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议美术教学之欣赏教学

  • 投稿徐士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61次
  • 评分4
  • 17
  • 0

TEXT / 高驰

【摘要】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它对孩子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和美术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面对中学美术欣赏课的现状,教师必须改变欣赏教学的方法,让我们的美术欣赏课能够提高欣赏者的欣赏水准,培养审美情操,使孩子们能用心灵去感应美,接受美的洗礼,坚定美的信念。

【关键词】欣赏教学;欣赏点;创设情境

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它对孩子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和美术素养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让孩子们欣赏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是当佳作出现时,我们究竟应怎样欣赏呢?这个问题在学界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中学阶段的欣赏教学究竟应如何开展才有实效呢?于此我要粗浅地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第一、中学美术欣赏课的现状。目前,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是以下4 种情形。(一)“讲赏”课——在美术欣赏课上,老师通常一讲到底。我们看到的情形是老师讲的热火朝天,但是学生很茫然,让人非常尴尬,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二)你问我答型——老师针对作品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让孩子们依次作答;(三)合作讨论课——让孩子们就作品进行讨论,教师从旁点拨;(四)放任型——让孩子们自主欣赏作品,教师无需多管。这四种类型中以讲解型为主。可老师的讲授大多数时候只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而且过多过细地讲解,既不利于孩子们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孩子们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要消除这种弊端,就必须让学生在欣赏话题上多动脑筋,同时还需提高教师的解说能力。提问型和讨论型有相通之处,但讨论型的欣赏课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放任型的欣赏方法的好处是孩子们自主选择作品,用自己的方法来欣赏,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好恶,但是孩子们缺少必要的引导,欣赏效果可能不佳。因此老师应针对不同的作品,确定相应的方法,让我们的美术欣赏课发生变化。

第二、从作品出发,把握教材的欣赏重难点。我们要立足作品,认真感受作品的美。艺术作品的美,往往蕴藏于笔墨、色彩、意境、神韵之间,欣赏者或许不能直观地感悟到艺术作品美之意蕴,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针对不同的优秀艺术作品,仔细琢磨突出的欣赏点。每件作品的侧重点应不同,一些作品的欣赏点在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一些作品的欣赏点则在艺术家新奇的构思,一些作品的欣赏点则在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一些作品的欣赏点则在材质造型的表现力,一些作品的欣赏点则要注意形象的内涵和寓意……总之,老师需要引导孩子们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欣赏。老师亦需要对教材作品灵活处理,有些是需要在课上重点欣赏的,有些只需点到为止,有些则可让孩子们课后自查资料欣赏。

然而,不管作品怎样去欣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需要寻求出作品的欣赏点,把作者对该作品表现的主题和好的表现形式能准确地讲解给学生,并且能讲解的生动有趣。作品的欣赏要有新意、深度,不能每件作品欣赏都是一个模式“ 形象美、构图巧、内涵丰富……”那么孩子们将觉得没有意思,更无从谈起欣赏。欣赏教学中教师的智慧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善于挖掘作品中独特的、核心的、打动人的欣赏点而且要能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让孩子们在对作品的欣赏中,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力能够得到提升。

第三、欣赏教学的方法必须灵活多样,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孩子们的兴趣。

(一)积极调动孩子们的热情,主动参与美术欣赏课。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孩子们的直接参与,孩子们对作品的感受,通常凭第一印象,这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能品味到的美很不全面。所以,欣赏课前应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感知,让孩子们充分地发挥图书馆、网络的作用,收集和作品相关的资料,使孩子们有备而“赏”,可以缩短与欣赏作品的距离,让孩子们真正参与到欣赏教学中来。课上,老师也不要急于讲解,可先让孩子们谈自己对作品的第一感觉,看完相关资料后的感受。随后可以抛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们欣赏画面,讨论作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碰撞中形成新的认识。这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其中,效果好于老师一味地讲解。

(二)欣赏应和绘画实践结合,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感悟作品。美术欣赏课先让孩子们有所悟,而后对作品进行临摹,这也突破了欣赏课只说不练的局面,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我们应该认识到,欣赏教学与绘画教学不是割裂的,欣赏教学可以融入美术教学全过程的。孩子们通过绘画实践,可以更深入地把握美术作品的意蕴。通过欣赏、实践,孩子们对美术作品的美体悟自然会更深切,进而可以让他们进行更多的美术欣赏活动。在民俗作品欣赏教学时,我先将经典的泥塑作品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的注意力被这些活灵活现的东西吸引了,他们动手的愿望就很强烈,这时就可以让孩子们照“ 虎”画“虎”。通过实践,他们会发现要真正捏好这些东西,不容易。这时我赶紧播放介绍泥塑的录像,讲解泥塑的故事、泥塑制作的小技巧。此时的孩子们早已把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泥捏在手里了,不一会儿,一个个泥娃娃就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最后老师引导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和欣赏作品进行比较,做出客观的评价。这样的欣赏教学,其目的不仅是感知泥塑作品美的要素,也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自己作品的长处与不完善的地方,孩子们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诱发了孩子们进一步探求美的愿望。

(三)创设情景,从中感悟艺术魅力。中国传统艺术理念中有“虚静”,强调欣赏艺术作品时要虚廓心灵,要细观静识,用心感悟。根据这种理念,我们欣赏作品时,可以创设一种凝神静悟的氛围,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进入审美状态,而摆脱现实世界的纷扰,在我们创设的艺术欣赏氛围中神游。经典的艺术作品,在形式结构的后面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老师需要创设情景,将孩子们特有的生活感受和审美体验激发出来,让欣赏的层次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让音乐进入我们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给孩子们创设一种氛围。我们可以尝试用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方法,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感悟作品内涵。同时也让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在欣赏、体悟中迸发。一次我让孩子们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先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介绍这幅作品创作的相关情况,再让孩子们仔细读图几分钟,用心看纤夫们在拉纤时迥异的神情,随后为他们播放《黄河号子》。此情此景,孩子们会不自觉地进入预设的情景,通过细观画面、聆听音乐、用心体悟,纤夫们艰辛的劳动就很容易诱发孩子们的审美同情。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就很容易调动已有的审美体验,使自己的感情融入欣赏作品。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欣赏作品,老师可以适时介绍俄罗斯优秀诗人涅克拉索夫的作品:“到伏尔加河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呻吟?这呻吟声像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拉纤夫们在痛苦的行进。”音乐、诗歌、画作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先前模糊的、朦胧的审美感受瞬间就变得清晰了。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情境创设让孩子们较快地进入审美境界。

此时的孩子们就从刚开始的不自觉参与到现在的积极认同,进而理性参与欣赏活动,让孩子们层层深入地领悟到艺术作品深层意蕴,并产生审美愉悦,那么我们创设情景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总之,老师应想方设法,有效利用电教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创设情景法等让我们的美术欣赏课鲜活起来。同时我们老师还应引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感知、认识作品,进而感悟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体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要积极创新,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潜能,让孩子们敢想、敢说、敢做、敢画。让我们的美术欣赏课能够提高欣赏者的欣赏水准,培养审美情操,使孩子们能用心灵去感应美,接受美的洗礼,坚定美的信念。

【高驰,宁夏银川景博中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