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海明威作品在中美教材中不同选编的启示

  • 投稿菜鸟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89次
  • 评分4
  • 83
  • 0

李银

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和凭借,不同国家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也反应各自的理念。现将《美国语文》与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必修教材,在选文、编排上作比较,寻找不同,发现启示。为了使这两种教材的比较更有针对性和易操作性,笔者特地选择了两国语文教材中所收入的同一作者——厄纳斯特·海明威——的文章作为比较对象。

一、从选文中看“选”什么

海明威是中美两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家,选择他的作品进入教材在情理之中,但两国所选的文章却截然不同。《美国语文》选择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在另一个国家》(节选),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的是名篇《老人与海》的片段。这般不同的选文,能见出怎样的编选原则和意图呢?

1.美国语文教材选择的标准

《美国语文》选文的最大特点是以美国历史发展为基准,任何一篇文章都要放到美国历史进程的坐标系中进行筛选。只有能在这个坐标系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作品,才有可能入选教材。这本教材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文学的所有样式,而且课文的设置和编排顺序非常有特色。它以美国历史的发展为线索,将美国二百余年的历程分为六个不同的主题时代,即“文明的交会”“国家的诞生”“国家的发展”“分裂、和解与扩展”“不满觉醒与反抗”以及“繁荣与保护”。《在另一个国家》是第五部分“不满、觉醒与反抗”中第二单元的内容,这一部分时间跨度为1914~1946年,主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在另一个国家》反映的是当时真实的生活和人物心理。

当然,《美国语文》编选时也要考虑它的文学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教材每部分内容都会对本时段的文学现象做简要梳理。课文取材于同时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文章,所选文章多能代表本时代文学的变迁与发展特征。《在另一个国家》之所以被选,原因不只是海明威的名气,更在于文章简洁的风格、逼真的人物塑造、细腻的心理描摹、熟练运用的叙述视点以及对时代生活的真实再现。

2.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择的特点

最能代表海明威写作成就的当属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老人与海》,人教版教材选择此文,就是将名家名篇引荐给中学生,一睹其精彩,从而发现外国优秀文学的魅力。作品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成为我国教材编者们主要考虑的因素。

相比较而言,我们的教材在选择文章时,“史”的观念不强,无论是社会发展史还是文学或文化发展史,都不是决定文章能否人选的主要因素,甚至被忽视。我们一般会斩断历史链条,松开“发展史”的绳索,孤零零地分析文章本身。而文章自身的美学价值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我们教材选编的作品会呈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这可从目前国内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上所选的不同小说篇目中得以证明。即便是同一家出版社的教材,如人教版必修1—5册中所收录的小说,除了作品是经典这一共同特点外,很难见出其他选择标准。而经典作品又很多,选谁不选谁,显得很随意。

美国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并非一定完美,但它可以给我们教学提供一种参考,即我们在选择什么样的文章教学时,可考虑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历史进程的联系。

二、从问题设置中看“问”什么

中美语文教材不仅在选择同一作家的作品时标准和对象不同,而且在课后问题设置上更是有很大的差别。

(一)《在另一个国家》课后问题编排特点

1.注重文本信息梳理,培养逻辑性

阅读理解

为什么叙述者每天下午去医院?

上校的妻子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样反映的?

思考解释

你认为这个故事的气氛是怎样的?(推断)

那三个小伙子对战争的态度与他们的国籍有什么联系?(联系)

少校对语法的兴趣可能有什么重要意义?(解释)

找到例子来支持这个观点:在这个故事里,那些机器象征着现代社会的虚假希望和许诺。(证据支持)

少校妻子的死中有哪些讽刺或令人惊讶的因素?(分析)

这些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并不难,读读文章就解决了,不太值得一提。孙绍振先生曾说:“语文教师面对的不是惶恐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美国教材中的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对文本信息的获取、理解,通过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来促使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同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

2.联系现实生活,讲究实用性

在这一课的单元说明以及课后的“问题指南”中,都有“文学与生活”板块,现截取部分内容:

联系你的经历:在你的一生中,你会到无数的地方去旅行。通过这些旅行,你会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在下面的故事中,你将要遇到的人物所进行的旅行戏剧化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旅行和你的旅行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读者反应 这个故事在你心中激起的最强烈的感情是什么?(解释)

主题聚焦 是什么品质使故事中的人物可以面对困难?(解释)

日志写作 你从这个故事中了解到“一战”的什么内容?(描述)

由此可见,美国语文紧紧围绕提高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来设置课后问题。

3.调动想象力,激发趣味性

在《美国语文》中,每个单元和课文之前,都有较详细的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编者总是在努力让读者发挥想象力,回到文本所处的时代,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作者、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有些问题的设置,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如在本文后设置了“项目”一栏,其中有一项内容是:

军事报告 海明威的故事取材于他在意大利的阿迪梯部队中的经历。就意大利阿迪梯部队在“一战”的作用,以及海明威在部队中的经历做一次报告。利用地图和图表来报告你的研究成果。(社会连线)

(二)《老人与海》课后问题设置特点

一、桑地亚哥是位怎样的老人?在你看来,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人生的成败到底应该如何衡量?

二、海明威的小说往往采用了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形成独特的风格。试以下面两段为例,细细体会他的语言特点。(后略)

三、本文除了对事件的叙述,还有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找出来,分析一下,看看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主题起什么作用。

由此不难看出这套教材问题设置的特点:

1.关注的多是文学自身的话题,题型单一

考查的基本上是人物形象、语言特征、主题思想。没有脱离小说三要素和主题。

2.题量少,选择余地小

小说三要素外加主题的分析模式不仅在一线教师的课堂上被视为教学小说的不变法宝,甚至在教材编写者的意识里也根深蒂同。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语文》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

三、从课后作业看“练”什么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一篇文章学完后,留什么样的作业给学生,或用什么方式来检测、督促学生,这在中美语文教材和实际教学中差别也较大。

1. <美国语文》的做法

《在另一个国家》课后练习中涉及写作的多达六处:记一次旅行,视角改写,医院机器特写,复原疗法的报告,军事报告,个人叙述。这样的练笔在我们的教材中很是罕见。《美国语文》中每篇文章后都有微型写作,《在另一个国家》一文中,编者设置的微型写作的内容是“个人叙述”,这也是本单元“文学聚焦——视点”的话题,且在写作中要求“突出表现生活中值得纪念的事”,指向明确,针对性强。

美国语文教材的写作训练并非简单留个题目了事,而是有很强的指导性。微型写作课中“个人叙述”的写作任务,就给出了写作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大致为:进行感官描述,表达真情实感,保持他人原话,应用第一人称写作,在每件事下面写出两三个可能使其他人感兴趣的原因。甚至还给出了修改策略:“请一个搭档阅读你的叙述,总结出它对你的主要意义”等。

落实基础培养,注重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写作指导具体易操作等,都是《美国语文》课后练习呈现的特点。

2.人教版教材与一般教师的做法

从教材看,《老人与海》课后,除了上面提及的三个问题,没有其他任何任务与要求。

从课堂教学上看,笔者搜索了百度中有关《老人与海》的教学设计,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所见所闻,发现一般教师教授本课后,布置给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训练题目:做与高考关联的练习题,读《老人与海》全书或海明威其他作品,给海明威写颁奖词,或干脆不留任何任务。其中做与高考关联的练习题的做法所占比例最大;在时间宝贵、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阶段,读《老人与海》全书或海明威其他作品的任务形同虚设;类似于给海明威写颁奖词的,也多是在公开课课堂上以作秀的形式出现。即便在众人瞩目的全国核心刊物上刊发的教学实录或教学设计,也未能逃脱不重视作业、忽视作业或布置不切实际的作业的弊端。

《美国语文》中高密集、大容量的微型写作任务做得是否妥当,有待商榷;但他们对语文读写等基础知识和能力重视的态度,以及在落实具体任务时的针对性、具体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策略,实在值得我们语文工作者借鉴。也希望通过对两国语文教材选文与编排的比较,让语文人在教学中多一些角度,多一份对母语教育的责任感,并在实际落实读说听写思等能力时,做法更实际,操作更易行,效果更明显。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 24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