即便在审题立意上没有问题,也会因语言运用上的种种缺陷导致文章开头不尽如人意。

二、学生议论文开头存在的问题

以命题作文“小人物”为例来看学生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

题目: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却又不平凡,他们铸就了一个个大写的“人”,赢得了成千上万人的敬重。这些“小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以及从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美德,让我们看到了满目光明。可是,也有些“小人物”,让我们感受到的则是不幸、失落、怜悯,甚至是丑陋、痛苦和悲哀。

请以“小人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学生作文开头及问题:

1.今天早晨,我终于又在食堂外面看到了送奶大妈。终于有牛奶喝了,不用再到超市去买了,那样太不方便了。而我至今不清楚她的姓名、年龄,她似乎算得上一个小人物。而正是因为我们身边存在着的小人物,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便利。因此,我们要尊重小人物的作用,体会小人物的艰辛。

问题:低幼,啰唆,语言运用的低能力暴露无遗。

2.大热天,气温直逼40度,繁华路口,人流涌动。每个人都行色匆匆,纵使酷暑难耐,还是一身齐整的长裤、短衫、皮鞋,只能画饼充饥的幻想着家里的空调。却有一个人,短裤、短衫、拖鞋,坐在路旁,手持竹扇,悠然的打量着路人。他是一个卖水果的中年男子,唯一一个做到众人皆热我独凉的人。

问题:不明确,不扣题,不能显示任何与材料有关的思想,这难道就是作者对小人物的定义,感到热的就不是小人物?

3.“九二年的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就是邓小平。

一路走来,从中国解放战争到最终成为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人生中有太多的坎坷。江青的四人帮的诋毁,中央的不重视,他的人生里,三起三落。不管怎样,他用大人物的形象完成了对自己人生的定义。……我们没有大人物的魄力,如若做不成大人物,那就做个平凡的小人物吧。

问题:铺垫太多,入题太慢。引文是立意的反面,突然转折,没有说服力。

4.这个世界,不是只有大人物在推动发展,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做贡献。当大人物在各自的领域大展拳脚之时,小人物可能只是在轻轻地打扫着一方街道,默默地整理着一组柜台。他们知道生活的艰辛,所以他们珍惜拥有的一切,小人物更懂得珍惜拥有。

问题:前后衔接不好。有偷换话题之嫌,很容易写跑题。最后一句可改为“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却是我们的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小人物也对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从以上作文实例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问题开头”大都存在语言运用上的问题,或低幼俗气,或啰唆离题,或生硬牵强。那么,如何加强语言表述,来“美化”文章的开头呢?

三、开头创新写作策略

(一)修辞引入

文章开头应该展示文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所以需要在文字上加以修饰,如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来作铺垫、引出观点。

1.排比引入

例:《同情》

在诸多支教者饱含同情在贫瘠的土地上传播知识的时候,在众多志愿者饱含同情在冰冷的医院里传递温暖的时候,在无数爱心人士饱含同情在蜿蜒的山路上播撒希望的时候,一些“微笑哥”“手表哥”却不懂废墟之上的苦难,不懂同情人民生活的艰难,一些高薪白领却只会以不屑鄙夷的目光对待角落中衣衫褴褛,像虫豸一样卑微生存着的乞讨者。

其实,同情与地位无关,更与时代无关。无论你身居何位,身处何地,用一颗悲悯的心看社会,总会生出一些不一样的感慨。

在开头运用排比介绍了三种不同身份却都心怀同情的人,不仅在语言上形成了一种气势,也很好地诠释了作者对“同情”的理解: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献出爱心。

2.比喻引入

例:《幸福》

生活,就是背着一张叫作“幸福”的床,四处寻找可以休息的“地方”。幸福是我们生活的伴侣,亦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幸福是一种满足,温情,舒适的感受,伴随着我们阅历的丰富,其面目也更加清晰。

运用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幸福”本是一种抽象的感觉,不易描述其含义。而作者将其比作一张床,一个伴侣,则生动地展现出人追求幸福的必要性。

3.对比引入

例:《利与义》

坐卧随心,虽粗茶淡饭,但觉一尘不染;追名逐利,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苦愁。

话题中本身包含对立的两方面,用句式相近的语言分别进行解释,从而形成对比。而作者的褒贬之情在对比中显而易见,无须赘言。

4.反问引入

例:《第一步》

我们的冷漠是何时开始的?

是从“彭宇案”好人蒙冤开始的吧?是从小悦悦无人肯救开始的吧?是从好心人被袭击、被暗算开始的吧?人们说,不是我冷漠,实在是环境所迫,新闻轰炸骇人听闻,使我不敢不冷漠。然而,全社会冷漠的第一步一定是从个人开始的。你所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样做便是中国人怎样做。我们是否太强调客观条件,来为自己开脱呢?

我想,社会的冷漠是从我们,许多个体的开脱、沉默开始的。一个社会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分沉默。而今,社会冷漠的第一步,便是我们的个体沉默。

开篇连用几个反问,是为引起读者思考,也是为引出自己的观点做铺垫。

5.引用引入

例:《名利客与放牛郞》

“芦苇高,芦苇长,芦花似雪雪茫茫。多少高堂名利客,都是当年放牛郞。”

每每读到这首童谣,心中总有些许感怀,为了那个奔波疲惫的名利客,也为了那个曾经天真烂漫的放牛郞。

从放牛郞到名利客的质变,似乎是人一生的必经之路。

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真实与虚幻,缠绕着这世间的每一个生命。追求物质财富,渴望生活富足,人的本性没有错,人的自然欲求也不应遭到扼杀。但是,过分地追名逐利,不择手段,以至身败名裂仍不思侮改,则是人之最大悲哀。

引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文采,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引用不仅局限于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一些俗语歌谣。本文作者引用了一首童谣,让人觉得清新自然,同时用“名利客”与“放牛郎”与命题相扣,也显出巧妙新颖。

(二)破题引入

例:《怜悯与同情》

怜悯是不同于同情的,怜悯更多的是出于居高临下的赐予,间或夹杂着对自己的庆幸和一丝幸灾乐祸的嘲讽。那些费尽脑汁想骗取人们同情的人,最终得到的更多是像对葛朗台一样的怜悯,这对于他们也许没有分别,只是苦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开头写出对题目的理解,明确切入点。此法适用题目广,如“好奇心”、“品味时尚”等。一开篇即诠释题目内涵,明确中心论点。通过解释题目含义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三)叙事引入

例:《卸下名利的负担》

当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被问及他是否幸福时,他不得不说幸福,纵然发红的双眼代他表示了疲倦。名利骤降,莫言的生活似乎不再由他自己说了算。这来之不易的名利,俨然成了一种负担。

所有人都认为莫言是幸福的,因为他获得了常人难求的名利。名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肯定和福赠,但只有陷入名利漩涡中的人,才会切身感受到名利带来的重负——因为被人羡慕,被人关注,甚至被人嫉妒,以致终究被人约束或摆布。正如周国平所讲的,名利场其实是一种淹没自己灵魂声音的喧哗,压得心灵喘不过气来。

运用叙事引入要注意语言的简洁与优美,决不能等同于记叙文的叙事。

(四)材料引入

例:《悲悯之心》

莫言用红薯干打发乞丐,而他母亲却用珍贵的半碗饺子招待来者。同样是施舍,莫言的施舍似乎在完成道义的义务,而母亲的施舍则是出于一种悲悯之心,一种可以触及灵魂深处的关怀。

此方法适用于材料作文,但不能照抄材料,需要以简练的语言提炼出材料的核心,为自己的观点服务。但“材料+话题”作文不适用。

四、结束语

一篇议论文的开头,不仅体现了作者审题立意的能力,也关乎作者文字功底的展现。开头不同凡响,才能引人入胜。学生往往会在初拿题目时感觉到下笔艰难,这就需要在审题立意上下足功夫,并在语言运用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只有写好开头,整篇文章的框架就此展开,后文写作才能一气呵成。

参考文献

[1]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夏丏尊,叶圣陶.跟大师学语文:文章讲话[M].北京:中华书 局,2013.

(房 萌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语文组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