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 投稿ido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08次
  • 评分4
  • 72
  • 0

湖北省汉川市三星垸农场中学 李正庚

湖北省汉川市综合高级中学 李继平

摘要:文章在探讨语文教育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出语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与自省、感悟能力。进而阐释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现状,提出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三种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文教育;终身学习能力;终身教育;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99-02

语文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每个人走过漫长的人生路程,影响着人的发展。可以说,语文教育既是一个国家全民的基础教育,又是一个民族成员的素质教育,同时还应该是每一个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终身不断接受语文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说,从偏重于各种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贮存,到全方位和全时空发展个体的各项能力,新课程标准呈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新理念。关于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师角色创新的问题,潘涌先生认为,“语文教师应由课程成绩的终裁者而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激励者。”并提出“教师要从学生成长过程着眼,既不忽视其当下的语文能力和人格形成中的缺陷,更要关注其成长的潜能和可能发展的前景”。本文拟从语文教育的系统和目标出发,探讨语文教育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终身学习能力,并提出培养策略,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一、语文教育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

语文课程与学生终身学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和语文教师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出发,对这个问题都有著述,在此不再展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过一句话,“如何引导孩子感悟汉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的用汉语表达自己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将母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根扎在心灵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或许这才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根本。”钱先生这句话对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汉语的优美,从而热爱汉语,热爱阅读,热爱写作,进而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真切体味语文的文学韵味,深入领悟语文的文化内涵。离开了这一点,大谈语文课程的重要性,空讲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如胡小林在《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略谈》中分析的一样,“我认为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是:表达、交流能力与自省能力。”以上两者说法可谓殊途同归,胡先生的说法更为明确、具体,更加清晰地指出了语文课程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在语文教育中的培养

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一书明确指出:“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基本要求,重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具有收集、交流、处理、使用信息的意识与技巧,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新课标的制定,突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的现代化。

笔者赞同胡小林阐释的“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是表达、交流能力与自省能力”的观点,结合终身教育的理念,笔者在这里明确提出:表达、交流能力与自省、感悟能力即语文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两大方面的能力。十六世纪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在这里,“表达、交流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自省、感悟能力”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两者的结合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把“阅读与鉴赏”目标列为12条,把“表达与交流”目标列为9条,基本涵盖了语文学习的能力要求,反映了能力层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三、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意义

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来完成,学生自省、感悟能力的培养主要受益于阅读教学。学语文,“用”是第一重要的,“能说会写”无疑应该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阅读而言,语文负载、传承着文化,阅读本身就是文化构建的过程。通过与文本对话,感受先贤今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思维结晶,感受到他们高尚、淡泊、豁达的胸襟,体悟到人类勤劳、勇敢、诚信、智慧、不畏艰难、热爱和平的传统美德和崇尚道德价值取向的人文精神,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认识到中外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为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精神底子,并通过语文学习能够自觉地进行审美省察,形成辨证思维能力,改进自己的行动,规划自己的行为,提升生命质量。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明白学习不仅是学好知识,习得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从而实现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注重散文、诗歌、小说等文体的教学,而轻视实用文体的教学和写作;往往注重精读能力的培养,而轻视速读、略读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语文教学的弊端,提出三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即速读训练策略、复述训练策略、改写训练策略。

1.速读训练。在当前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精读能力的培养,忽视速读能力训练的状况下,学生速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可贵。从学习语言来说,速读和略读是极为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就只做到了一半。”在阅读过程中,精读和略读、速读是互相联系的,精读的第一步要纵观大意,这实际是略读,有时在略读中发现了重点,然后又回来精读。读书当精则精,当略则略,方不错用功夫。当今社会,知识总量成倍增长,迅速更新,信息不断增加,而每个人求知的时间并没有增加,克服这个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学会速读和略读。有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把一篇课文,特别是一些经典性的小说、散文教上六、七个课时,学生学得昏昏然,头都大了。语文教育专家孙春成在其《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中谈到语文教学如何实现不需要教的理想时,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二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三是学生不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

学生速读能力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采用视读方式;二是控制视线运动;三是抓住重点阅读。以精读为基础,同时学会运用其他读书方法,无疑会大大提高读书效率。

2.复述训练。复述,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往往用来检查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至于怎样根据文章的特点和教学的特定需要采用不同的复述方式,怎样使复述作为一种认知策略,让学生娴熟地掌握,却很少有老师顾及。学习小说,要求学生素描性复述;学习戏剧,要求学生演示性复述;学习散文,要求学生情感性复述;学习诗歌,要求学生创造性复述;学习政论文,要求学生纲目性复述……总之,复述这种学习的策略,教师应作为教学目标来预设,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说的机会多了,说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提高。

3.改写训练。笔者比较重视学生对科技说明文的改写训练,经常开展师生同题竞赛,将课本中的科技说明文改写成平实性的说明文,要求有特色,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较强地体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所说,“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作家和美文,不需要学生在作文里编写那么多动人的故事,我们需要平实、通顺、流畅、简练的应用文体。这样的文章多了,不但有助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全民道德素质的修养……作文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先要有质,然后再追求文。”这番话对当前注重散文和诗歌教学,而轻视应用文和科技文等实用文体教学的广大语文教师,或许可说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改写、扩写、续写、听写也是给学生打开思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广大语文教师应开阔作文教学的思路,变闭门造车式的命题作文为开放、多元、生活化的作文,真正使学生“我手写我心”,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以生为本,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创意施教,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为己任,切实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从而达到“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的美好境界。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