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同题异构”的大同小异看《寒风吹彻》

  • 投稿Su S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841次
  • 评分4
  • 62
  • 0

云传瑶

2014年11月底,笔者参加了一次地市级教研室组织的八所重点高中的“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研讨的篇目是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寒风吹彻》。但听完课后,大家发现,两个不同学校的老师在不可能集体备课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思路却大同小异,都以文章的标题为切入点,分析文章中“寒风”的含义和“吹彻”的内涵,并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是否过于消极,理解刘亮程先生说的“在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回家后,我翻了《现代散文选读》的教学参考书,发现这也是教学参考书上的主要内容。由此,我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不同学校不同工作经历的老师会都将教参上的内容在这样一次大型的教学研讨中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呢?这固然有两位老师备课时的巧合,但更大的原因应该还在文章本身。

从我自己的心底来说,我是不敢拿《寒风吹彻》这样的文章作为公开教学的篇目的,主要是文章中所写的内容远离现在的地处长三角的中学生的生活,学生无法从文章中读出所谓的个人意识、生命觉醒、悲悯情怀等内容,更无法理解“一个人一出世,他的全部未来便明明白白摆在村里。当你十五岁或二十岁的时候,那些三十岁、五十岁、七十岁的人便展示了你的全部未来;而当你八十岁时,那些四十岁、二十岁、十七岁的人们又演绎着你的全部过去”(出自刘亮程《冯四》)。在这些孩子们眼中,他们的每一个今天都和昨天不同,别人的今天也绝不可能是自己的明天。

所以我认为,《寒风吹彻》并不适合选入中学教材,更不适合作为公开教学的篇目。

一、教师组织教学的艰难体现了文章处理的困难

教学过《寒风吹彻》的老师都知道,文章处理很困难,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常常感觉无从下手,像上文所说的两位老师那样将文章内容梳理清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和教参一样;如果仅从语言入手分析文章富含哲理、意蕴深刻的语句,文章又失去了文学作品的内涵把握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将它作为样篇、范文还是例子似乎都不适合。教材中将这篇文章放在“是什么让我们感动”板块,“感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思想情感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那么本文让我们感动的究竟是什么呢?好像教参上的内容是最好的解释了。如果一篇文章不能留给教师足够多的空间组织教学,只能依据教参的话,显然并不算是一个好的选择。

二、文章表现出的冷峻与悲凉超出了当前中学生的理解范畴

学生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对文章中很多内容都无法理解,如为什么父亲会让一个14岁的孩子独自去荒漠中拉柴草,等他回来时甚至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为什么我在见到路人衣着破烂时不从自己家中找一件能御寒的衣物送给他?为什么母亲对姑妈要求“天热了”去暄暄从不领会?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能从文章中提出很多,只用物质缺乏显然很难解释通。这样的一种冷峻,甚至冷酷,是当前中学生无法理解的。更不要说有一些高层次的理解者解读的“对人性的无时不在的关注使刘亮程的散文走向了一种较高的境界,让他能在文章中去除了功名利禄、虚妄浮躁等各种炽情,而走入一种纯情的、本真的澄明状态,《寒风吹彻》便是这其中之一”(出自方燕妹的《刘亮程<寒风吹彻>的人性烛照》)。

三、作者本人并不赞同将本文选作教材

刘亮程在2006年6月《语文学习》上发表了一篇《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文章中说:“这篇文章选入课本是我没想到的,不是它不好,是我的好多文章都比这篇更适合。它在我的村庄文字中也是特别的一篇,那些太寒冷的文字,可能不适合孩子阅读。当然,把这样的文字呈现在中学生面前,说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长大了。”在这段话中,作者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意义,不赞成将《寒风吹彻》给中学生读,但我们很多人却抓住后半句“长大了”忽略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当成了对老师和中学生的夸奖,这显然是误读。刘亮程先生在这篇文章的下一节就推荐自己的另一篇文章《虚土》给中学生,“这本书依旧在讲述一个村庄,建在茫茫的虚土梁上。一个人一直怀疑自己没有出声,或者已经出生却没有长大。长大的全是别人。全是被别人过掉的生活,被别人做完、废墟一样扔在荒野上的梦。它其实是一个孩子或少年在大地某个角落无边无际的冥想。是人独自面对荒野和世界的一种感觉,我相信孩子比大人更容易理解这本书。”显然作者认为《虚土》比《寒风吹彻》更适合中学生阅读。

当然,总有一些人认为中学生已经大了,没有什么是不适合阅读的。甚至多读一些在他们生活经历之外的东西对他们更有好处。2014年11月30日的中国新闻网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莫言中山大学演讲:不建议中小学生读我的书》。新闻说,莫言先生在中山大学演讲时,遇到了一位让他“坐不住”的中学生。他在现场向莫言先生提问:“我是一个中学生,现在老师推荐看莫言老师的作品,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莫老师的书看着看着就会看到一些描写性行为的部分,我不知道这适不适合中学生看”?对此,莫言先生回答说,他在写作的时候已经感觉到文学作品里面有关爱情、性的描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对人性的描述和刻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要塑造一个非常丰满的人物,那多少要涉及到这样一些描写,但这些内容并不适合中小学生读。所以莫言先生在现场给出了自己最“直接的建议”:“不要听你老师的,不要读我的书。可以读一些写母亲的,写乡村风景的,长大结婚后再读我的小说”。新闻中还提到莫言在2013年8月举行的“中德文学对话”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很抱歉自己的书“基本没有适合少年儿童读的,为儿童写书是我多少年来的梦想”。不知道莫言先生的建议这些人怎么看。

四、《寒风吹彻》适合一个人夜深人静时独读,但不适合在课堂上群读

《寒风吹彻》是作者1996年独自在乌鲁木齐时写的,作者说,“几乎把好多个冬天的寒冷都感受到了。”也有很多人在分析解读这篇文章时喜欢用“孤独”这个词,说是在“在彻骨的寒冷与孤独中守望春天的梦”,显然“孤独”是作者写作本文时的状态,也应该是我们阅读本文时的状态。作家一边用冷峻苍凉的语言叙述着荒凉的人性,一边又用充满诗化、充满暖意的轻舞飞扬式话语诉说对温暖的追求,这样的一种叙述不是在喧嚣中能体会得到的,静下心来,让自己的心也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才容易走近作者的那个火炉,走入作者的心中,去理解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课堂上的群读很难深入,只会表面化。

所以上述活动中,有老师说,自己读完《寒风吹彻》后本来很受感动,但两节课将自己的感动稀释了。这样的尴尬希望以后能少一些。

作者单位:江苏前黄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