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探究

  • 投稿Gren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555次
  • 评分4
  • 61
  • 0

陈丽华

文言文教学通常的模式是老师带着学生翻译,学生借助书下的注释或各种参考书完成这一个跨越时空的交流。但这种学习始终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我做过很多种的尝试,譬如说:分小组自主学习质疑交流,因耗时太多跟不上大部队而不得不中途夭折;或充分借助参考书扫除障碍又因学生觉得已经掌握而乏趣“聆听”。所以尝试来尝试去的最终结果又回到了老师生硬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学生没劲老师也觉得无趣。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成为我教学上的一个瓶颈。我觉得如果要进行有效的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去了解学生想要什么?能得到什么?

又一个三年过去的时候,对文言文教学我有了如下一些想法,不知能否有益于文言文教学。

一、语感优先原则之通读

我觉得任何一篇文章第一步的通读很重要,特别是文言文学习,通读就更重要了。那是语感积累的过程,对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通读是很重要的,只是生硬地进行文言知识的讲解会破坏学生对文本最初的语感把握。即便在阅读的过程中有障碍也不必紧张,因为阅读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熟悉文本的过程。但要从一开始就训练和培养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有通读的意识。有了好的方法,也可能起初走得慢些,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生一定会在学习文言文的路上越走越宽。语法讲要紧的就行,不然教到最后学生的排斥情绪很大。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像有人说的:“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之中”。这话很有道理,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了解和领悟的过程。

再者,通读也要根据学情科学布置、合理安排。文言文长短难易不同,依据学情班情要做适当的调整,尽量避免死板教条胶柱鼓瑟的教学方法。

二、粗通文意,大意先行

有了通读做基础,第二步就是粗通文意了。即便是文言文,也不能就为了通而通。不然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顾眼前的拘谨而失却了本应有的宽广。学习课本时,通常书下有部分注解,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对各种参考书的甄别,事实上学生很难有分辨力,大部分处在一个被动接受参考书的过程。让学生在粗通的基础上有了发现和阅读的成就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预设一些点,设疑、发问,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与文言文虽然是有距离的,但当你走进去发现还是可以亲近的。有成就感、拉近距离都可以成为学生走进文言文的动力。在他们粗通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有效的讲解,效果比死板教条要活泼、有趣得多。

三、学会取舍,选择重点讲解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可以是学生质疑也可以是老师设疑。比如说:特殊句式的倒装句式中,宾语前置较定语后置稍容易掌握,出现的频率也高,根据在文中出现的例子,一册书完结后就可以带着学生发现总结规律,让学生记住典型的例子,比记住枯燥的理论鲜活得多,而且容易触类旁通。而几乎所有的(包括不太明显的)状语后置句你都按照特殊句式翻译总归是不错的,个别时候你没有把状语后置句翻译出来是要扣分的,而按照状语后置句翻译都不算错,那不如就都按照特殊句式来对待。所以在教学中,老师的取舍很重要,这么多琐碎的文言知识无关紧要的该删就删,该要求学生掌握的就必须掌握,在知识的精简度上有了合理的规划,学生不犯难,老师也少做无用功。

四、课外文言文的适时参与

课外文言文在高一的时候就要有步骤有章法地参与进来。如果学生的能力不错加上现实条件的许可,能阅读大部头的原著当然就更好了。学习的方法同课内的相同。就是先通读(更何况通常学生接触的文言文篇幅都不长),然后是粗通大意,第三步是老师有选择有重点地讲解或者解答学生有质量的质疑。有这样一个慢慢积累和知识迁移的过程,课内的知识不会僵化,课外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才可能在跨越时空的文言文世界里自由翱翔,与先贤对话。

这几个步骤不浮华,因为没有高深的理论做背景支持;不时髦,因为也没有应翻转课堂的景;不深刻,因为就没想过要深刻。但是实用、管用、好用,足矣!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