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文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与改进方式调查研究——以西部高校为例

  • 投稿总攻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527次
  • 评分4
  • 83
  • 0

○屈桃 丁凌

【摘 要】创业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我国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对创业教育理解的各种误区,同时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西部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要略落后于东部地区各高校的开展情况,同时对文科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本文以西部高校文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为视角,通过对创业教育基本概念的进一步深入挖掘,结合文科生的特质对西部高校特别是文科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提出改进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西部高校 文科生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最早兴起于美国,但在创业教育的兴起阶段,其只是片段化,零散化的课堂教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美国创业教育真正获得大规模、成体系的发展是在19世纪90年代,此时的创业教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对其他国家创立并发展创业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开始于90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果,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从总体上来说较国外仍有一定差距,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都不到位。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国内对创业教育的价值意义、具体内容、特质功能、教学模式尤其是对相关概念如:创业、创新、创业者等的探索和研究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挖掘。此外,我国创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单一,缺少实证研究和深入探索,某些研究成果脱离我国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仅为泛泛的空谈。在实践总结上,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处于初级阶段,整体的力量和水平较为低下,创业教育始终处于感性化、浅层次的状态。在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西部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要略落后于东部地区各高校的开展情况,同时对文科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本文以西部高校文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为视角,通过对创业教育基本概念的进一步深入挖掘,结合文科生的特质对西部高校特别是文科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提出改进方法。

一、深入剖析创业教育相关误区,全面理解创业教育基本内涵

在我国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误区。造成这些问题和误区的原因多种多样,最根本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创业、创业教育以及一系列相关概念,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是我们走出误区的根本方法。

1、深入剖析我国对创业教育认识的误区和问题

(1)认为创业=创办新企业。对创业的这种理解不能算错,但这是对创业狭义的理解。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来理解创业教育,就是把创业教育等同于教会学生创办企业。那么势必会缩小学生个人和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使一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到创业教育的环节中来,从而使创业教育陷入“精英化”的误区,违背了我们开展创业教育的初衷。

(2)认为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有限的社会实践可以满足高校创业教育的要求。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实践的问题,因此,如果仍以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进行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理论灌输和有限的社会实践是难以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的,这种误区会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分离开来。在真正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甚至是困境,倘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开展实践活动,不能够让学生独立的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就无法培养起学生的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恐怕还是会以失败告终。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当然,传统教育的误区是造成这种残酷现实的原因之一。

(3)认为创业教育只针对于商学院的学生与其他专业无关。毋庸置疑,高校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商学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创业教育只能局限于商学院的学生。创业过程中,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进行企业运作和管理时,只具备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极高的商业敏感度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创业教育的开展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争取照顾到各个专业的学生。文科生本来就是就业的“重灾区”,倘若能将创业教育在文科生中顺利开展,既能充分发挥文科生自身专业的特长,又有利于文科生就业难问题的顺利解决。

2、全面理解创业教育基本概念

(1)创业。就目前看来,我国学术界对“创业”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根据我国相关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将创业概念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创业、次广义的创业和广义的创业。狭义的创业概念为“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次广义的创业概念是“通过企业创造事业的过程”,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即创建新企业和企业内部创业。广义的创业概念为“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即所有创造新的事业的过程都是创业。①在笔者看来,创业不一定必须要创办新企业,其本质在于对机会的洞察和把握,所谓创业就是通过充分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使其为自身事业的拓展而服务。对文科生来说,想要创办企业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如:缺少经济类的综合知识,缺少相应的科学技术等。因此,对文科生而言,创业应该就是广义上的创业,更是一种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是对各种机会的洞察和把握,通过对自身周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开拓事业,在职场上闯出一片天地。

(2)创业教育。针对创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定义的:“创业教育,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还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创业教育不仅是“如何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核心知识还有:辨别生活中机遇的能力;通过产生新想法和组合必需资源来寻找机遇的能力;创业和管理新企业的能力;富有远见和具有批判思维的能力。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业教育应该被定义为: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

二、着眼文科生自身特质,结合西部高校实际情况,评析西部高校文科生创业教育开展效果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始于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教育发展到2002年4月,教育部正式确定人大、清华、北航、黑龙江大学、上海交大、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大、西北工大等九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此举展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使创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九所院校中,西安交大和西北工大是西部高校的代表,也是西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先锋。但西安交大和西北工大中理科生人数要远多于文科生人数,因此,对文科生创业教育的培养效果究竟如何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1、着眼于文科生特质,分析文科生创新能力及特点

“中国习惯上把一切科类与专业划分为‘文’、‘理’两个大类,前者主要指的是以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和专业,它们探讨的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后者主要是以客观自然世界及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学科和专业,它们探讨的主要是自然界的问题和规律。”③文、理科大学生分别有其自身不同的特质,本文通过剖析文科生的特质,进一步分析得出文科生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及特点。

提到创新,人们会直接联想到技术发明、专利项目等,很少有人会联想到文科生也可以进行创新。其实,文科生的不断创新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文科生的显著特点就是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科学素养较之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文、理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途径及方式是不同的。就创新成果的表现形式来看,文科生的创新一般不会通过有形的物质成果来展现,相反,他们的创新更多的是通过无形的精神成果来体现,比如某种新的方案、新的计划、新的理论等;就创新的途径而言,文科生的创新除了需要通过资料的阅读、分析、思考,更需要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是文科生创新的重要途径,同样,文科生的创新也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文科生的创新也好,创业也罢,始终离不开的就是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

针对文科生创新的能力及特色,我们不难发现,文科生的使命应该是管理社会、传承文化、塑造时代精神,进而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宝贵的知识资源和文化储备,但相对于理工科学生,文科生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的作用通常不会以物化的形式展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常常是隐形的,这就造成文科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难,人们通常会对文科生存在偏见,在很多人心中,文科生工作的作用可有可无,因此要结合文科生自身特质,深入挖掘文科生创新的能力,不断加强对其的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2、结合西部高校实际情况,评析西部高校文科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效果

前文已经提到西安交大和西北工大是西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先锋,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两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西安交大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创业教育,力图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尽快实现由理论学习向社会实践,由专业技能向全面发展的转变。学校不仅设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还制定了《本科生课外8学分实施办法》,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必修、选修和实践环节的学分,还必须获得8个课外学分才可毕业。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课外8学分实施办法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西北工大针对创业教育提出“四个相结合”的方针,即创业教育分别与培训、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教育、企业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设计了创业学的系列课程:“创意理论与实践”、“创造理论与实践”、“创业理论与实践”。在教育内容上,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一是观念;二是创业精神;三是创业知识和技能。而在教学形式上也更注意进行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避免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④

作为西部高校创业教育代表的两所高校在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各所高校学习和借鉴,但在实地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仍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创业教育缺乏对文科生的关注度。在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文科生的人数较少,绝大部分学生仍为理工科学生尤其是商学院学生。其实创业教育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风险意识、表达能力等,这不仅仅是理工科学生所需要的,在现代社会文科生也同样需要这种能力和意识,因此西部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应该不断扩大受众群体和人数,使文科生能够更加广泛的参与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和社会实践,从而在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职业的要求。

其次,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缺少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西部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展时间短,经验积累少,因此在课程安排上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设置的课程局限于对国外相关课程的解读和对创业技巧的简单讲授,缺乏对大学生的系统性考量,更缺乏个性化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对文科生所具有的自身特质及创新特点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轻文的问题。社会实践环节的缺失既无法帮助学生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又不可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若要使创业教育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就应该尝试开展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更好的推动学生素质的提升和高校教学的发展进步。

三、西部高校文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改进方式

针对文科生的创业教育,并不是让文科生一定要进行企业的创办,对文科生而言,创业教育更应该紧密结合他们的特质,倾向于不断地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相关职业技能,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具有卓越的创新精神、决策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好的求得自身的生存并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首先,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确定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努力完善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创新、创意、创业相结合的“三创教育”。这三种教育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教学模式、功能效用等方面的交叉,使创新、创意、创业实现有机融合,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的安排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特点。当代大学生普遍来讲记忆力强,思维敏捷,个性鲜明,极具开拓精神,如果能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创意、创业的综合培养和训练,会使学生获得最为全面的发展,并能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充分的发展。

其次,积极开展各种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课外技术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激发潜能和创造力的最好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⑤文科生学科竞赛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以竞赛的方式进行综合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团队的方式进行报名参与,针对不同的竞赛,可以让各个不同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既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上实现互补和扩展,又使其培养出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最后,努力探索适合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引进和培养创业教育师资。在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可以吸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mba的管理对抗赛、创业计划、案例探讨、创业成功人士课程讲授等形式。而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应当更加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要将传统的灌输教学法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外,更要积极探索出能够激发起学生创新欲望的教学模式,可以主动邀请一些创业成功的人士或企业家深入课堂与同学们进行经验交流,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创业到底意味着什么。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也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教师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机制中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学术能力上,同时也体现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参与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纯学术学者”的出现,使师资队伍向智能型、全面型转化。

文科生接受创业教育是时代所需,也是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针对文科生的创业教育必须要在实践中开展,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从复杂的社会问题出发,在实践中获得智慧,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718070)】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④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20

②柴旭东,《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2

③谢维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8

⑤苗艳丽,《关于充分发挥实验室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受的几点思考》[J].《技术经济》,2004(10):31-33

(作者:屈桃,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丁凌,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