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央视“走基层”报道的新样态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859次
  • 评分4
  • 82
  • 0

王涵

中央电视台2015年明确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总体思路:力争3到5年时间,把中央电视台建成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而文风则是央视进入国际一流媒体的重大障碍,中央的“走转改”活动为央视新闻的改进提高,提供了重大机遇。新闻将以何种形式存在?如何走出新意?创新出群众喜爱的新闻模式?这些问题已经是传统主流媒体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央视近年来探索新闻规律、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不断创新报道样态,提升央视新闻的传播力。

海采:精心设置议题,让藏于民间的主流价值观浮出水面

2012年,央视记者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街头,向普通的民众发问:“你幸福吗?”这种随机采访当即引发大家热议,“幸福”这个词也瞬间成为当下的热门词汇,“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样的神回复也在播出后被大家不断拿出来重复和调侃,而这种搞笑的回答在《新闻联播>等央视品牌新闻栏目播出,人们能感受到央视新闻报道一种全新的尝试和改变。

海采是指一种随机的街头采访,针对设置的一个话题或者提出一个问题,通过随机的,大范围的采访,实现口语化、通俗化的表达。世界著名的电视评论家沃尔特·默奇说过:“要想寻找能够强化自己希望从观众那里得到的情感的东西,可以利用声音来达到这个目的,就像可以利用剪辑来达到这个目的一样。”

“海采”创新之处就在于其原生态的展示,这个原声态指的是原汁原味,没有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文稿”讲述,全部是由被采访者的同期组成,这种全新的报道方式更加创新性吸引受众,由“你播我看”的被动态变为受众主动发声。

《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是央视在“问幸福”之后,在2014年春节期间再次推出的全新海采策划。央视新闻此次调动了31个国内记者站,组成95路采访小组,就“家风是什么”问老百姓自家的家风和家规。

在山东孔庙,记者赶了有百年历史的李村大集:在上海,享受了静安别墅的小资情调:在福建,感受了返乡码头的热闹;在东北,体验了大生产线的忙碌;在香港,亲历了新春酒会的温情……,记者在祖国大江南北找寻家乡风韵,求索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规,让百姓用自己的语言原生态地勾画出了“中国家风”的画作。

“您知道您家的家风是什么吗?您家的家风是写出来挂在了墙上,是在父亲母亲的话语里,还是打小儿就藏在了您心里?在这马年春节到来之际,我们央视记者在祖国各地、大江南北,甚至走到了海外华人的面前,问问您家的家风是什么,听听您家的家规有哪些。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从今天开始,我们把这些来自中国老百姓的家风叙述讲给您听,咱们一起过年说家风,从中品味咱们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人的精气神。”这一段是“家风海采”在《新闻联播》首播时的开篇语,点出了家风海采的目的和精髓。

“家风海采”安排在《新闻联播》的头条播出,从大年初一连续八天挂标播出,还在节目后配上了编后语及短评。同时也在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共同关注》等重要栏目的黄金时段播出了加长版。节目在播出后,立刻点燃关注,在央视新闻的微博中,为家风点赞的高达60多万条,成千上万的跟帖评论更让我们看到“家风海采”的独特魅力。

首先精心选择了中国人对“家”的情感浓度最高的春节期间进行采访,恰到好处的时间点让大家对传统家教和“家国情怀”产生了思想共鸣,同时改变了以前宣教式的报道,于家长里短,俗语方言下赋予新闻报道真实性、有趣性,并且更加丰富和鲜活。

在福建的返乡码头,一位台胞说起了家风,他说:“做人要谦卑,你看那个稻子长得满满的,越饱越低头,表示他赚很多钱还是很低头很谦恭,只有那个很自大的才昂头向上,那都是空无一物,虚有其表,这就是我爸爸说的”。没有预设的回答,质朴简单的语言反而更能深入人心。

央视对海采的策划并没有一尘不变,从“家风海采”开始,央视从这种大信息量,快节奏的,类似问卷调查并非故事题材的报道中摸索出一种微故事的表达模式。采访对象上,也更加多元,既有街头百姓,也有名家大V.。

马年春晚最催泪,最感动的就是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歌曲,当晚的春晚现场舞台,背景上不断播放着北京女孩赵萌萌从小到大与父亲的30张合影,时光的荏苒让所有人感动。央视借力打力,立刻推出相应的海采,并且海采的主题不再局限于亲情.更扩展到爱岗敬业的层面。

如果说问“家风”,是对华夏民族、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美德的揭示,那么问“时间”,则是对岁月的流逝,年代的更迭,青春的变迁等更多方面的深入发问,其中有对过去的遗憾,对现在的欣喜,对未来的憧憬,不论是辉煌、成功、还是灰暗与失败,这种追问不仅仅是生活的回忆,也是每个人心中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想在90岁之前冲击超级稻亩产1100公斤,老骥伏枥,壮志不已。”“问时间”的背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奋斗的方向,也是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更是一种时代精神在每个人身上的烙印。深埋于民间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主流媒体潜移默化地被表达和引导出来。

央视的海采有着明确的采访标准:(1)采访是随机的,杜绝摆拍。(2)回答是第一时间的第一反应,没有标准答案。(3)摄像不要关机,跟住“闲来之笔”。对于海采的要求,无非是要原生态的反应每一个细节,在重大政治事件里寻找一个大家最关注的视角,在大事件,大节庆里去激发普通民众的敏感点和共鸣,让深藏于民间心底的主流价值观浮出水面。

说吧:原生态表达激发情感共鸣

“说吧”的发明,让民众有了更能原生态表达自己心声和故事的机会,也更能引发其他人的共鸣。一个小小的空间开设于大学校园、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地,就像是曾流行于街头的自助拍照,小空间没有摄像机,没有记者,一个小小的摄像头,足以让匆匆走过的你听下脚步,在这里谈谈自己故事,晒晒自己回家的礼物?说出心中的牵挂?送出祝福?有太多平日说不出的话,有太多平时不会抒发的感情,在这个空间里真情流露,传递最最真实的亲情和爱情。

“说吧”这一节目样态是央视在海采后又创新出的全新报道形态,在大的节庆假期,各种节假日里被广泛运用。近两年,央视相继推出的说吧包括:“春运说吧”、“两会说吧”、“教师节说吧”、“清明节说吧”等等,而“说吧”这一采访形式的制作则全部依靠央视遍布全国的国内记者站完成。

“说吧”是一种不会给被采访对象造成面对面采访压迫感、赋予其尊重和独立的采访新形式,被采对象在独立空间里更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春运说吧”后,央视以“全国两会”为契机.将说吧的红色小亭子设置在了广州、重庆、沈阳、郑州、上海、北京这六个城市,之后有超过上千人走进这个红亭子,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来自社会不同群体,从“简化办证”到“收人物价”、从“看病难”、到“异地报销”等一个个问题都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这些看似生活中老百姓的小发问,恰恰是两会期间人大讨论决策、政协参政议政的大事,“说吧”传递出了宏观政策中的微观情怀。

“说吧”播出后最大的成果就是有很多网友争相询问红亭子在哪里,都希望能去说说自己故事。有网友说“真的很爱今年央视两会报道推出的两会说吧,每一个走进小红房的都是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带着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在这里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没有偏激没有愤怒,只有真诚甚至还带着点咱老百姓的善良可爱”。

到清明节时,央视再度出击,小亭子再次出现在大街小巷,不过颜色由红色变成了灰色,打造全新的《清明说吧》。在“倍思亲”的节日里,让老百姓抒发内心的深藏的情感,寄托内心的哀思。

清明三天时间,就已经有接近400多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群众走进“清明说吧”。在精心剪辑后,清明说吧在《新闻联播》和《新闻直播间>播出,一个小小的空间,一段段感人的话语,一份份深沉的情感在电视镜头里,在亿万观众前,形成了强大的情感磁场,碰撞出深入人心的感情共鸣。

“说吧”以倾听个体情感,引发群体共鸣为特点,在独立空间的表达下,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现场的真实性。摄像头所能记录的画面是不会撒谎的,这种对真实的放大,无疑也会放大平日里看不到的虚伪和不屑,但这种真实感才是当下新闻传播力的基础和精髓。

记录态:纪实体引入主题报道

央视走基层选择用纪实手法表现新闻这是一种很特殊的选择,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表现手法,让央视走基层报道更真实和细腻。“走基层报道限于一种特殊的时空之下,大多数时效性不是很强,这为报道的表述框定了一种格式:纪实,这种表述强调细节、过程和情节,善于以小见大。”

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曾对走基层报道进行了这样的总结:“‘走基层’报道以积极的价值取向还原了人物的真实生活形态与性格特征,提升了客观性与可信度。在创作中要注重突出故事化表达,针对人物行动与事情发展进行流程式跟踪,直追故事结局;突出连续性,每期节目中要设置悬念与波折,提升收视期待:敢于留足时间与版面,以故事化、情节化的充分呈现形成视觉与心灵的冲击力;突出细节的挖掘与运用,使特定环境下的细节充分呈现,起到巨大的冲击作用,成为点睛之笔。”

央视新闻频道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要求为核心创作点,策划出《走基层——我这十年》、《新春走基层》等一系列主题报道,为新闻报道赋予了全新的特色,更在全国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播现象,带来了受众对央视新闻频道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提升了央视新闻频道的传播力。

2012年1月26日大年初四晚上7点22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发了这样一则微博“这还是新闻联播吗? 20分钟了,一共就三条,且主角一个都没出来。”这则微博是陈晓卿在看到当天的《新闻联播》后发出的,当天的《新闻联播》从头条开始,连着三条都是“新春走基层”报道,平凡人物成为新闻头条,并在节目中占有较大篇幅,这是2012年的《新闻联播》与以前的最大不同,也是中国的电视新闻发生颠覆性变化的开始。

不少“走基层”作品后来都是以一种新闻连续剧的形式出现在央视的《新闻联播》和其他重点栏目中,这种节目样态被称为“蹲点日记”,记者长时间跟拍,记录下人物、故事、命运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种不大像新闻的新闻报道,深入、深刻、充满了真实的“戏剧性”,也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

在央视记者连续9个月跟拍完成的《曹家巷拆迁记》,就是典型的走基层蹲点日记的展示,节目分集播出.节目中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有起起落落的情节变化,让观众有一种收看电视剧的感觉,更关注曹家巷拆迁所发生的大事小情,甚至形成追看效应。

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成为新闻的主角,日常发现的感动集中呈现在这类纪实的节目样态里。2014年央视新闻频道再次推出全新的“新春走基层”系列之《零点后的中国》。报道所关注的是和我们有着相反生物钟的群体,他们丁作劳动在我们已经进入梦乡的深夜,不论寒冬酷暑,他们的生活中总是以黑夜为主,当我们沉沉睡去,他们在做什么呢?

这个好奇的探索,更让走基层凸显出别样的魅力,当记者跟随环卫工、铁路夜间检修工、夜间巡警,夜班公交司机走进寒冬的深夜中,为生计打拼、在孤寂中劳作,更容易激发起被采访者的表达欲望,倾诉诉求,走基层节目的情感浓度也得到提升,而所有人物从零点那一刻开始记录,强化零点的时间概念,使得这组报道传递出更强烈的记录态和真实感。

而走基层的报道,在语态的变化上更是十分明显。从宏达叙事到娓娓道来,更拉近了新闻与民众的距离,语言风格则更加质朴,少了“官话”,多了普通老百姓的“俗话”和来自基层的“泥土味”。

除了改革文稿语态,记者的采访状态也相应调整。首先“走基层”的配音要求由参与采访的记者自己进行,强调的是记者亲身体验后的讲述感,不要字正腔圆,人为拔高的播音腔;走基层记者采访时要求使用无线纽扣话筒,避免杵着一个带有CCTV台标的话筒,给被采访者带来压迫感,同时用无线纽扣话筒也可以增加采访中的交流感,让交流变成聊天,更自然,更真实。

品质传播决定央视新闻的影响力,新闻报道样态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既为传统媒体树立起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新闻标杆和新闻价值观,也符合了当下的传播特点,只有持续提升新闻品质,央视新闻的影响力才会更强大、广泛、深远。

注释:

【1】部长波:《电视结构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2014年1月31日首播开篇内容http://news.cnW.cn/2014/01/31/VIDE1391167439535297.slurnl

【3】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2014年2月1日播出内容http://m.news.cnW.cn/2014/02/Ol/ARTl13 91212044233627.shtml

【4】孙金岭:《向观众讲述一个精彩的“两会”故事——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2015全国“两会”纪实》,《传媒》2015阜版

【5】周小普、周树雨:《从央视<走基层>看电视节目的创新实践》,《电视研究》2012年第7期

【6】《探索规律创新手段——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报道业务研讨会纪要》,《光明日报》2012年3月20日第4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