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1919-1927 年中国影像体裁概述

  • 投稿张师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867次
  • 评分4
  • 22
  • 0

【摘 要】拍摄一张照片,如果要的不仅仅是一张曝光准确、对焦清晰的照片,而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或者能够给人以某种感悟的照片,一定会涉及这样一些因素:虚实关系、用光特征、影调特征、景别与画幅尺寸特征等,这些需要考虑的因素正是影像的体裁。本文结合1919-1927年这一历史时期的影像事实对此作出一定的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摄影 影像 影像体裁

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一幅影像的创作呢?摄影家胡伯翔认为“盖摄影佳作,必须有美之结构。苟无美之结构,纵能感光准确,晒印精致,也仅技能之摄影而已。美之结构,系合物形位置光线与作者之意想诸端而成。飞潜动植,物之形体也;宾主虚实,物之位量也;阴阳向背,物之所受光线也;美感趣味,作者之意想也。”①这就是说,摄影艺术形象的成功与否,在于选择拍摄对象的形态、宾主虚实的构图、阴阳向背的光线运用等和作者所要表达的美感趣味,能否很好地结合起来。

一、用光特征

我国摄影艺术在发展初期,曾被称为“光画”;最早的摄影艺术团体名为“光社”;一九二七年出版的《半农谈影》,对于“光是画的命脉”已有十分精辟的论述。②这一时期的摄影师们在自然光的条件下,灵活改变拍摄角度,耐心等待理想光影条件的出现,使光线的造型语言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达。

笔者对《图文20世纪中国史》中1919-1927年的670幅图像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光位运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正面光、前侧光和侧面光。其中正面光所占比例为61.6%,超过所有统计数据的一半。侧逆光和逆光的运用比例极少。可见大多数摄影师受自然光的影响较大,以拍清楚被摄物体的形象为目的,选择光线充足的光位进行拍摄。极少部分的摄影师能够驾驭各种光位,甚至主动选择逆光等特殊光位进行摄影创作,以获得与众不同的光影效果。光位的选择和运用,体现了摄影师的技艺素养。

摄影作品《北伐时期的蒋介石》,摄影师采用正面光的创作方法,拍摄了蒋介石穿着军装、骑着白马敬礼的英姿。强烈的正面光将白马照得发白透亮。蒋介石也在正面光的照射下显得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光线的合理运用,向读者展示出一代将帅的风采。

前侧光是摄影者比较喜欢的光线条件,能产生较好的光影排列。最适合运用到人像摄影中,半身像作品《周恩来》展示了周恩来的帅气容貌,是一幅典型的前侧光作品。周恩来的面部形象被细致地刻画出来,影调细致丰富,立体感强。

受到侧面光照明的景物有明显的明暗对比,光影结构鲜明、强烈,即使是景物表面极其细小的起伏或凸起在被照明后也能有所突出。所以侧面光能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形状、立体感和质感。作品《上海华界修筑马路》向我们展示了一群修路工人在马路上修筑马路的场景。侧面光的运用,使画面形成明暗的强烈对比,工人们富有力量的劳动场景被烘托得淋漓尽致。

摄影家刘半农1926年拍摄的作品《夕照》,运用了自然光的侧逆光照明拍摄。阳光从敞开的门后照射到门前的空地上,地面上树影斑驳,院墙前的大树被生动地勾勒出形态,背景中被阳光照耀着的植物更好地衬托出画面的视觉中心。

1927年刘半农创作的《齐向光明中去》,用逆光拍摄出河流的湍急,河面上的反光强烈刺眼,划船的勇士们不畏激浪,勇往直前。这幅看似一幅自然景观表现的作品,实质的历史背景是1927年3月,武汉国民政府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的压力下,共产党员被迫离开政府。7月,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变革命。大批有识之士逐渐认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他们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与反动势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③作品表现了那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民族光明前途的期盼。

作品《旧时川江上的纤夫》中,创作者也采用逆光照明,纤夫正面完全没有被照明,因此纤夫辛苦拉纤的表情被掩藏在阴影之中。阳光只勾勒出纤夫背部的亮轮廓,与地上被拖得长长的身影形成强烈反差。画面近处几十个纤夫正齐心协力使出浑身的力气去拉一艘船,仿佛老牛耕地一般埋头劳作,表现出纤夫拉纤生活的艰辛。

二、影调特征

光线的不同运用,能使被照明物体的明亮部分与阴影部分,在亮度以及照射面积的比例方面有很大区别,由明到暗转换过渡的缓急也可以完全不同。这就构成了明暗关系、浓淡层次千变方化的影调。因此可以说,光与影调的关系就是因与果的关系。对于黑白摄影来讲,所谓影调处理,也就是黑与白、明与暗的变化与谐调。④

据笔者统计,在这一历史阶段的作品中,中间调作品占所有作品总量的92.8%,以绝对领先的优势压倒高调、低调、对比调作品。受摄影器材和拍摄条件的限制,中间调作品最容易摄取。而要得到高质量的高调、低调和中间调作品,则需要摄影师具有超高的驾驭影调的能力,有意识地运用摄影工具和技巧,主动地选择和控制影调,使影调为表现意图和内容服务。

郑颖荪1926年拍摄的《淡烟疏雨》是一幅优秀的高调作品。作品的基本影调为白和浅淡的色彩,给人以明朗纯净、清秀之感,表现出蒙蒙细雨中如烟如雾的自然景色。画面中保留的少量有力度的黑色构成了树枝的形象,成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避免了高调的苍白无力。

《作家林语堂与妻子翠凤》是一幅典型的低调作品。照片上黑色占绝对优势,作品中的小面积亮部是两人面部形象。人物面部形象在大面积的黑背景的衬托下格外突出。整幅作品体现了摄影师很高的艺术素养,给人庄严肃穆之感。

《流落街头的儿童乞丐》的作者利用中间调创作了这幅作品。画面上不存在黑色或浅色占绝对优势,其中两个儿童的主体形象和背景都处在黑白灰的渐变之中,记录下两个儿童乞丐蜷缩在街头乞讨的可怜形象,引发读者的怜悯之情。日常创作中大部分的黑白作品都属于中间调作品。

1925年6月1日,上海总工会在上海正式成立,由李立三担任会长。领导30余万工人总罢工,5万余学生罢课,绝大部分商人罢市。作品《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李立三在群众大会上演讲》的摄影师以对比调手法拍摄了李立三在群众大会上演讲时的剪影,通过演讲者的身体轮廓,表现其演讲者当时激动的心情。

三、景别特征

在画面构图中,景物所包含的场景大小被称为景别,其中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几种景别。一旦拍摄的主题被确定之后,景别的大小就将直接地影响画面内容的表达范围。一个优秀的摄影家在举起照相机时,画幅的格局和比例早已成竹在胸。但是画幅的格局无论怎么变,除了正方形的构图以外,总体不外乎趋向于横构图和竖构图两类长方形构图。那么关键就是在横或竖之间做出选择,以确定整体的格局。

据笔者统计,这一时期的摄影作品在各种景别的使用中,全景使用得较多,占统计总量的43%;中景、近景次之;远景、特写使用得极少。

1926年吴辑熙创作的《不夜琼岛》是一幅远景构图的作品。作者从大处落墨,运用远景表现琼岛迷人夜景。近处平静的湖面、远处的山丘和宝塔都被包含在画框内,以博大的胸怀和眼光将其线条和影调构成背景,气势恢宏,气氛极为舒展,真正做到了“远取其势”。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时遭到军警镇压,当场捕去学生32人。当晚北京各校学生召开会议,讨论营救被捕同学,并决定联络各校实行罢课。5月5日,北京各大院校举行总罢课。在社会各界的施压下,5月7日,被捕学生获释。《北京高师被捕学生5月7日获释返校时的合影》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获释后受到各校学生热烈欢迎时的情景。作品采用全景构图,突破了固定排列照合影的框框,摄取了八位被捕同学返校为全校师生拥护高举、热烈欢呼的全貌。制片时在照片上方,又加了一条黑底白字的题款,使影像鲜明清新,别具一格。

《查看永寿宫》向我们展示了1924年11月25日,冯玉祥的国民军将溥仪驱逐出宫后,带兵进宫的北京警备司令鹿钟麟由清室代表邵英、宝熙引导,查看永寿宫的场景。作品采用中景画面,强调了人与人的关系,舍弃了大面积的环境描写,将注意力放在了画面的情节上,将警备司令颐指气使的情态展露无遗。

1922年,17岁的溥仪举行大婚。作品《大婚前的溥仪》采用近景构图,虚化背景,表现溥仪大婚前的神态,通过刻画溥仪的着装、面部表情,洞悉其复杂的内心世界。从溥仪呆滞的表情中,读者可以看出傀儡皇帝的彷徨与无奈。

张印泉1927年创作的《荷花》采用特写镜头,从微观的角度细腻地刻画荷花局部的细节,读者能够清晰地欣赏到荷叶、花瓣、花蕊和莲蓬的质感,表现出荷花动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以不凡的审美趣味。

四、画幅特征

摄影师对构图的把握往往是在极其短暂的瞬间完成的。这就要求摄影师对构图的横与竖的把握有非常敏捷的处理能力。在摄影画面的构图中,还有呈稳定状态的正方形构图,它能满足旋转运动的需求,有时能解决垂直与水平两个方向的矛盾。但是正方形构图往往是摄影构图中最难把握的构图样式之一,在中国摄影早期用得极少。

据笔者统计,这一时期在长方形画幅的选择中,横画幅的使用率为61.6%,竖画幅占38.4%。横竖画幅的选择取决于表现主体的需要。

“五卅”惨案发生后,北京各界群众在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同志的带领下,多次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作品《游行示威》中,摄影师将游行示威的人群作为画面的中心,以横画幅的样式强调了画面的流动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游行队伍的规模和人民反帝斗争的强大气势。

欧阳慧锵是早期一位著名的摄影家,主张将摄影作为“一种高尚美术之游艺”,明确提出摄影活动是美术活动的内容之一。作品《进香》采用竖画幅不仅展示了建筑物的高大特征,还有利于展现香炉中烟气的升腾运动感,给读者的视觉和心理带来高亢、飞升的感受。

不管是具有天生的悟性,还是经过了后期锲而不舍的努力,这个时期的摄影家们都用留下的作品,告诉我们处理用光、影调、景别与画幅的方法和技巧,供我们学习与参考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3_930)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胡志川、马运增:《中国摄影史1840-1937》[M].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230

②④丁遵新:《摄影美的演替》[M].辽宁美术出版社,1986:14、15

③李伯钦、郑连杰:《中国传世摄影 1852-1949》[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49

(作者: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