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应怎样有效使用新教法

  • 投稿洪嘉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70次
  • 评分4
  • 54
  • 0

◎高彦红

一、引言

各地语文教学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和探索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得以问世,种类繁多的新方法应运而生。不可否认,很多教学方法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缺陷与不足。如何才能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成为最有效的方法,更加有益于学生学习,这将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要面临并思考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学的主阵地的今天,课堂依然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总很有限的,情境相对单一,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实效。目前课堂教育,提倡的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总目标已经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努力完成的目标。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其基础性和工具性极强,因此语文学科的创新理应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列,并为其他学科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当给学生广阔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运用新教法教学要遵循的原则

(一)要发挥目标的引领功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目标是课堂的统帅、是灵魂,是整个语文学习系统中的一个“起点”,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前就知道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应达到什么要求,这些都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落实的。因此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就不能过于笼统模糊,太过抽象,太过于繁杂,而应该遵循具体、简明、得当的原则,力求做到目标清晰,简便易行。

(二)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发现

一般的说,课堂上组织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新课程教学的大背景下,组织教学不再仅是维持教学秩序和维护老师尊严,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组织教学在整堂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整堂课在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为此,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情境。创设氛围的方式很多,但须知,无论什么方式,都必须依据学生特点,及时鼓励并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及时予以肯定和评价,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同时要把握学生的思维流程,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始终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这些才是贯彻创造性教学目标的根本要求。

(三)符合语言认知和创造的规律

语言学科的认知要遵循由语言到形象,再到意蕴的一般规律,它和语言学科的创造过程正好相反。教学中合理使用这个规律就能增加学习过程的科学性,也相应减少学习时间的无谓消耗。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教法运用要注意的问题

(一)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意识的回归是现代教育取得的一大进步。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显得十分重要。首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其次,教师要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教,就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规律,要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刻苦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如一座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体会其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经历跌宕起伏的情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手段。导语设计首先要营造与新课相适应的氛围,激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尽量真实地体验情境,发挥渲染辅助功能。

(二)教师要在新教法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1.个人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确立学生主体观。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根据其学习、探究、创造的需要,提供材料、信息和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条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思维创新的平台。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地位的重新定位。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

3. 注重个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充实。探究式教学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其落脚点在于知识的综合和运用,因此对教师的知识要求是很高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科研知识、会使用信息技术、熟悉教育心理知识等。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高中语文教师都要不断审视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为此,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仅学习本学科内容,还要探索其他学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旁通,紧跟时代,不断进取,身体力行,做学生的好榜样。

(三)指导学生完成学法转变的策略

1.教育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传统语文教学多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它把课程内容看成是预定的、固定的、确定无疑的东西,因而学生也就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在新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是以经验为本位的,是生成性的、建构性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有很大的转变。具体地说,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向参与式、活动式、行动式发展。

2.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教学强调学习探索的主动性。它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完成知识的发现和总结,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提高探索意识和增强探索能力;还要注重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学生收集信息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笔者认为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能更好地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例如在班中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组织故事会、朗读比赛、定期交流读书心得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每个人都体验到了成就感,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另外,还需要强调学习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通过向学生提供获得直接经验和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和认识客观世界,亲身体会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就要学生培养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之,树立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3.学会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与同学分工合作、共同探究、相互提出问题、协作制定方案、共同收集信息、寻找答案、完成探究任务,这一切正是合作学习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师生之间也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学会利用群体智慧提高自我,成就自我。

总之,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语文教学要更多的承担起夯实基础和创造提高的重任。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要以新的教育时空观和教育价值观来进行重新审视。目前教育的共同目标应该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因为这是未来人类所应具有的诸多品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语文教学无疑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总目标。但是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与这个目标相距甚远,而缩短这个距离的途径只有不断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更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使得语文学科能焕发出持久的魅力,在人的发展这项伟大工程中注入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和美丽。

(高彦红 甘肃省通渭县第三中学 7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