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学语文病句教学的理论思考

  • 投稿沈星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34次
  • 评分4
  • 20
  • 0

辨析修改病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学生掌握: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类型。

一般认为:病句就是不符合语言结构规则或不合客观事理的句子。我们知道,语言的结构规则隐藏在千千万万的具体的言语之中,是隐性的;语言的结构规则非常复杂。所以,在判定句子是否符合语言的结构规则时,就有可能出现误判,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中学语文病句教学中存在更多的误判现象:有的是不顾语言事实,囿于成见,没有注意到社会的认同,而产生的误判;有的是以某种静态的僵化的模式为标准,没有注意到语境的制约,而产生的误判;有的是对问题缺乏深入的全面的研究,没有注意到语言的深层机制,而产生的误判。下面通过一些具体例子来说明这些问题。

例1:全市的人夹道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们。

由“凯旋归来”或“凯旋而归”演化出来的各种句子,是高考训练题中的典型病句。

病因是:“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凯旋归来”意义重复,所以句子有“语义重复”的语病。

有趣的是,社会并不接受这一解说,在很多人口中、笔下,都出现过“凯旋归来”这一表述,神舟七号航天员出征时,胡锦涛主席在给航天员壮行时说道:“祖国和人民,等待着你们凯旋归来!”

我们要问的是:语义重复就是语病吗?不说汉语中大量存在同义语素构成的词,如“道路”、“根本”、“疾病”等,就是同义重复的结构数量也非常多,如“初来乍到”、“瑶章佳句”、“唯一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等等,很显然,这些表达在语义上都是重复的,但并没有语病。

所以,仅凭意义重复就判定“凯旋而归”有语病,是有失偏颇的。

值得注意的是,“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为什么还会出现“凯旋归来”这样的表述?这里可能涉及到语用问题。

“凯旋”是一个文绉绉的古语词,社会的理解、接受程度较低,如果仅说“凯旋”,可能有人不解其意,说成“凯旋归来”,表义就明确多了。

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以英语专业大一的两个本科班为对象,一个班要求学生写出“瑶章佳句”的意思,另一个班要求写出“瑶章”的意思。结果是:百分之九十八的学生理解“瑶章佳句”的意思,只有百分之二十七的学生理解“瑶章”的意思。

“瑶章”和“佳句”尽管意义重复,但“瑶章”不好理解,所以人们接受“瑶章佳句”这一表述,“凯旋归来”形成的机理和“瑶章佳句”完全一样。

另外,汉语是一种非常讲究韵律的语言,在遣词造句中特别注意语言的节奏韵律,“凯旋归来”这一四字格的韵律感也比“凯旋”要强得多。

语言是允许重复成分存在的,语义上尽管重复,但在重复的语义下蕴含着其它的语用价值。

如果一定要把“语义重复”看成是“多余成分”,那么,这种“多余成分”也是允许存在的。“自然语言之所以能够完善地为人类的交际服务,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中含有许多多余成分。”这就是语言的多余机制。

例2:我国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这是许多中学生在修改病句练习中常碰到的一个例子,该例原出自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教材认为此句是病句,病因是“定语多余”,“优秀”与“美德”意思重复,应当删去“优秀”。

这个病因是非常荒谬的。笔者在“百度”中输入“优秀的传统美德”七个字,结果出现了400万个搜索结果,如:“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有哪些优秀的传统美德”等等。这说明在语言的使用中,社会是完全接受“优秀的传统美德”这样的表述的。

说“优秀”和“美德”意思重复,是把“优秀”这个定语的性质理解错了。

定语一般分为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限制性定语的主要作用是给中心语事物分类,如:“秋天的阳光”“玻璃桌子”“教学仪器”等,描写性定语是对中心语事物加以描写和形容,作用是突出其本来就有的某一特性,如:“宏伟的天安门”“碧绿的田野”“刺骨的寒风”等。

很明显,上例中的“优秀”是描写性定语,是突出中心语“美德”的主要特征,不是限制性定语,不是对“美德”进行分类,不是要把“美德”分成“优秀的美德”和“非优秀美德”等类型。

类似这样的误解,下面的一些例子也是高考训练中常见的误判的病句。如:

未开垦的处女地。

卑鄙的个人主义。

和上面一样,“未开垦的”、“卑鄙的”也是描写性定语,是突出“处女地”的“未开垦”的特征,“个人主义”的“卑鄙”特征,这些都是合法的语言结构,没有语病。

例3: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这也是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中的一个病句例子。教材认为此句中的“其他学校领导”可以理解为“(其他)(学校)领导”(指本校的其他领导),也可以理解为“(其他学校)的领导”,有歧义。

静态分析,这个句子确实有歧义,如果结合语言运用的具体语境,句子的意思应该是非常明确的,迎新会如果是学校内部召开,应是第一种理解,迎新会如果是上一级机构主持召开的,就应该是第二种理解。这就是语境的确定作用。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任何言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产生的,所以理解语言,都离不开一定的语境。如果一味静态孤立地辨析语言,就有可能产生误判。

任何言语表达,只有同语境结合起来,才是使用的语言;不同语境结合,只是一种抽象的表达式,只有抽象的概括意义。张志公先生指出:“语境支配着人们的言语行为,制约话语的表达,一句话好不好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语言环境,甚至连对不对离开语言环境都很难判断。”语境对言语表达有确定和补足作用。结合语境,一些看似“有病”的句子,可能就“正确”了。如:

张三用脚走路。

乍一看,句子肯定有问题,状语“用脚”肯定是多余的,但结合上下文语境,句子是可以成立的:

(在轮椅上三个月后,)张三用脚走路了。

例4: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这也是众多试卷中出现的一个非常经典的病句,修改的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应放“文物”之前,病因是语序不当。

的确,如果把句子说成“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确实没歧义了,而“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好像有两种分析方法:

第一种分析,宾语前只有一个定语,意思是“文物在两千多年前就新出土了”;第二种分析,宾语前有两个定语,意思是“文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并且是新出土的”。

表面看,两种分析法都可以,似乎句子有歧义,其实不然,此句不应该有第一种分析法。

我们知道,语言使用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排除机制”,即人们在使用自然语言时,会根据语境自动排除一些信息。比如“打”是一个多义词,但当“打”进入具体的结构(语境)中,如:“打人、打伞、打电话、打毛衣、打主意”,“打”在每一个结构中只有一个意思,其余的意思都被自动排除。排除机制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上都有表现。

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上面句子为什么不能按第一种分析。如果“文物在两千多年前就新出土了”,那就不是“新出土”,在语义上,“两千多年前”和“新出土”是龃龉的。所以,人们在理解这个句子时,自然会排除“两千多年前”和“新出土”发生语义关系。

“两千多年前”不和“新出土”发生语义关系,它自然就和后面的“文物”发生关系,修饰“文物”,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第二种分析。

汉语中一个名词如果有多个定语,其排列顺序是,跟核心名词关系越密切的定语越靠近核心名词。如果我们承认“文物”前有两个定语“两千多年前”和“新出土”,从文物的属性上看,让“新出土”靠近“文物”也是符合逻辑关系的。

“两千多年前”是“文物”的一个定语,从认知上看,“两千多年前”和“文物”语义关联较弱,中间加个定语的标志词“的”就更好。即原句说成;“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原句去掉“新”字,变成“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出土的文物。”此时句子就真有歧义了。

例5: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

这是2006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题型示例中的一道病句题,之后此题频繁出现于各种高考复习题和模拟试卷中,参考答案判此句为病句,大体的解释是:句中“仿造伪劣产品”不合事理,产品可以伪劣,但伪劣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这个参考答案是有问题的。说“仿造伪劣产品”不合事理,伪劣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这个分析最大的问题是把“伪劣产品”看成了“仿造”的对象,其实,“伪劣产品”不是“仿造”的对象,而是“仿造”的结果。

我们知道,在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动宾式语法关系中,名词和动词可以形成多种语义关系,名词可以充当“施事、受事、与事、结果、工具、方式、处所、时间、原因、目的”等多种“语义角色”,比如“吃馒头、吃大碗、吃食堂、吃救济”都是动宾式的语法关系,但其中宾语成分(名词)的语义角色是不一样的,“吃馒头”是“动+受事”,“吃大碗”是“动+工具”,“吃食堂”是“动+处所”,“吃救济”是“动+方式”。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仿造伪劣产品”不是把某一“伪劣产品”作为对象加以仿造,而是“仿造”出了“伪劣产品”这样的结果。

这就好像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人说“救火”“晒太阳”是错误的说法一样,现在我们都承认了“救火”“晒太阳”的合法性,因为“救火”和“救人”,“晒太阳”和“晒衣服”的语义结构是不一样的,“救火”是“动+原因”、“救人”是“动+受事”,“晒太阳”是“动+施事”、“晒衣服”是“动+受事”。

因此,我们既可以说“仿造名牌产品”,“名牌产品”是仿造的对象,是受事;也可以说“仿造伪劣产品”,“伪劣产品”是仿造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志公.现代汉语[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胡明扬.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阮绪和 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