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 投稿艺名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08次
  • 评分4
  • 99
  • 0

直觉是学生通过言语实践活动而获得的一种感受。参与言语实践活动的程度不同,学生直觉水平的发展就会呈现出或高或低的态势,言语实践活动越多相对来说直觉的水平就越高,就能在听或读的瞬间快捷、准确地对语言的内涵及表达形式作出感知与领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直觉思维的本质特征,来训练和提升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要通过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言语活动的规范知识,积累言语经验,培养言语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敏锐性与正确性。

一、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整体性原则是直觉思维的本质特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和对课文整体把握能力。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概括就是对整个文本,即课文中字、词、句、段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因此,加强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是有帮助的,能够促进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在阅读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能力。如教学《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笔者从整篇课文出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赏析、咀嚼、玩味,学生因此迅速地领会课文的内容梗概,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领略课文的思想内涵,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从而文本在学生的头脑中成为一个知觉整体。随着这种能力的提高,学生不但能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能概括地说出自己对整篇文章的阅读感受。又如教学《故乡》,笔者引领学生从关注作品的体裁开始,引导学生迅速地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弄清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课文的线索,进而在“文体”、“语意”、“语技”等方面形成对整篇课文的感知。

二、指导学生开展朗读、诵读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课文

训练、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朗读和诵读。心理学家指出,声音信息比文字符号更具可感性,口中发出的声音所承载的思想情感,比纸面上的文字符号更可感。诵读,这种语文学习的传统方式,就是运用直觉思维,对文本进行准确地把握和综合感知。当学生富有激情地投入到吟咏诵读活动中时,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真切、敏锐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多诵读、多倾听,并给予适时的评价与热情鼓励,通过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规律,形成语言直觉。譬如,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经典的散文,笔者先是要求学生用“我觉得《紫藤萝瀑布》具有 美,美就美在 ”的句式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直觉感悟。然后通过诵读,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丰富的词汇、确切的比喻、精彩的拟人、绚丽的色彩等感觉作品语言的图画美、流畅美,感悟作品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就从学生的初读感悟出发,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不断加深对作品的感悟。如果要求学生用条分缕析式的方法去解读作品,学生也许会知道作品中哪些句子用了比喻,哪个句子用了拟人,抒发了什么情感,但不会真正感悟到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直觉思维的训练就没有落到实处。

三、“授人以渔”,传授阅读方法,加强速读训练

瞬时性地理解言语和判断言语是直觉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直觉思维能力是速读能力的核心要素,训练学生这种思维能力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就是速读。速读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中缺少阅读速度的要求与方法的指导,肢解式地分析语言等现象都是语文课堂上忽视直觉思维训练的表现。

速读,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所看到的文字迅速作出感知与判断。关于阅读速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现代文阅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要求。速读要求学生把文本当作一个整体来面对,迅捷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及形式,抓住本质,形成直觉思维。如教学《故乡》,笔者安排学生扫读课文并给出时间限制,要求学生快速地找出小说的三要素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就要迅速地感知文本的语言文字,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把握作品语言风格及写作特色。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感知的不再是孤立的文字,而是一个篇章整体。在平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迅速找出课文的中心语句,标画出某一语段中的关键词、句,迅速领会文本中精彩的段落或语句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心领神会,从不同方面快速感知文本的思想意义或写作特点。进行速读训练,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快速地浏览课文,要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使之做到唇不动、喉不诵、眼不停,要指导学生掌握扫读、跳读、浏览等各种速读方法。

四、既注重理法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

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之前积累的学习经验和掌握的相关知识跟当前所遇到的问题相互碰撞,就会迸发出直觉思维的火花。直觉,就是利用“前背景”、“前知识”、“前能力”来了解当前的语言材料(包括有声的话语与无声的文本)。对于阅读活动来说,学生形成的阅读经验愈丰富,对文本知识理解得就会愈透彻,就愈容易对文本中的思想内容或表现形式等现象产生直觉。

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知识等语文理法知识是形成直觉思维的基础,它为直觉思维提供了理性经验,能使直觉思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辞赋类的作品,阅读经验丰富的学生就知道这类文章上下句多采用相似的语言结构,处在相对位置上的词语大多意思相近、相同或相关。明白了此规律,学生理解领悟该类作品的直觉能力就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言语实践中,运用不同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一定的理法知识,促进学生从对言语的形态感悟领会这个层面跃升到对言语品格的品味欣赏,从而将学生的语感直觉建立在坚实的理法基础之上。

此外,直觉思维又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种情感性受到语言材料和学生情感的影响。因此,在训练和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情感的投入,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有滋有味品读着富有情感的文字,让理法知识的传授染上情感色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洪栋.悟得教学基本策略之理法知识积累小议[J].济南教育,2010,(1-2).

(马计娜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中学 22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