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突破一点,渐进积累——提高诗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 投稿粉红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751次
  • 评分4
  • 13
  • 0

朱学东

做好诗歌教学以培养学生一定诗歌鉴赏力,对学生感受优美的汉语言魅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丰富人文素养,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巨大作用。

一、当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诗歌教学与其它文体教学一样,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遵循一个渐进过程,而诗歌鉴赏能力更是要经历长期培养过程。

比如理解、鉴赏某部作品风格,它是一个高水平的综合性能力,若没有对作品文句、艺术手法、作者情感乃至作者经历背景的相当程度理解,综合性的鉴赏无从谈起。

必修本在前,选修本在后,因为选修内容的理解与欣赏难度更大,综合性更强,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教师做好必修部分的相关内容教学的有效性是前提,培养、提高学生诗歌鉴赏力,有赖于这个前提的成功。所以,诗歌教学要有效,关键要提高平时课堂教学的实效。

但现实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常见情况是课时结束后的实际练习及考察中,学生对诗歌内容掌握很难到位,典型表现为对知识点的理解很混乱。常见的如“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艺术特色”和“作品的思想感情”虽有交集,也有区别,在相关作答中常混淆。不仅学生如此,一些教师对“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的准确概念也界定不清,所谓的参考答案也互为混淆。高考改卷反馈信息显示,诗歌鉴赏题得分少。

这些问题原因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材中相关的诗歌“单元教学指导”有问题,集中表现为对教学目标设置多而笼统,缺乏具体性、渐进性,实践操作性不强,导致教师对知识点选择缺乏重点,无条理。

诗歌鉴赏能力要通过若干单个知识点的理解后综合而成,理解、鉴赏的一般规律是先理解字词、句含义,其次是运用的“表现技巧”(有时也泛称为“艺术手法”);再次是整体的抒情达意,即“主旨”;最后是风格特色。这个认识规律是一个难度的渐进提升过程,绝非短时间能养成,每一个阶段有相应重点学习目标。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每个阶段目标的达成要经历相当时间的反复学与练。就以“表现技巧”为例,它的内容很深,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以景生情(或称“烘托、衬托”)、写景角度、修辞手法、用典等基础知识、技能绝非一蹴可就,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至于理解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特色,没有作品量的积累,更是无从谈起。此外,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格式,更要细心磨练。所以,教学“一课一得”就是教学目标的细化,就是讲究教学目标的条理性,学生学习的渐进性积累。

以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语文必修1、2、3、4等四册课本中相关诗歌单元指导为例,进行说明。必修1第1单元是“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性”。必修2第2单元是“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必修3第2单元是“学习这个单元,要在课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必修4第2单元(宋词单元)是“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像,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纵观上述“单元教学指导”,从内容到形式、从表现手法到语言特色,无所不包。其实这个“指导”无具体重点目标,无条理,可操作性不强。

现实教学问题是,因为课时限制,教师为完成进度,胡子眉毛一把抓,面面俱到,只能匆忙而过,教学有效性不足,最终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迁移形成技能过程无循序渐进,知识迁移能力有限。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学生掌握知识点一定是个遵循由点及面,由具体到综合的规律,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决定教师面对着一篇作品中众多知识点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决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二、诗歌教学中采用“突破一点,由点及面渐进积累”

既然要有所选择,怎么选择?本人的做法是“突破一点,由点及面渐进积累”。划分出不同阶段,选择某个知识点为突破点,作为一个阶段的教学重点目标,在这个阶段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该“点”组织教学的讲与练,其他知识点稍带过,争取一课(或某个时段)一得,循序渐进地积累,以最终达到一定程度的综合理解及运用。

在平时备课时,文本内的众多知识点尽量罗列充分,但在具体教的过程中选择某一点作为授课重点,这个点要突出鲜明。一般按照“表现技巧→抒情达意→风格特色”的过程渐进推进累积。

这个“点”不能只局限于课内篇目,对同一作者相近或相关作品要适当延伸补充,以强化学生的阶段性理解与把握。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背景结合,重点讲授景物意象的深刻意蕴,进而掌握“景情交融”的表现技巧。补充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结庐在人境》,学生对通过意象形成“景情交融”的表现技巧,就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过程。尽可能打破各册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将后面必修本上的相关作品提前来上,以便形成一个个不同系列。例如,为讲授诗歌善于借助鲜明而意蕴丰富的意象来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必修4中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必修3中的杜甫《登高·风急天高》、李商隐《无题·锦瑟》等可以集中于一个时段上。用“突破一点”方法传授知识点“意象·景情交融”,学生掌握效果比面面俱到式(实际上是蜻蜓点水式)讲授明显有效。又如介绍用典的艺术手法时,可以同时集中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甫的《蜀相》等作品讲授。用“突破一点”方法传授知识点可以在相对集中的时段内获得,巩固相对完整的知识点。

观察近年来福建省语文高考中诗歌鉴赏考察的题型要求,很具体,但也是有规律可循,考察点主要围绕着“表现技巧”、“抒情达意”两个角度设题,一般设两道题,后一题常为综合题型,综合题通常得分较低。“突破一点”的教法尝试,证明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只有局部基础知识扎实,才可能达到综合理解。

作者单位:福建建宁一中。