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论教材中的写作资源

  • 投稿Hunt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12次
  • 评分4
  • 76
  • 0

◎刘桂芳

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基本处于“各自为政”、两不相干的状况,而阅读教学几乎占了80%的课时量,作文教学基本处于边缘地带,不仅课时量少之又少,而且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我们知道,作文向来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中高考中几乎占到一半的分值。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可往往苦于没有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法,但苦于没有可用的作文教材使得作文教学得不到重视。阅读教学过分注重对字词句篇的理解,却忽略了文本中所包含的写作知识、技能、技巧。阅读教学对写作素养的提高是低效的,或者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效果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挖掘教材文本的深层资源——即文本中的写作资源呢?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写作指导,实为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基于“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与潘新和教授的“言语动力学”语文学相衍生。潘老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卷,其理论提倡“我写故我在”,将“写作”视为“人存在的明证”[1],依照这一理论,潘老师提出:“教语文就是教写作”[2]。提出了“写作本位——走向以写促读、以写带读、写读互动”的语文教学的新范式。潘新和教授首创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理论,从理论的高度阐释了“写作本位”阅读教学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语文界已经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一、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分析

教材中存在可利用的写作资源,就是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得以结合的前提。要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就不能仅满足于文本“写了什么”,还要理解和分析文本“怎么写”的。理解和分析文本“怎么写”,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体验选材、选题、立意、构思、行文、修改等。体验和把握的写作的技能、技巧包括:(一)审题、立意、选材;(二)层次、结构、布局(包含对比、衬托、铺垫)、详略;(三)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侧面描写、开头与结尾技巧;(四)语言风格,修辞表达及其它写作手法。以上四个层次的划分,遵循的是学生的行文过程及写作需求。笔者认为,前面三个层次的体验和把握非常重要。

本文探讨的教材文本为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笔者对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作了一个大体的梳理。六册教科书的总篇目为169篇,文言文、古诗等古代文体占44篇,现代文文体为125篇。除了一小部分是现代诗歌,说明文和议论文,剩下的大都为记叙文,记叙文总计有83篇,在这些现代文中,不乏优秀的经典文本。如莫怀戚的《散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张之路的《羚羊木雕》,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丑小鸭》,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孔乙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都德的《最后一课》,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郑振铎的《猫》,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芦花荡》,李森祥的《台阶》,杨绛的《老王》,余秋雨的《信客》,胡适的《我的母亲》,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高尔基的《海燕》,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萧乾的《吆喝》,琦君的《春酒》,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节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经典文本。这些文本是教授学生写作的范例,是培育、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宝库。

二、挖掘文本中的写作资源

有了文本,就要懂得如何挖掘文本中的写作资源。

(一)文本中的“审题、立意、选材”写作资源分析

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是作文写作的第一步。从当今的中、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来看,初中以写记叙文为主,高中以写议论文为主,但一般都文体不限,不设审题障碍。很多时候,学生的写作都是“命题”式的写作,题目不由学生决定,而是由命题老师来定,因此对学生审题的能力的要求自然就淡化了。所以说“审题、立意、选材”还是重在“立意与选材”。“立意的高低”往往决定写作的高度。“选材的恰当”往往决定主题立意能否得到充分的演绎。立意与选材两者紧密相关。教材文本中的“立意与选材”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

以莫怀戚的《散步》为例。其立意就是由散步表现一家的温馨和谐,表现父母辈的重大责任,表现孝敬与慈爱,可谓言简而意丰。其立意不仅局限于父母爱孩子,奶奶爱孙儿,父母对奶奶的孝,同时在矛盾冲突中诠释家庭中的父母一辈要承担“敬老护小”的责任,使文章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价值。文章的选材,选的是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包括散步时走大路还是小路的小冲突。切入点很小,事情也很简单平常,可是却很好的诠释了主题。在立意方面,学习了《散步》,学生明白:“爱”的主题可以由“小家之爱”而到“大家之爱”,使立意更高远。在选材方面,学生明白要表现“爱”的主题,可以选生活中亲人间一个和谐温馨的场面。

再以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为例。其立意是通过父母要“我”将送给朋友的羚羊木雕再要回来的故事,反映父母辈对孩子缺少尊重与理解,常常以大人的权威,主观、武断地做事,伤害孩子的心灵。批评父母、师长的文章,以前是不被认可的,这样的立意往往会受到教师的“一票否决”。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师长,难免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的孩子、学生都或多或少,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理解。学生们有这方面的言说欲,教师却关闭了言说的渠道。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可以说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立意之门”,学生可以在此类立意的作文中,倾诉在父母、师长那里所受的“委屈”与“悲伤”。过去,教师过分追求立意的“高远”,导致学生作文中假话、套话连篇,已经受到太多的声讨批伐。保护学生的言说欲,才是我们教师最应该做的事情。再说此文本的“选材”,就是生活中学生之间的最平常的礼物相送,这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无数类似的例子,如果再扩展到父母与孩子的冲突,那就更是“不胜枚举”了。所以此文在“选材”上,也可以带给学生极大的启发。

再以其它课文为例。学习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学生明白在立意上表达对父母的内疚,在选材上可以写生活中自己对父母做的“错事”“坏事”。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学生明白在立意上可表现对老师的怀恋和感激,在选材上可以写生活中的老师给予的帮助与关心。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学生明白在立意上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在选材上可以写生活中父母们令人心酸的一个形象,一个瞬间。学习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学生明白在立意上表达对童年、对某一种和谐生活的怀念,在选材上可以写美丽的童年、和谐生活画面等。学习了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学生明白在立意上表现对某人的感激之情,在选材上可以写生活中给我们帮助,让我们感动的一个人。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经典文本的学习,达到审题、立意、选材的训练。

(二)文本中的“层次、结构、布局、详略”写作资源分析

作文的层次、结构、布局(包含对比、衬托、铺垫)、详略是一篇文章行文过程的安排,是作文写作中重要的写作技巧,反映作者的写作思路。清晰的层次、合理的结构布局、恰当的详略才能使文章的中心主题突出,才能使读者更好地领会、把握文章的主题。一篇文章的层次、结构、布局(包括对比、衬托、铺垫)、详略,是判断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一篇文章给人的总体印象,就像欣赏一个美女一样,身材的匀称,着装的合理,衣服颜色的和谐,发型的搭配,首饰的恰当点缀,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有一样显得突兀、不合理,就会破坏整体的美感。“层次、结构、详略”就好比文章的“身材,着装”。布局中的“对比、衬托、铺垫”就是文章的“发型和首饰”。文章运用上“对比、衬托、铺垫”,会使得中心主题更突出。训练学生行文的层次感,学会安排文章的结构、布局,懂得把握材料的详略,是学生写作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文本中层次、结构、布局、详略等写作技巧。

魏巍的《我的老师》是结构布局合理、详略得当的典型代表。文章总共记叙了七件事,五件略写两件详写,详略结合,很好地突出了中心主题。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布局有对称之美。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记叙了作为诗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品质,第二部分记叙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说了就做”的勇敢与无畏。两部分平均用墨,形成鲜明的对比,共同表现文章的主题。朱自清的《春》,也是结构布局合理的典型代表。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文章的主体部分——“绘春”,用五个段落描绘了五幅图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景平均用墨,共同表现了“春”的美丽与欣欣向荣。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表现济南冬天的“温晴”,先描绘济南的“山”,再描绘济南的“水”,“山与水”都体现“温晴”的特点。一定要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加强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

再来说说“对比、衬托、铺垫”,这三个具体的写作手法,可以把平凡的事衬托得不平凡,是文章中心事件的点缀。先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为例,文中作者特意表现自己在双腿瘫痪后,变得“暴怒无常”,来对比母亲“默默承受”我的“暴怒”,从而表现母亲深厚无私的爱。作者特意写自己沉没于双腿瘫痪的痛苦中,从未关心母亲的身体,来反衬母亲对“我”身心关照,却从未在意自己的重病。在这巨大的“反差”中,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是深深的悔恨与愧疚。强烈的对比、反衬给予文章强大的感人力量。通过引导,学生会发现:要表现父母、亲人、师长的“无私与伟大”,就要将自己塑造得“无理、自私”,以便形成对比,突显主题。学会“对比与反衬”,是写好亲情类文章有效手法。

再说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父亲的“背影”之所以感人,第一层铺垫是:“家世衰败”;第二层铺垫是:“我”的自以为“聪明”,笑父亲的“迂”;第三层铺垫是:父亲的年老,身体的“肥胖”;第四层铺垫是:这两年父子间的“隔阂”。正是有了这四层“铺垫”,才使得父亲的“背影”有了催人泪下的力量。

再以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文章写了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的故事。事情很小,可是看完文章后,读者跟鲁迅一样,都深深为“阿长”所感动。那么鲁迅在文章中做了哪些对比与铺垫呢?第一,阿长的地位低,连名字都没有。第二,阿长总行为令人“讨厌”,像“切切察察”,爱告状,睡觉摆“大”字,规矩多,谋害我的隐鼠等。第三,正衬事例:会讲“长毛”的故事。第四,当我渴慕《山海经》时,无人理会我的需求:叔祖疏懒,不好逼他寻找;问别人,“谁都不肯真实回答”;自己买,却也没有机会。第四,对《山海经》的渴慕,我不屑与阿长说,阿长却来问。第五,阿长不认识字。有了五重的对比与铺垫,当“阿长”真的买来了《山海经》时,作者说“似乎遇着一个霹雳”,“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作者正是用这五重的“对比与铺垫”,将阿长所做的事衬托得如此“不同凡响”。

应该说,作文的层次、结构、布局(包含对比、衬托、铺垫)、详略,这些写作资源是渗透在每一篇经典文本中的。只要有心挖掘,就能为指导学生作文所用。

(三)教材文本中具体的写作技巧资源分析

经典文本中具体的写作技巧是多方面的,包括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侧面描写、开头与结尾技巧等。找到这些“技巧”后,就要分析这些“技巧”的“妙处”,以及怎样运用这些“技巧”为主题服务。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面对我的暴怒,母亲再进来时,“眼边红红的”的这一细节描写。这一细节表现了母亲因为“我”的自暴自弃而伤心流泪,并且母亲的伤心还要瞒着“我”,因为她不想让儿子看到她流泪,增加儿子的“苦痛”,母亲希望“我”走出悲伤。作者感到痛苦了,就肆意乱发脾气。作为母亲,她的痛苦不比作者少一分,可是母亲为了鼓励作者,默默承受这一切,这“暗自的流泪”,包含了母亲深厚的爱,母亲独自承受的坚强。那么,学生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类通”的细节呢?只要教师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一定能说出无数个“类通”的细节,因为生活中“默默承受的母亲”还真不在少数。

再来说说环境描写。在鲁迅的《社戏》中,有精彩的“月夜行船”的环境描写。此段描写,即表现了乡村月夜的美景,同时表现“我”得以去看戏的“畅快”。以景来衬情,既显得雅致,又显得含蓄。先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让学生忆起那些“类通”的情感体验。最后辅之以作文训练。那么,这类环境描写的手法就能逐步为学生掌握。

具体而微的写作技巧有很多,《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展现内心的挣扎与害怕时的语言、心理描写。《老王》中有关老王的外貌、神态描写。《羚羊木雕》中的开篇与结尾技巧。《故乡》中成年闰土的语言、神态描写等等。具体的写作技巧,可以在每一个经典的文本中找到。只要教师有挖掘文本写作资源的意识,就能发现这些巧妙的写作技巧。当然,只是发现写作技巧是不够的,还要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写、怎样去写、什么情况下些,并开展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唯有这样,文本的写作资源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用。

注释: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上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潘苇杭,潘新和.为写而读:阅读教学的重构.[J].语文建设.2014,(1).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A].叶至善等.叶圣陶文集(十六卷)[C].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王崧舟.写作本位:读写观念的重构——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潘新和先生访谈录[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410/14/7346739_277361524.shtml ,2013-04-10.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4]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进大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5]钱理群,孙绍振等.名家六十讲[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6]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7]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8]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9]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0]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刘桂芳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 350000 福州华南实验中学教师 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