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生物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生物教学研究瓶颈与对策论文(共2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4-03
  • 阅读量241次
  • 评分0

  导读:生物教学论文也是现在很多专业教育工作者在评定职称的时候必须要撰写的,但是对于当下的很多人来说,也都是第一次写作,所以也不怎么清楚要如何写,本论文分类为基础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生物教学论文供参考


  第1篇:浅议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瓶颈与对策


  汪永瑞(甘肃省陇西县思源实验学校,甘肃陇西748100)


  摘要:农村初中的生物教育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一直步履维艰,无法和新时代的素质教育相联结,简单的教法、重复的识记一直困扰着学生的发展,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随着新课改的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越来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呈现出喜人的局面。文章从六个方面加以分析,探讨走出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误区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瓶颈;对策


  因为生物、地理等课程的最终成绩不计入中考总分,所以学生并不重视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学习。因此,对这些所谓的“小科目”的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我们所教的科目,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物而言,教师要培养的是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有机体的认识,为将来从事生物研究的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生物教师首先要意识到生物教学的意义,而不要一味为了升学率而忽视了生物课程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指明了方向,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顺应时代的要求,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平台。


  二、实验观察,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教师就要多下工夫,多想办法,课堂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生物课程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是和实验相关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从实验入手进行教学,能做实验的绝不用讲解代替,能动手的绝不用记忆代替。许多教师在生物课堂上用讲解和简单识记去代替生物的实验功能,这并不可取。“四书”之一的《大学》中就谈到“格物致知”精神,意思是通过探察事物得到知识。这里的“格物”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实验。古人尚且重视格物精神,我们今天的教育,特别是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习,更要重视实验精神,真正把实验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的是教师演示实验,有的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无论哪种实验,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不要用讲解代替实验。比如显微镜的使用,这些实验确实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农村初中没有这个条件,一两台显微镜根本无法提供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都是教师调整好焦距等,学生看看就可以了。如今我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资源,所以我们的教师应该大胆地让学生去动手,去观察,去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动手动脑的过程远比坐端正背诵的效果要好。有的实验是课内的,有的实验是课外的,像种子的生长过程等实验学生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完成,但是由于家长和教师认为这样会耽误学生的学习而取消了。其实对于这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实验,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去做,因为死记硬背的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并无多大益处。学生的天性是喜欢自己动手,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有利因素,让实验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以实验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实验培养学生探求生物知识的兴趣。从实验中观察,从实验中学习探究,不要急功近利,相信实验教学的渗透必将会推动生物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自我阅读,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现行生物课本的内容安排深入浅出,教师在制订好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概括文本要点,对所阅读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教师参与学生的探究总结过程,和学生一起互动,完成知识的系统概括。如今的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求学生要“学会”,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会学”,课堂的指导应该遵循知识的系统性和时效性。


  在知识的系统性上,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表格、框架概括能力,特别是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力。以七年级生物为例,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整本书的知识点,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然后再细化到各个章节,把文本的概括能力渗透到课堂中,一步一步深入拓展,让思维导图的框架之树通过概括“枝繁叶茂”。生物课程的系统性是非常强的,纲、举、目、张,每个框架的内容下面都有非常完善的系统知识。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把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列出来。我想,这不仅仅培养的是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和技巧,更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技巧。


  在知识的时效性上,生物课应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内容,不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无限阅读的舞台。五分钟还是十分钟,完成什么内容,教师要明确呈现给学生,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更加高效。现在的中高考呈现出的是时间短、阅读量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比如,植物的生活方式有哪几种,让学生快速阅读,在限定时间内找出答案。这样将学生的动眼、动脑、动手能力全盘调动起来,不会让学生无所事事,浪费宝贵的时间。这种时效性的训练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导向性,不要设计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问题。如果学生的作答出现分歧,教师要及时纠正并加以总结概括,使课堂的实效性得到最大发挥。当然,这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要试图一蹴而就。在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用这种方式去推动生物教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发展。


  四、积极鼓励,让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成就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吝啬鼓励的语言,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赞美是一种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人奋发的动力源泉。特别是农村的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少亲情的感受,但是他们生活的独立性更强,所以适时的鼓励会增加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教师如果能够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他们就会一直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激励机制。在课堂中,一句话的肯定、一个眼神的肯定、一个微笑的肯定,都能让学生心情愉悦、信心百倍,课堂教学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我认为,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不仅仅是方法问题,更是态度问题。许多人认为严师出高徒,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是我们现行的教育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准则,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更是全面发展的生命个体。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尊重学生,只有你尊重了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尊重你所传授的知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处在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这种渴望被尊重、被鼓励的需求更加强烈。因为一方面他们还处在知识获取的初级阶段,对任何事情都似懂非懂,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着强烈的成人感,迫切希望教师尊重自己,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所以在教学中,对一个定义的概括、一个生物现象的分析,甚至于一段文字的朗读,都可以成为我们鼓励、赞美学生的契机,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取向,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激励他们不断成长。


  五、温故知新,让学生构建生物的知识体系


  “温故知新”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新旧课程内容的衔接,在教学中,既要关注旧知识的总结,又要展示新知识的内容,使新旧知识相互融合,达到有机的统一。特别是生物课,它的系统性非常强。比如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教学中,涉及上一章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许多知识点,如果我们在讲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内容时忽略了生命基因和生物的形状等前一章节的内容,学生接受起来就会出现困难。所以在温故环节,教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旧知识合理地和新知识衔接起来,举一反三,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温故知新切忌搞题海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总结并积累、梳理,这样无疑会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好的“温故”会为“新知”的获得提供更好的基础。总之,“温故”是为了引入“新知”,是为了本课时的目标而设计的环节,切忌本末倒置,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温故”而忽略“新知”,这样的教学得不偿失。当然,温故的方式很多,比如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图表再现、定义复述等,这里不再一一分析。温故知新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对于生物课而言,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改变考核模式,让学生重视生物课程的学习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它和素质教育并不冲突,我们教师在强调生物学科重要性的同时,对于教育的考核机制也应该同步进行。多年来生物课程并没有加入到中考考试科目中,学生自然就不会重视其学习。所幸我所在的县区对中考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作出调整,把生物课的考核也融入到中考的范围之中,这样在考核模式上无疑让学生开始重视生物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农村初中的生物课程教学走上正轨势在必行。相信在教师的观念改变、教法革新和考核机制的作用下,生物教学定会焕发生机,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总之,农村初中的生物教育依然具有改革性、挑战性,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去应对,相信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学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2篇:运用微课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吴利红(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南初级中学,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涌现出一些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制约。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新宠,受到各级学校的广泛关注。将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借助其丰富化、具体化、高效化、便捷化的诸多特点,来辅助传统生物课堂,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可对微课应用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教学运用


  对于广大初中生而言,微课的融入打破了传统学习的约束,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模式,让教与学的过程更加民主、轻松、自主、和谐,其不仅有利于开发初中生内在潜力,也有助于实现分层教学,使学生可以根据自我进度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学习积极性。同时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使教师不必拘泥于某个重点的反复讲解与强调,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引导、因材施教等方面。


  一、初中生物课堂融入微课的意义


  (一)打破传统模式的枷锁


  微课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将繁杂的生物知识点划分为单一的目标,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来将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其不仅适用于课堂,也可以提升课前预习效率,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理解掌握程度与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营造实验情境


  生物课堂离不开实验课,许多生物知识不易理解,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感受现象与结果来辅助理解。但由于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许多实验不适合也无法进行大批量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微课视频来进行有效弥补与补充,让学生在无法实验的情况下,不受时间、空间、外界影响,将提前录制的视频随时播放,随时参与到实验中去感受与学习,突破难点,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师生互动交流的提升


  微课本身来自于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最大的特质就是具备高效的信息传输与交流特征,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微课来录制难点重点知识,也可以借助微课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二、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应用微课的方法与策略


  (一)课前预习


  生物知识主要以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为主要方向,也就是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教师在课件录制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预设,贴合实际生活,制作有效课件,有利于学生预习时参考。教师也可以在预习视频中添加预习提纲,并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与探究性,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预习效果。


  (二)课中解惑


  通过课前微课预习,学生对一些难点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解读。这时,教师在课堂上可将学生共性的问题找出来,作为课堂教学探究的重点,并通过课堂讨论来深化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搜寻大量的趣味性案例与实验微课,在满足与理论知识匹配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与实践的分析,解读疑难问题。对于一些难以攻克的高难度问题,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研究微课视频内容,以小组模式展开深入探讨,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全班讨论,最终完整解读所有疑问,达到当堂知识难点当堂掌握的理想教学效果。


  (三)分层施教,难易结合


  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尤其是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从认知理解能力、水平、心理、接受度上都存在不同,导致教师无法采用传统模式下的整体灌输来实现全面性提升。结合新课改,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对学生生物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借助微课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通过教师提前设定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行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微课视频来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动能性的提升,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可以使其在自我理解能力水平上,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点,并且有所提升。在实践教学视频录制的过程中,教师可大致进行内容难度划分,让学生根据自我能力来挑选匹配的微课学习,这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也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权与可提升空间,同时也有助于细化知识点。


  (四)生物思维的引导


  在以往的生物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生物思维的培养。而生物学科的理论、原理、现象、结论都需要生物思维作为载体来进行认知。因此,教师要结合微课,在讲解生物知识过程中见微知著,让微课课堂更具备探索性与启发性,来达到学生生物思维的养成。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探究,而后利用微课分析具体的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实验,并进行每日的观察记录,自己录制微课视频,并融入与实际相关的课本内容,感受生物学科本身存在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